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二爷怎么就成神了?| 文史

 静雅轩345 2017-08-30

文 | [日] 渡边义浩

书源 | 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

 图片均来自网络,内容有删节


      可以说,《三国志》中记载的关羽是令曹操都畏惧的三国时代的代表性武将。但布下“背水阵”的韩信曾击破项羽,使刘邦得以统一中国并建立西汉(公元前202—公元8年);相传继承了诸葛亮“八阵图”的李靖,为唐朝(618—907年)统一中国立下赫赫战功,北方游牧民族突厥闻其名便不战而退。与这些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武将相比,关羽的功绩并不能与之相提并论,且其结局也算不上辉煌。但为何却是关羽得到了神化呢?要解答这一疑问,让我们从比较陈寿《三国志》和罗贯中《三国志演义》两书对关羽的书写态度开始吧。


1

陈寿的三国志


 
暗含蜀汉正统论



陈寿的《三国志》是一部在唐朝被定为正史的史书。所谓“正史”,并不是“正确的史书”之意,而是证明国家“正”统的“史”书——哪怕要为之曲隐真实的历史。为了体现正统的传承,所有正史都是纪传体。纪传体史书是由本纪(皇帝的编年史)和列传(臣子的传记)组成的编年史,国家以本纪的形式记载被认定为正统的皇帝。由于陈寿是西晋的史家,而西晋接受了曹魏的禅让,所以《三国志》中只将曹魏列为本纪,刘备和孙权则被列入列传。即从体例上说,陈寿是作为曹魏的臣子进行记载的。


但陈寿对待刘备和孙权的态度并不是相同的。作为季汉的旧臣,他将孙权的去世称为“薨”,刘备的去世则称为“”。在《春秋》(儒家经典“五经”之一,据说是由孔子编撰的鲁国编年史,暗含着孔子的毁誉褒贬之意)的义例(表达方式的规范)中,“薨”一词用于表示诸侯的去世。也就是说,陈寿不仅在体例上,而且通过“春秋笔法”(遵循《春秋》义例的暗含毁誉褒贬之意的写作方法)否定了孙权的帝位。与之相对,陈寿在记述曹魏诸帝去世时则使用了“崩”字,以表示其正统性。



不过,陈寿最多也就只能做到如此程度。刘备建立季汉,是为了否定曹丕接受东汉的禅让而建立的曹魏。正如只有一个天下,接受天命、支配天下的天子也只能有一人。因此,将刘备作为东汉的继承者,也就是否定曹魏乃至西晋的正统性。尽管《三国志》中原本就暗含刘备的正统地位,但陈寿在记载蜀国历史时只是冠之以地域的名称,称其为“蜀书”,而并未使用正式的国名“汉”。这就是倾注了陈寿苦心的《三国志》。为了尊重陈寿的这份心意,史家通常将刘备的国家以国名和地域名并称为“蜀汉”。



 
陈寿对关羽的评价


如此一来,作为刘备臣子的关羽,自然见载于《蜀书》的臣子传记中。《三国志》全书的卷三十六(共六十五卷)、《蜀书》卷六的起首便是《关羽传》,与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的传记列于同一卷。作为刘备的臣子,关羽的地位仅次于《蜀书》卷五记载的诸葛亮。由此可见,陈寿认为关羽是刘备最重要的武将。但《关羽传》只有短短的953个字。不过陈寿已经算是很郑重地对待关羽了,因为同卷的《赵云传》只有246个字。武将所占的篇幅大概就是如此。而《诸葛亮传》如果除去其子诸葛瞻的部分,则有4310个字。



关羽对兵士十分优待,对文士则态度骄矜,尽管他在晚年也学习了《春秋左氏传》。出于这种敌视态度,他轻视部下糜芳和傅士仁,致使二人生怨,向吴国的吕蒙投降,荆州由此陷落。因此,陈寿对关羽的评价并不高: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三国志·关张马黄赵传》)


