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几种鱼病同时发生,先处理哪一种?如何处理?

 金惠养殖 2017-08-29

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下单购买

☞点我添加小编微信


二、不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
在鱼类养殖的过程中,经常可见车轮虫与指环虫,三代虫并发,指环虫与中华鳋,锚头鳋并发的情况,在处理的时候,可以通过肉眼观察或者使用显微镜镜检,剪取虫体寄生部位相关组织(如鳃丝)进行镜检,判断每个种类寄生虫的数量,找到占优势的,危害较大的寄生虫进行优先处理,有针对不同寄生虫同时处理方法时,也可以同时处理。

三、寄生病与细菌性疾病的并发
在鱼类养殖的过程中,常常出现寄生虫与细菌性疾病并发,比较常见的有车轮虫,指环虫的寄生,导致鱼类鳃部的机械损伤,进而引发细菌感染,导致烂鳃的并发。在处理的时候,首先需要针对寄生虫进行处理,如果首先处理烂鳃,不仅无法根治,也难获得好的效果。在处理好寄生虫性疾病之后,再对细菌性继发感染引起的烂鳃进行处理,才能彻底根治。

再比如,在网箱养殖的金鲳鱼等品种,由于海水小瓜虫等寄生虫的寄生,导致鱼体反复在网衣上摩擦,而引起鱼体表的细菌性感染,导致烂身。在处理烂身的时候,也需要对海水小瓜虫进行处理,才能避免复发。

四、水质、底质问题与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并发
在鱼类高密度养殖过程中,随着投饵量的不断增加,水生动物的排泄,残饵和粪便不断地累积,常常会带来水质和底质的问题。导致水生动物长期处于不良环境因素导致的应激状态,导致体质及免疫力的下降,引发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感染。如水质问题导致的鱼类持续强应激导致的溃疡,烂身等,鲫鱼等底层鱼细菌性败血症的暴发,常常伴随着池塘底质的恶化。

在处理这些并发症的时候,养殖环境的因素也需要考虑。如处理水质指标不良导致的鱼类溃疡的时候,除了处理细菌性感染之外,还需要同时进行水质的净化和抗应激的处理。

在处理底层鱼类细菌性败血症之后,还需要对池塘底质进行处理,改善底层鱼的生活环境,减少底层鱼病害的复发。

五、营养性疾病与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并发
在基层的养殖过程中,很多养殖户都有急于上市的心理,投喂量往往超过鱼类正常生长的营养需要,加上部分饲料的饲料营养配比不均衡,不全面以及抗营养因子的存在,久而久之,就会造成鱼类肝脏的脂肪累积,肝细胞坏死,表现为绿肝、花肝、肝肿大、萎缩、胆肿大等的病变。到了养殖的中后期,摄食鱼的肝胆疾病一直处于高发的状态,鱼类处于亚健康的状态,更容易出现寄生虫,细菌等病原微生物的继发感染。

由于鱼类肝胆病变的存在,对于外界的刺激性药物的使用比较敏感,在寄生虫病和肝胆病同时发生的时候,最好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使用中草药驱虫,避免化学类杀虫剂对鱼类的刺激。
如果必需使用刺激性的杀虫剂进行杀虫处理时,需要首先减料内服护肝胆的中草药进行肝胆的修复处理,几天之后再使用杀虫剂,也可以在使用杀虫剂之前,使用果酸,磷酸酯化的VC进行抗应激处理,几小时后再使用杀虫剂,减少鱼类的应激。
在细菌性疾病和营养性肝胆病同时发生时,在抗菌素的选择时候,需要注意,对肝胆刺激性较大的抗生素(如盐酸多西环素,磺胺类)尽量不用,同时可以适当减料内服护肝胆的中草药、维生素E等,促进肝胆的修复。
在外用消毒剂的时候,需要尽量避免刺激性的消毒剂使用,如强氯精等,可以使用相对温和的消毒剂,如优质的聚维酮碘等。


文章来源:科学养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