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关于修身养性的、为人处世的语录集。它吸收了儒、佛、道三家修为智慧的结晶,把儒家关注人世的热情、道家超然世外的洒脱和佛家明心见性的彻悟结合于一体,既让人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又有超然于名利的情怀,其出世入世的法则和为人处世的道理,给世人以启迪,催人奋进,在现代人日愈功利的世风下,读一读这部旷古奇书,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找到精神的栖居之所。 如何合理利用自己的才华?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译文:有道德修养的正人君子,他的思想行为应该像青天白日一样光明磊落,没有什么需要隐藏的阴暗行为,而他的才情和能力应该像珍贵的珠宝一样,不浅浮外露,从不轻易向人炫耀。 杨修是一代枭雄曹操的主薄(主管文书的官),才华出众,却因为过于张扬自己的才华而被曹操所杀。杨修主持建造丞相府大门时,曹操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杨修立即揣摩出曹操的心思,嫌门太阔,立马下令拆了重建。一天,杨修与曹操观赏曹娥碑,碑上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杨修迫不及待地说是“绝妙好词”的意思,“黄绢”是有色的丝织品,即“绝”字,“幼妇”是少女,是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子女,是一个“好”字,而“齑臼”是用来盛辣调味品的器皿,就是个“辭(辞)”字。就这样一而再再而三,渐渐地,曹操心里不舒服了,觉得杨修比自己有才华,便起了杀心。 后来,在一次战役中,曹军陷入两难困境,曹操不经意间以“鸡肋”二字作为军中口令,杨修一听,自作聪明,便下令班师,这下彻底惹怒了曹操,喝令刀斧手推出斩首。聪明绝顶的杨修就这样命殒刀下,成为军帐中的一缕幽魂。 君子行事,坦当磊落,无需遮掩矫饰,虚张声势,才华潜藏不等于懦弱胆小,不等于藏而不用,而是在能施展的地方施展,有才华的聪明人,从不过分地炫耀,因为过分地炫耀很可能使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甚至会引来杀身之祸。现实生活中,真正的高人往往低调内敛,他们像平常人一样生活,却总在无声处蓄积自己的才能,真正成就一番事业的也是这些看似默默无闻的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