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赴台刻书的福州人

 菖蒲泛舟 2017-08-30

福州刻书历史已有千年了,清代福州城内外有很多刻书坊,有人还东渡台湾去刻书,道光年间王兴源便是其中的一个,他究竟在台湾刻了多少种书,现在还不清楚,不过现在保存下来的两种,已是珍贵的文物。鼓山附近有一乡村名湖塘,又称锦塘,为王氏聚居地,闽王王审知的后代,有些人世代从事刻书业,特别为鼓山涌泉寺刻了不少经书,王兴源是否湖塘人,待考。现存王兴源刻的书是官献瑶《石溪文集初刻》和郑兼才的《六亭文集》。

官献瑶,字瑜卿,一字石溪,安溪人,少年时成为孤儿,受业于漳浦蔡世远和桐城方苞,为其得意门生。乾隆四年(1739年)中进士,任《三礼》馆编修,授编修。乾隆九年为浙江考官,官广西、陕西学政,迁詹事府司经局洗马。为官廉洁律己,谆谆教导士子。后告老返乡,终年80岁。官献瑶深研经学,著有《依园诗草》、《石溪文集》、《全溪全集》等。其中《石溪文集初刻》3卷3册,为道光二十年(1840年)台湾刻本,最后一页刻有“福省王兴源在台湾刊”,福省即福州。此书在福建省图书馆、厦门大学南洋所、厦门市图书馆均有收藏。


 郑兼才,字文化,一字六亭,德化人。壮年在福州鳌峰书院读书,师事闽县(今福州市)孟超然。后任正蓝旗官学教习,又游学北京九年。嘉庆三年(1798年)授闽清教谕,当年回乡参加乡试,中举人第一名(解元)。历任安溪、建宁、台湾教谕,他研究台湾历代人物,“得补祀者凡二千四百八十余人神牌名氏,皆亲手书”,台湾海盗攻打鹿耳门时,“镇将以下备御要隘”,命郑兼才守西门,郑兼才昼夜巡查,“贼平,以军功擢江西长宁令,辞不就。当事重之,迁泉州府教授”。因重建昭忠祠,“盛夏督工,受暑,卒。”(民国《福建通志·郑兼才传》)享年65岁。著有《六亭文集》十二卷、《台湾守城私记》等,还与福州谢金銮合纂《续修台湾县志》八卷。郑兼才对台湾历史很有贡献,因此《台湾文献丛刊》据《六亭文集》选录有关台湾资料六十六篇,编为《六亭文选》。《六亭文集》十二卷六册子,为道光年间在台湾刻本,最后一页刻有“福省王兴源在台湾刊”一行字。书藏福建省图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