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首推“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标准

 快乐英平 2017-08-29

 每个街道设置1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每个乡镇设置一个养老服务中心……8月22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江苏省“十三五”时期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试行)》,涵盖医疗、养老、文化、体育、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省民政厅副厅长沙维伟参加新闻发布会并就养老相关方面回答记者提问。

沙维伟表示,养老服务是涉及千家万户、关乎民生福祉的重要公共服务。江苏共有1700多万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22.1%,老龄化比例居全国各省份之首。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注重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老年服务。因此,这次基层基本公共服务配置标准中,养老服务功能配置是其重要内容之一。

据介绍,今年3月,徐州市云龙区蝶梦社区已率先开展公共服务标准化配置试点。该社区党支部书记黄元说,曾自查发现微型消防站有缺失,赶紧补上配置,“我们又把社区服务中心扩建到1400平方米,内设文体活动中心、残疾人之家等,向居民免费开放。同时,引入专业化机构运营200平方米的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专业助餐服务等。”

在盐城市亭湖区黄尖镇新闸村村卫生室,村民杨翠英兴奋地说:“有了这崭新的卫生室,像我这样的'老病号’以后打针拿药就方便多了,不用每次跑到镇卫生院去,步行15分钟就能到了。”

今年69岁的杨翠英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多年。自从村里新建了标准卫生室后,一些小病和简单护理的慢性病,在村里就能解决了。去年下半年,她和卫生室签订了家庭医生服务包,一年100元,每月可免费测一次血糖,每年免费测试肾功能、做心电图。在黄尖镇,这样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共有5所,所有卫生室采取统一药械管理,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不仅每位村民都建有健康档案,65周岁以上老人每年还可做1次免费健康体检和4次随诊。

沙维伟强调,养老服务功能配置要突出三个特点。一是突出居家养老服务的基础性作用。居家养老是目前最适合中国老年人的养老方式,95%左右的老年人都选择在家养老。所以,在基层基本公共养老服务配置中,突出了居家养老服务配置。每个社区包括建制村都配置一个养老服务中心,对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浴等服务,满足居家养老的需要。二是突出老年人,尤其是失能、半失能高龄老人的刚性需求。每个乡镇、每个街道都设置一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提供助餐、助浴、医疗康复等专业化服务。三是突出补齐目前农村养老的短板,提升农村地区的养老服务水平。每个乡镇设置1个以上以具有基本兜底服务功能的农村敬老院为基础的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为有需求的农村社会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总体来讲,在保障基本,提供基层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同时尽可能满足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这也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情。”【整理编辑:时英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