分享

《列女传》故事16

 墨香笙樵 2017-08-29
   《列女传》故事16
  田永明
  晋文齐姜
  齐姜,齐桓公的宗女,晋文公的夫人。当初,文公的父亲献公,娶了骊姬,骊姬进谗言杀了太子申生。文公是当时的公子,叫重耳,和舅犯一起逃奔狄国。后来到齐国的时候,齐桓公把自己同宗的女儿嫁给了他,对他非常礼遇,并给他马车二十乘,重耳有了这样的生活,便下决心老死齐国,他说:“人生不过是图个安乐而已,谁还能想到有其他什么。”子犯(即舅犯,是重耳的舅父)知道文公想安住齐国,想让他离开远行而怕他不听,于是和随从的人在桑园商量如何离开,当时文公养蚕的小妾在场,这个小妾便将此事告诉了姜氏,姜氏立即杀了这个小妾,便对公子(文公)说:“随从你的人商量让你离开齐国出行,我已经除掉了知道这个消息的人,公子你一定要听他们的话,不能三心二意,如果三心二意,便不能保全自己的性命。自从你离开晋国后,晋国便一直不安宁。看来天并不想灭亡晋国,而能拥有晋国的人,不是你又能是谁,你应该努力啊!上天在看着你,如果你三心二意,便一定会有过失。”公子重耳说:“我不会听他们的话而离开齐国,我下决心要老死在齐国。”姜氏说:“不能这样,周诗里说‘莘莘征夫,每怀靡及’(意思是说,众多的人,每天努力,也怕达不到目的)。即使天天远征而行,恐怕都难以达到目的,何况贪图安乐,又怎么能实现理想,人不追求理想,怎么能达到理想呢!祸乱不会长久,公子你一定会拥有晋国。”公子重耳不听。姜氏于是和舅犯偷偷商量,将公子灌醉,把他放在车上,偷偷离开了齐国。公子重耳酒醒后,执戈追逐舅犯说:“如果事情成功也就罢了,如果不成功,我吃了你的肉都不解恨!”于是便远行,经过曹、宋、郑、楚,最终到达秦国。秦穆公出兵,帮助公子重耳回到晋国。晋国人杀了怀公而立公子重耳,这便是晋文公。回晋国后,便迎接齐姜到晋国,并以之为夫人。于是称霸天下,成为诸侯国的盟主。
  所以君子说齐姜纯洁而不亵渎,能以善来培育君子。《诗经》中说:“彼美孟姜,可与寤言。”(意思大致是:那个美丽的女子,可以和她商量大事)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故事之后的颂文是:
  齐姜公正,言行不怠,劝勉晋文,反国无疑,公子不听,姜与犯谋,醉而载之,卒成霸基。
  大致意思是说,齐姜是一个公正的人,言行从不怠惰,鼓励晋文公,回国不要有疑问。公子不听她的话,于是便和舅犯商量,乘其醉酒,载之远行,最终成就了霸业。
  这则故事中的晋公子重耳,在战国时代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因为晋国的内乱在外流亡十九年,逃亡过很多国家,在逃亡过程中有过非常多的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这则故事中记载的这一段。公子重耳到齐国后,受到了非常礼遇,一是齐桓公将宗女,即齐姜嫁给了他,二是给他非常高的待遇,让他行有车马。正因为有了齐国的礼遇,公子重耳便不思晋国,贪图享乐,准备老死齐国。
  可见,人在安乐时,容易贪图享受,乐不思蜀似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如果没有齐姜等人的努力,也许公子重耳最终只能是公子,而不会成为后来名震诸侯的晋文公。
  齐姜虽然是齐国的宗女,但她嫁给公子重耳后,便为其前途而忧虑,这则故事中记载她的事情有三件:一是当听到养蚕的小妾知道舅犯等人商量离开齐国的消息后,齐姜没有犹豫,立即便杀了这个小妾,原因是怕她再走漏消息;二是他劝说鼓励公子要有远大理想,不能在寄人篱下的情况下还自得其乐,特别是她讲事理时,可以看出她对晋国形势的分析非常精彩,她认为晋国一直未得安宁,这是一种天赐的机遇,同时她也认为只要公子重耳能努力进取,便一定能成为晋国的拥有者;三是她发现重耳不思进取之后,果断地和舅犯等人将其灌醉,强迫他离开齐国。
  也正因为有了齐姜的这些举动,最终使公子重耳从无所事事,贪图享乐中摆脱,经过以后努力和磨难,才成为称霸天下的晋文公。
  由此不难看出,齐姜的确是一个贤明的妇人。首先,她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人,她嫁给了逃亡的晋国公子,便将自己的命运和公子联系在一起,所以,她十分关心晋国的前途和命运,并对晋国的形势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认为晋国在公子逃亡之后一直不安宁,这是天赐的良机;同时在她和公子一起生活后,了解公子的能力,认为公子只要努力,便一定能成为晋国的君主。其次,齐姜是一个不贪图享乐的人,如果是一般妇人,是不愿意丈夫离开自己的,但是齐姜却不是这样,她劝勉公子离开齐国,不要贪图享乐,也说明齐姜自己本身便是一个不贪图享乐的人。最后,齐姜是一个做事果断的人,她果断地杀了小妾,又果断地和舅犯乘公子酒醉时载其离开齐国,正因为她的果断,才使公子重耳出行的消息没有被泄露,正是她的果断,才把贪图享乐的公子又推到必须经受磨难的境地,从而成就了一番事业。
  2011年1月12日
  
  
  附原文:
  齐姜,齐桓公之宗女,晋文公之夫人也。初文公父献公,纳骊姬,谮杀太子申生。文公号公子重耳,与舅犯奔狄。适齐,齐桓公以宗女妻之,遇之甚善,有马二十乘,将死于齐,曰:“人生安乐而已,谁知其它。”子犯知文公之安齐也,欲行而患之,与从者谋于桑下,蚕妾在焉。妾告姜氏,姜杀之,而言于公子曰:“从者将以子行,闻者吾已除之矣。公子必从,不可以贰,贰无成命。自子去晋,晋无宁岁。天未亡晋,有晋国者,非子而谁,子其勉之!上帝临子,贰必有咎。”公子曰:“吾不动,必死于此矣。”姜曰:“不可。周诗曰:‘莘莘征夫,每怀靡及。’夙夜征行,犹恐无及,况欲怀安,将何及矣!人不求及,其能及乎!乱不长世,公子必有晋。”公子不听。姜与舅犯谋,醉,载之以行,酒醒,公子以戈逐舅犯曰:“若事有济则可,无所济,吾食舅氏之肉岂有餍哉!”遂行,过曹宋郑楚而入秦。秦穆公乃以兵内之于晋,晋人杀怀公而立公子重耳,是为文公。迎齐姜以为夫人。遂霸天下,为诸侯盟主。君子谓齐姜洁而不渎,能育君子于善。诗曰:“彼美孟姜,可与寤言。”此之谓也。
颂曰:齐姜公正,言行不怠,劝勉晋文,反国无疑,公子不听,姜与犯谋,醉而载之,卒成霸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