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未来30年,你的工作将会被取代

 茶境 2017-08-29




▲点击打开视频,即可观看

《有书快看》之5分钟带你看完《人工智能》

更多有趣、有料,有内涵的视频,关注公众号:有书快看


各位书友晚上好,现在我们开始共读《人工智能》这本书的第69-99页,主题为:这一次人工智能技术热潮。在共读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思考以下问题:


我们身边有哪些行业运用到了这一代人工智能技术?这些人工智能技术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说到第三次人工智能技术热潮,就不得不说深度学习。


虽然深度学习仅仅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一个分支,但是很多科学家都预测,深度学习将会是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引领人工智能发展的核心技术。


听上去深度学习技术像是一下子跳到我们眼前的,但实际上它并不是什么新鲜的技术,它诞生于1943年。


当时有一位科学家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说,通过模仿人类的神经传递和信息处理模式,建立一个类似于人脑的新型计算机处理模型。


但是,这个方向上的研究在1969年陷入停滞,因为要发展深度学习技术必须得满足两个条件。


一个是,必须有一个运算能力无比强大的计算机,再一个,还要有海量的数据库让计算机去学习,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而在2000年左右,互联网才进入我们的生活,互联网产生大量的数据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1969年的互联网条件,你可想而知。



在经过了几十年的蛰伏之后,2006年深度学习开始重新走进我们的视野。和前两次人工智能热潮不同的是,这一次,我们准备好了。




那么,深度学习究竟是什么呢?为什么深度学习能让计算机一下子变得聪明起来? 深度学习的运行原理究竟是怎样的?


简单描述一下。比如我们小时候学认字,老师会先写到黑板上,然后再让我们写到本子上,看得多了写得多了,下次再见到这些字的时候我们就能认识。


深度学习差不多是一样的道理,要让计算机学会认字,先让它把这个字看很多遍,然后计算机会基于算法总结每个字的规律,下次再见到的时候计算机也就能认识。


专业术语里,把总结规律的过程叫作建模,把总结出来的规律叫作模型,而不断学习并且总结规律的过程就叫做深度学习。


再专业一点说,就是把计算机要学习的海量数据,丢进一个类似于人类大脑的深度神经网络,让这个深度神经网络不断分析、总结规律,而这个过程就是深度学习。


只要给一台计算机无限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再给它足够的的数据,这台计算机就能学会宇宙中所有可能的知识。





当下最热门,最具代表性的深度学习就是谷歌大脑。


谷歌大脑是谷歌公司在2011年建立的深度学习框架,一共使用了16000个超级计算机处理器。


当时谷歌公司让谷歌大脑在网上看了一千万段视频,然后它学会了如何从视频中辨认一只猫。




今天,谷歌大脑已经可以帮助谷歌公司解决横跨多个领域、几乎所有人工智能的相关问题。


谷歌搜索引擎使用谷歌大脑优化搜索结果,为我们提供想要的答案;谷歌地图使用谷歌大脑智能识别路况信息,为我们提供准确定位;


谷歌翻译使用谷歌大脑提高翻译的准确率,为我们提供一百多种语言的翻译;谷歌自动驾驶使用谷歌大脑对汽车进行自动驾驶训练,改进驾驶策略等等。


谷歌大脑是深度学习的一个代表,我们国内很多高科技企业,也已经开始纷纷建立人工智能研究团队,计划建立类似谷歌大脑的深度学习集群,比如阿里巴巴、腾讯、百度、华为、小米等公司。


但是现在有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我们只知道计算机通过深度学习学会了什么,却不知道它究竟掌握了怎样的规律,也就是说我们根本不知道它是怎么想的。


那么计算机会不会失控?就像我们之前提到的图灵测试,我们安排一个人和计算机通过键盘和屏幕进行对话,然后让它辨别和它对话的到底是人还是计算机。


但是如果这个计算机知道你在测试它,而它不想让你知道自己会思考,假装自己是一台计算机,那么我们就需要想一想,到底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好了,各位书友,以上就是今天晚读的内容,主题是:以深度学习为主要特征的这一次人工智能技术热潮。我们明天一起来看看,人工智能会威胁到人类吗?


预告:下周我们共读的书是《极简生活法则》,本书就是给那些愿意选择改变、愿意选择把快乐带给自己和身边人的读者的人生指南。

 

朋友借钱,借还是不借?如何处理家人间的边界?我们应该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愉快地享受每一天?  


理查德·泰普勒将自己30多年的人生经验,总结成一条条简单的法则,分享给每一位想从容面对生活的人。感兴趣的书友们,如果您想要提前读到下周共读书目的内容,点击下图即可购买纸质书籍,抢先一步汲取知识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