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为外行人,如何评价一幅隶书作品

 青木森森 2017-08-29

书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优秀艺术,

是世界艺苑中的奇葩。

书法艺术审美是人们较为普遍而又喜闻乐见的一种实践活动,

它除了需要掌握最抽象的书法原理、

对某一书法作品作最具体的感受之外,

还应该有一个中间层次,

这就是对书法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

中国的文字书写之所以能升华为书法艺术,

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汉字的书写达到了审美风格的境界。

但是如果你是外行人,

在情景需要的情况下,

该怎么评论一幅隶书作品呢

今天,华夏君就为大家总结出以下隶书要点

需要的时候可以拿来救急哦

作为外行人,如何评价一幅隶书作品

一、工巧。工巧是一种精工巧饰的风格。它相涵、相当或相似于工细、工致、精巧、雕饰、华饰,与“自然”、“古朴”、“犷野”风格等相对应。工巧之作给人以直中绳、方中规、经纬合度,书写得心应手、余裕有余之感,它不是枝枝节节而为,是书者苦心经营、精工雕琢的积极成果。创作工巧之作应与书者自身的功力相当,方为“正宗”。汉隶《曹全碑》、《张景碑》和小楷特别是蝇头小楷都表现出工巧之美。

二、自然。自然是一种近于天然或宛若天成的风格。它是书者在长期实践基础之上豁然贯通、于自然形象触发“顿悟”而为书的结果。中国书法史上常用“屋漏痕”、“拆壁路”、“虫蚀木”、“锥画沙”、“印印泥”比喻自然之态。在中国书法史上,真正具备自然风格的作品为数不多,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就富于自然风格,晋代王羲之的作品如《十七帖》、《兰亭序》都颇得天趣,是自然风格美的极品。

三、圆熟。圆熟是一种书法技巧纯熟而演化形成的风格。书者因平时对古法帖名家揣摩至深,技巧已烂熟于心,信手拈出皆成法,融会后的技巧当然有质量上的保证。圆熟之作表现性强,其技巧动作丰富的特征自然高人一筹,但因圆熟周到、动作太定型化而较少微妙的变化调节能力,使自身的风格较固定而缺少跨度,生辣不够、气息强劲不足。清朝赵之谦的书作是圆熟风格的代表,在这之前具备圆熟风格的还有隋代的智永和元朝的赵孟 等的书法作品。

四、天真。天真是一种毫无矫揉造作之态、亦无雕虫斧凿之痕的风格。它是书者不拘于成法、不泥于世俗,心地单纯、性情率放、独表性灵、信手而为的结果。在书法的历史流程中,“尚意”的宋代是充满“天真”气息的时代,苏轼的《丰乐亭记》、《醉翁亭记》和米芾的《蜀素帖》就极尽天真之态。

五、丰润。丰润是一种外不露锋芒、内藏肃穆之气,丰肌附骨,作品无论是肌肤还是气度在整体上都有一种滋润感的风格。丰润的极端是“腴”,丰腴未必肥,“丰”要能“润”,不可留下“墨猪”之态。丰润美包含内外两个方面:一是表面的丰腴,即不尚枯笔、不求扁簿,也不倾向于刷笔迅捷之势,其速度感应该是平和的、不求变幻的。二是内面的润,即不纵横奇肆、不剑拔夸张,信手悠悠拈出,是一种极自然、极和谐的笔划衔接和字形安排。唐代虞世南的《夫子庙堂碑》是丰润风格的一个典范。

六、秀逸。秀逸是一种与“雄浑”风格形成鲜明对比的风格。它可以是娟秀、雅逸、恬静、轻松、妩媚、柔婉、清丽等,体现出成熟、理性的特征。南帖是秀逸风格的典范,晋代王羲之的书法、元朝赵孟 的行楷和宋初蔡襄的大王小行书就相当秀逸。

七、清雅。清雅是一种与“文静”风格同类,但重在韵致的提取而非偏于形式内敛的风格。“清”是秀美而不是壮美,“雅”是格调高深、不落世俗。它于搔首弄姿者不屑,故作惊人之笔亦不求,平和宁静之间尽情挥洒,一切都是从锤炼之至走向虚静之至,作品为人所感受到的是鲜明的书卷气息。隋朝智永、晋代王献之乃至王羲之的一些作品,都是当之无愧的清雅风格,元代李惆为陆柬之文赋作的两段跋文也是清雅风格的典型。

八、醇和。醇和是一种炉火纯青、意境深远而形式恬淡、技巧貌不惊人却千锤百炼,给 人以平和、坦然、超脱,特具回味悠长之感的风格。它平淡而绝非浅薄,并不一般地反对冲突与对比,而是在冲突前提之下的和谐,具有自身的厚度和深度,是陈酿老酒所具有的持久悠然的醇香。此类风格的作品中通常技巧动作藏而不露,结构间架平稳不欹,章法则是以整饬胜而不以错落对比胜,但整饬中却又处处见出微妙内含的变化来。如明朝祝枝山的小楷、王宠的书法是醇和风格的理想典型。

大家在评论隶书书法时,

可以灵活运用。

重要的是这幅画第一眼给你的感觉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