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夏商之交的几个问题

 风筝565 2017-08-29

  关于夏商之交的几个问题
  田宏哲搜集整理

  至少在夏桀之父发的时期,夏的活动范围实际上已经西退至洛阳以西,直至夏桀才复夺回洛阳以东地区控制权的。《史记.夏本纪》:“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墨子.明鬼》“故昔夏王桀,贵为天子,富有天下,有勇力之人推哆、大戏,生列兕虎,指画杀人,人民之众兆亿,侯盈厥泽陵。”

  又如《楚辞·天问》中记载:“汤谋易旅,何以厚之?覆舟斟寻,何道取之?桀伐蒙山,何所得焉?妹嬉何肆,汤何殛焉?”(汤曾谋求有易氏的军队以抵御夏桀,是用什么厚赂来达成的呢?在斟鄩把船都弄翻了,又是用的什么办法呢?夏桀征伐蒙山,获得了什么?妹嬉何以能显达纵恣,成汤为什么会被流放呢?”)

  《楚辞·天问》中“成汤东巡,有莘爰极;何乞彼小臣,而吉妃是得?水滨之木,得彼小子;夫何恶之,媵有莘之妇?汤出重泉,夫何罪尤?不胜心伐帝,夫谁使挑之?”这段亦记述了成汤早年居偃师时东巡,在有莘之野偶遇伊尹,得伊尹及此后被夏桀所囚,然后被释放后又讨伐帝桀的故事。夏桀既能得成汤而囚之,则彼时偃师已成夏桀之地,可推而知。成汤既于此前东巡至有莘,那么,此前的偃师自然当是成汤所居。盖夏桀夺回洛阳以东地区后,即将成汤东封(逐)至赞茅。(《商君书·赏刑》:“昔汤封于赞茅,文王封于岐周,方百里。”)此后,成汤励精图治,扩地至郑州后西征,伐灭夏桀。



  与夏桀、顾国之君一同拒汤的韦,即豕韦,是夏商时期甚显赫的国族,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有陶唐氏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醢以食夏后。夏后飨之,既而使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可知夏末时与桀共拒成汤的韦,实指刘累之后,其地在今河南偃师缑氏镇南,与“桀与韦、顾之君等拒汤于莘之墟”的记载正合。

  另一个汤伐桀事件中的著名国族,则是昆吾,《左传·昭公十二年》载“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据邹衡先生考证,“旧许”在今河南新密、新郑附近。可见昆吾所居,与偃师夏都、郑州汤亳成三角之势。



  《尚书大传》称“景亳之命,费昌为御。”此费昌为秦之祖,又见于《史记》及《博物志》,故可知费昌所居,当在夏商之间,且去河不远。古有费邑,在今河南偃师缑氏镇,地望正合。

  《国语·晋语一》:“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妹喜有宠,于是乎与伊尹比而亡夏。”有施氏即有易氏,其所居之地,即今洛阳、孟津、巩义、偃师之间的北邙山地区。

  《史记·殷本纪》载:“桀败于有娀之虚。”有娀之虚,即是指嵩山北部、伊洛河之南的巩义市南部地区,紧邻伊尹“有莘之野”。

  《太平御览》卷一三五引《纪年》:“后桀伐岷山,岷山女于桀二人,曰琬曰琰。桀受二女,无子,刻其名于苕华之玉,苕是琬,华是琰。”此事亦见《吕氏春秋·愼大》及上海博物馆藏简《容成氏》。


  汤伐桀时所遇的旱灾,实际上在其胜利后仍然持续了若干年。例如文献所记:

  《墨子·七患》:“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
  《管子·山权数》:“汤七年旱,禹五年水。”
  《吕氏春秋·顺民》:“昔者汤克夏而正天下,天大旱,五年不收。”

  《庄子·外篇·秋水》:“禹之时,十年九潦,而水弗为加益;汤之时,八年七旱,而崖不为加损。”

  《荀子·富国》:“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

  《左传正义》引《尚书大传》:“汤伐桀之后,大旱七年。”

