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真正懂的人选车都看它!为啥造车成本低了但车价没有降?

 此用户不可见 2017-08-29

老司机经验谈

关于用车养车,最全、最专业的知识都在这里了!快系好安全带,马上发车啦!

汽车稍微有些深度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平台这个概念,多数人看来,平台看上去就像是一条汽车生产流水线,或者仅仅单指底盘结构,换言之,同平台的产品无非就是在底盘的基础上套装上不同的外壳,用以区分车型,本质上来看是一样的。

放在几年前,上述说法算是能够对应绝大部分同平台产品,基于此种理论,有些出自于同一平台的车型却通过增加尺寸等办法,硬是将小型车平台的产品拉皮成紧凑级车,这种做法被我们解读成偷工减料,投机取巧,为销量不择手断的做法。对于一些购买只看配置多少的车友来说,似乎很容易“上当”,花了更多的价钱,买了一部小型车底子的紧凑级车。

但是如今,平台化开发理念已经不够看的了,近些年炒的火热的都是模块化理念,这是平台化理念的一种繁衍,用通俗的话来说,模块化理念就是在平台化理念的基础上,使得更多的零部件实现通用,无论是引擎总成、变速箱总成亦或者底盘总成等等,都可以通过模块化的方式进行自由组装。从模块化理念推出之后,平台化就不可以单单理解成是一种流水线或者底盘了,这是一种新的造车理念,对于厂商来说,模块化生产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降低了研发成本,不需要再为不同级别不同车型的车单独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再也不需要单独成立研发团队,同时极大的增加各车型之间零部件的通用率,降低专车专用的零部件数量。

所以,模块化理念的支撑下,一个品牌不用像几年前一样,各个级别车型都需要专门的平台来支持生产,只需要一个成熟的模块化平台,来生产从微型车到中高级车的生产,实现从轿车到SUV不同车种的生产任务,甚至于,不同品牌之间甚至可以共用一个模块化平台来进行生产,目前为止,实现这条的案例其实已经有很多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日系或欧洲系车,其实旗下车型没准就出自于同一门派,五岳并派的事情已经发生了。

那么对于消费者来说,花了不同价钱难道就买了同一特质的车型?当然不是,通过模块化平台的再细分,每一款车从底盘结构到驱动形式,从发动机到变速箱其实拥有很多不同的组合方式,那么车型之间的特质区分其实很容易做出来。即便底盘结构类似,也可以通过如改变悬挂摆臂材质等细微之处打造出不同驾驶质感的车型,如今,模块化平台的理念已经比较成熟,作为消费者,我们不用太过于担心花不同价格买到差不多特质的汽车产品,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还是行得通的。

当然,这其中不排除某些厂商利用模块化理念来投机取巧,盲目通过尺寸加大等手段来区别车型,这种粗暴的造车方式已经受到了严厉的批评。

再者,对于消费者来说,厂商造车因此而降低的成本能否反应在实际售价上,其实是我们关心最多的地方,时至今日,也比较可惜,厂商造车的成本不断下降,而售价似乎没有便宜太多,此外,节省出来的造车成本也没有实打实的反映在配置方面的增加或其他方面关于性价比的改良,反倒是模块化理念带来的产品同质化问题似乎有趋于严重的迹象,没准几年之后,在品牌厂商不断兼并重组的过程中,汽车真的就变成了“差不多先生”了。



腾讯汽车

网上选车、买车、用车找腾讯汽车,能帮上忙的汽车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