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遗与人文图典:“罍”的创意

 沪学 2017-08-29

这次随上海嘉定古建筑与历史民俗文化到安徽合肥考察学习,合肥的文创如火如荼,做得很到位,让我学到不少东西。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因东淝河与南淝河均发源于该地而得名。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之称,秦置合肥县,隋至明清时,合肥一直是庐州府治所,故又称“庐州”、又名“庐阳”,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如包公祠、李鸿章故居、吴王遗踪等。合肥还诞生了周瑜、包拯、李鸿章等一批历史名人。

合肥罍街远眺

例如有一个古字“罍”(读音lei),它实际上是商代晚期流行的一种大型盛酒器,当然也是礼器,合肥民间喝酒时有一个俗语叫“炸罍子”的风俗,就是小杯换大杯,碰杯后一饮而尽的豪放酒风,大概与现在酒桌上“令狐冲”(拎壶冲)的意思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安徽人的喝酒,我也是很钦敬的,“炸罍子”就展现了合肥民众热情好客、诚恳实在、豪爽大气的厚朴风格。

据说,2008年,安徽双墩一号墓出土了镂空龙耳罍,器皿顶部是镂空雕纹,皿身镶嵌有四条“龙”,铸造工艺精湛,造型完美,是少见的青铜艺术品,现珍藏于安徽省博物院。合肥的文创同行,延伸到一条街名,是很有创意与匠心的。那条文化街就被称为“罍街”,“罍”,被制作成青铜罍雕塑,成为这条街的文化标志和吉祥物。据说,原先考虑这条文化街叫“莲花街”,太普通了,用了一个“罍”字,大气、厚朴,分量就很不一般了。

“罍”字放大,合肥合肥滨投公司从“罍街”再出发,索性将“罍”字延展开来,汇集了合肥本地及全国各地特色的知名小吃,人气很旺,各种老字号餐饮纷纷入驻罍街,我走过全国很多美食街,我看“罍街”堪称“中国特色美食名街”,一点也不夸大其词,“炸罍子”太接地气了,人们来到这里,不仅品尝美食,更会对“罍”字发生兴趣,从而成为民众津津乐道的谈资与话题。

联想、衍生,不断提升“罍”字的符号价值,不能不佩服安徽人的奇思妙想。据说,罍街已经经历了几次扩容,大大丰富了这条文化美食街的文化内涵,罍街已经成为合肥市的一张光彩的名片……

联想到,如今各地古镇保护与利用,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兴起,大家都在做文创,聪明的文创人,保护中利用,利用中保护,需要我们从实际出发,以丰富的想象力,扎实的基本功,强烈的责任心,敏锐的洞察力,高度的专注心,用心去做。其中引进丰富的业态至为关键。试想一下,如果强调所谓“原汁原味”,不聚集人气,做出来的街市,表明上光鲜,乏人问津,时间一久,积满灰尘,老百姓也会对它心灰意冷,谁会去光顾呢,没人光顾,不活在民众的生活里,民俗的魅力在哪里,又怎能奢谈“保护”呢?!

 

还是请大家看几幅“罍街”的照片:

百科图片中的“罍”

罍街夜景

路边古朴的方桌前的祖孙

罍街上的徽宴楼

罍街上的新式书馆——悦书房


罍街的建筑大抵都是古朴的家具

如此不经意间的小创意不胜枚举

罍街上小有名气的九桌菜


 

2017829于沪上五角场凝风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