  而在成汤伐桀之时,夏桀所居之斟鄩(今河南偃师二里头)虽然也不免旱灾,但毕竟犹近伊、洛与河水,故其严重程度必不甚重。此可见成汤之伐,是逆天时的行为,故“大禜”以安民必不可少。《说文·示部》:“禜,设緜绝爲营,以禳风雨、雪霜、水旱、疠疫于日月星辰山川也。从示,荣省声。一曰禜、卫,使灾不生。《礼记》曰:雩,禜。祭水旱。”《左传·昭公元年》:“山川之神,则水旱疫疠之灾,于是乎禜之。日月星辰之神,则雪霜风雨之不时,于是乎禜之。”《周礼.春官.大祝》:“大祝掌六祈,以同鬼神示,四曰禜。”《吕氏春秋·慎大》篇云:“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以旱故,故大禜以祭。”

  《史记·殷本纪》:“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
  彼时正逢大旱,伊洛河浅至徒步可涉,也正是因为伊洛河之水甚浅的缘故,使得夏桀之都斟鄩失去了一个天然的地理屏障。《国语·周语上》:“昔伊洛竭而夏亡。”

  古代文献对汤伐桀的过程多有记载,如:

  上博简《容成氏》:“升自戎遂,入自北门,立于中途。桀乃逃之鬲山氏。汤又从而攻之,降自鸣条之遂,以伐高神之门。桀乃逃之南巢氏。汤又从而攻之,遂逃去之苍梧之野。”

  《墨子·明鬼》:“汤以车九两,鸟陈雁行,汤乘大赞,犯逐夏众,入之郊遂,王乎禽推哆大戏。”

  《吕氏春秋·简选》:“殷汤良车七十乘,必死士六千人,以戊子战于郕遂,禽推移、大牺,登自鸣条,乃入巢门,遂有夏。”

  《吕氏春秋·慎大》:“伊尹以告汤。商涸旱,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

  银雀山汉简《选卒》:“汤以篡卒七千人逐桀,夺之天下。”

  银雀山汉简《孙子佚文·黄帝伐赤帝》:“汤之伐桀也,至于□□,战于薄田,右阴,顺术,倍冲,大灭有之。”

  《太平寰宇记》卷一引《国语》:“汤伐桀,桀与韦顾之君等拒汤于莘之墟,遂战于鸣条之野。”

  《吕氏春秋·论威》:“此夏桀之所以死于南巢也。”

  《山海经·大荒西经》:“成汤伐夏桀于章山,克之。”

  《太平御览》卷八二“皇王部”引《竹书纪年》:“汤遂灭夏,桀逃南巢氏。”

  《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杜预注:“疾,恶也。纣以甲子丧,桀以乙卯亡,故国君以为忌日。”

  《左传·昭公十八年》:“二月乙卯,周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之。苌弘曰:毛得必亡,是昆吾稔之日也。”杜预注:“昆吾,夏伯也。稔,熟也。侈恶积熟,以乙卯日与桀同诛。”

  《书序》:“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

  《史记·夏本纪》:“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桀不务德而武伤百姓,百姓弗堪。乃召汤而囚之夏台,已而释之。汤修德,诸侯皆归汤,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

  《史记·殷本纪》:“桀败于有娀之虚,桀奔于鸣条,夏师败绩。汤遂伐三朡,俘厥宝玉……于是诸侯毕服,汤乃践天子位,平定海内。”

  《史记·夏本纪》:“汤遂率兵以伐夏桀。桀走鸣条,遂放而死。”

  《淮南子·主术训》:“汤革车三百,困之鸣条,擒之焦门。”高诱注:“或作巢。”

  《太平御览·卷八十二》引《帝王世纪》:“汤来伐桀,以乙卯日战于鸣条之野,桀未战而败绩。汤追至大涉,遂禽桀于焦,放之历山,乃与妹喜及诸嬖妾同舟浮海,奔于南巢之山而死。”

  《淮南子·修务训》:“(汤)乃整兵鸣条,困夏南巢,谯以其过,放之历山。”

  《荀子·解敝》:“桀死于亭山。”

  成汤在伊洛河南岸战胜后,由北门入于桀都。夏桀既败,无奈北逃至山西历山。成汤又追至鸣条之野(今山西运城盆地东部),作《汤誓》,从这里攻打鬲山氏城邑的高神之门,夏师大败溃散,夏桀再西南逃至河南省陕县的巢地。此时成汤乘胜伐三朡(在今山西闻喜县),获得宝玉,又追讨夏桀于巢,擒获并处死了夏桀与昆吾之君。或言桀被放逐、逃亡于苍梧之野,则恐是传闻异词了。值得注意的是,成汤伐桀及夏桀逃亡所涉及到的地区,与二里头文化在伊洛及山西的分布是非常吻合的,因此,其内容为史实的可能性极高。

