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编 | 谌为 主播 | Helen 编辑 | 嘉辉 中国科学家在低功耗模数转换器研究领域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研发出一款13位50兆点/秒的混合型模数转换器(ADC)。该款ADC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高增益(32倍)PVT不敏感的时间域放大器,显著降低了ADC的功耗及校准算法复杂度。
全球首个城市条件中的四维量子加密试验成功 最近,加拿大渥太华大学的科研人员通过自由空间光网络,在两座相距0.3千米的建筑之间,演示了四维量子加密。这次成功的实验表明,未来使用高容量、自由空间的量子通信,创建地基网络和卫星之间的安全通信链接将成为现实。
俄罗斯研制“电子鼻”可识别16种气味 俄罗斯技术、系统和进程领域空间研究实验室近日研制出小型“电子鼻”。作为能快速学习的人工神经网络智能,其可识别多种化学物质的气味。电子鼻的双层神经网络能够识别16种气味,相应地拥有16位输出代码。如出现新气味,其参数将被纳入数据库,并针对这种气味建立新的神经网络。
尼日利亚制造出世界首个 可识别爆炸物气味的神经元芯片 尼日利亚的研究学者近日通过使用小鼠的神经元制造了一种计算机芯片Koniku Kore,该芯片是世界首个具有嗅觉并可以识别爆炸物等气味的芯片。这款神经元芯片直接使用生物细胞本身,而非使用机器复制神经元功能,可以模拟204个脑神经元的功能。该设备具有可以检测和识别气味的传感器,通过气味训练将可以用来检测挥发性化学物质、爆炸物甚至是癌症等疾病的气味。
纳米级钻石可使锂电池更安全 清华大学和美国德雷克塞尔大学等的研究显示,向锂电池的电解质里添加纳米尺度的钻石微粒,可以防止电池内部生成导致短路的沉积物,避免起火等事故。研究人员把纳米钻石添加到锂电池电解质中,发现生成的沉积物是平滑的层状,而不是树枝状。这项新成果有望在使用纯锂电极情况下抑制“树突”生成,使锂电池兼具安全性和高性能。
美国科学家发现利用 脑电波可以窃取个人密码 最近美国亚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通过一项研究发现,脑电图描记器(EEG)头戴设备,即记录脑活动的一组电极可以被黑客控制。通过观察使用者上网时的脑波,黑客可以获取神经模式,成功猜出使用者的密码。
无人机首次为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 指示导弹目标 近日,在关岛训练演习中,美军MQ-8B火力侦察无人机和MH-60S海鹰直升机为濒海战斗舰发射鱼叉导弹提供了目标信息支持,成功击中了远远超过船舶视野范围的地面目标。这是美国海军首次使用无人机为船上发射的导弹提供超视距目标信息和毁伤评估。
美国Battelle公司和Dedrone公司 联合开发反无人机系统 美国Battelle公司和Dedrone公司近日合作开发了一套实现无人机侦察、反无人机技术集成的系统。Dedrone无人机侦察软件平台分析来自被动传感器的数据,以分析每架无人机的特征,并进行发现预警,标记飞行路径。
美国陆军为电子战寻求 更聪明的人工智能 美国陆军正在寻求能够利用机器学习技术监控与评估干扰射频发射的解决方案,以建立正常和异常活动模式,表征发射器类型和信号结构。该解决方案能够集成和分析陆军数据,数据来源包括战术网络和情报、ISR(情报、监视与侦察)、光电传感器和电子支援射频电子战传感器。
美国下一代太空望远镜 将于2018年升空 美国下一代太空望远镜“詹姆斯·韦伯”计划于2018年10月发射升空。该望远镜首批任务包括观测太阳系内的“土卫二”和“木卫二”,以寻找生命存在的迹象。韦伯望远镜主镜面集光区域比哈勃大6倍,分辨率也更高,是美国迄今最强大的太空望远镜。 来源:《IEEE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ircuits》、《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学网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