  成汤从戊子日战于有娀之野,至乙卯日夏桀之死,前后历时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若以军行每日三十里计,则由巩义伊洛河南岸途经各地到达陕县恰需二十余日的时间),战争范围几近横贯中原地区,由此带来的扰动,可以想见是非常巨大的,因此才有为安抚、徙居民众所作的伊尹之《尹诰》和咎单之《明居》。而由清华简《尹至》篇中的“挚度挚德,不僭”及《吕氏春秋·慎大》:“未接刃而桀走……夏民大说,如得慈亲,朝不易位,农不去畴,商不变肆,亲郼如夏。”等记载可见,虽然此次成汤伐桀的战争范围很大,但实际上双方人员伤亡应该皆不甚严重。许宏、刘莉在《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一文中指出:“没有证据表明二里头毁于火灾或战争,但其具体的衰败原因与过程尚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贵族用品尤其是青铜器的生产,都是在二里头文化第四期之后才完全停顿下来的。这与位于二里头以东约85公里的郑州商城的兴起是相一致的,青铜工具、武器和礼器的生产是郑州重要的城市内涵。从铸铜技术和青铜器风格看,郑州显现出源自二里头的极强的连续性,表明这两个中心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二里头的衰落似乎是一个战略性的决定,包括工匠在内的二里头都邑的人口可能都被迁移至郑州地区。”正与前述典籍记载的情况吻合。

第一个问题:在成汤伐桀之前,夏桀已经先西征成汤。
  第二个问题:关于夏桀的同盟国
  第三个问题:成汤伐夏桀的过程

  第四个问题:关于伊尹

  1:伊尹生活年代
  汤 外丙 中壬 太甲 沃丁
  伊尹发迹于汤,经外丙、中壬、太甲3帝,卒于帝沃丁之时。
  2:伊尹之名
  关于伊尹之名为何,众说纷纭:
  《吕氏春秋·本味》“伊尹之母居伊水之上,故命之为 伊尹”
  《史记》载伊尹名阿衡
  《史记索隐》按《孙子兵书》云'伊尹名挚”“阿衡”为其官名。

  3:关于“ 伊尹’的含义, 陈梦家先生在《殷虚卜辞综述》中指出“伊为人名,尹是官名。”
  我认为这个解释比较合理,甲骨文中称“尹”的,除伊尹之外,还有“朿尹”“多尹”等
  贞,……,今日令朿尹。(《甲骨文合集》32054)
  甲午,贞,其令多尹作王寝。(《甲骨文合集》32980)
  且关于伊尹在甲骨文中有“伊尹”和“伊”两种称呼。故而,尹为官职的特点更加明确。卜辞中并没有“衡”、“保衡”、“阿衡”之例。关于“挚”卜辞中出现“执”,但是用作动词,并没有用作“名称”的词例。综上,我们可以更加肯定的说,“伊”应为名,而尹应为伊所任官职。

  4:伊尹与阿衡是否为一人?
  《史记·殷本纪》称“伊尹名阿衡”
  《尚书·君奭》:“成汤既受命,时则有若伊尹,格于皇天;在太甲,时则有若保衡”
  若保衡即阿衡,则伊尹和阿衡应为两人,一在汤时,一在太甲时。
  《诗经·商颂·长发》“昔在中叶,有震且业,允也天子,降于卿士,实为阿衡,实左右商王。”
  全诗所述,由有娀氏说到玄王、相土、然后说到汤灭夏,最后才说到中叶。诗中所指中叶应该在汤以后。
  可见,伊尹与阿衡很可能不是一个人。

  5:伊尹与黄尹
  卜辞中除了有祭祀伊尹的内容外亦有祭祀黄尹的内容。
  贞,循侑于黄尹(《甲骨文合集》6209)
  贞 于黄尹,七月。(《金璋》501)
  郭沫若先生认为“黄乃假为衡,黄尹,即为阿衡”
  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可备为一说。

前沿资讯公众号:世纪风云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