称关羽、张飞为“万人之敌”的是曹魏的程昱,称其为“熊虎”的是孙吴的周瑜和吕蒙。陈寿借他们之言来表现关羽、张飞的武勇,并称赞关羽对待曹操和张飞对待严颜的态度。另一方面,陈寿也客观阐述了他们失败的原因,并批评了关羽的刚愎和张飞的粗暴。如此评价被后世尊为神明的关羽,可以说是冷静而公正的。《三国志》是一部“当代史”。陈寿自己也曾是蜀汉的臣子,他对关羽的评价可以说是准确的,因为他没有必要为了关羽而歪曲事实。《三国志》的内容过于简略,因此,裴松之奉刘宋(420—479年)文帝之命,将当时尚存的三国时代的史料作为注添加进去,即元嘉六年(429年)完成的裴注。



 
裴松之的关羽记事


裴注不仅在史学史上价值很高,而且为《三国志演义》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例如,虽然《关羽传》的裴注只有761个字,少于原文,但《赵云传》的裴注则引用了《赵云别传》,达到1096个字,相当于原文的四倍。《三国志演义》中赵云的形象基本上是以《赵云别传》为依据的。另外,《三国志演义》也很好地利用了裴松之通过史料批判所否定的记载。尽管裴松之对关羽被杀的场景进行了否定,但《三国志演义》在描述此事时则采用了被裴松之否定的内容:关羽并未被当场杀害,而是当面拒绝了孙权的劝降,并斥骂孙权;继而,孙权的臣下如《蜀记》中所记载的那样向孙权进言,孙权这才决定处死关羽。借助裴注,《三国志演义》的故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生于刘宋的裴松之既不必像陈寿那样尊曹魏为正统,也不必以蜀汉为正统。因此,《关羽传》裴注中的材料也并不全是对关羽有利的。如:


《蜀记》曰:曹公与刘备围吕布于下邳,关羽启公,布使秦宜禄行求救,乞娶其妻,公许之。临破,又屡启于公。公疑其有异色,先遣迎看,因自留之,羽心不自安。此与《魏氏春秋》所说无异也。


这里提到的《魏氏春秋》,裴松之在《魏书·明帝纪》中也引用了其更加详细的记载,认为关羽迷恋他人之妻一事是事实。这是因为《蜀记》和《魏氏春秋》这两种特点迥异的史料都对此事有明确记载。因爱慕人妻而屡次拜托曹操,结果却被横刀夺爱,这是关羽作为一个人有魅力的一面,但《三国志演义》并没有采用这个故事。或许是因为如果神明爱慕别人的妻子,会有损其光辉吧。可见,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对关羽的评价都不是很高,很难以此将其神格化。因此,关羽的神格化并不是直接基于史书的记载。那么,《三国志演义》是如何描述关羽的呢?



2

罗贯中的《三国志演义》


 
以蜀汉为正统


《三国志》与《三国志演义》的最大差异在于正统观的不同。以蜀汉为正统的《三国志演义》的正统观,是由南宋(1127—1279年)的朱熹确立的。商业城市中讲谈和戏剧这一类都市文化的盛行,使“说三分”(专说三国故事的说书)得以发展起来:


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了小孩子听“说三国语”的姿态,表现出民众支持刘备的情感倾向。


元代(1271—1368年)中叶以后,科举取士以朱子学为标准,朱熹提倡的蜀汉正统论和作为国家守护神的关羽形象遂上升为国家层面的评价。自《三国志》以来被曹魏夺去正统的蜀汉,通过朱子学得以确立正统地位。元代至治年间(1321—1323年)印刷、现存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的《新全相三国志平话》,是为“说三国语”而在话本中加入插画的三国故事,便是将蜀汉作为正统的。然而,其中最活跃的人物尚不是关羽,而是在老百姓中很受欢迎的张飞和像神仙一样会使用术法的诸葛亮。


 
关于“义”的故事


《三国志演义》写成后,并没有立即得到印刷和广泛传播。此书最初是以抄本的形式流传的。带有弘治七年(1494年)序的抄本,被认为是当时的《三国志演义》版本。以这样的抄本为基础,嘉靖元年(1522年)出版了木版印刷的《三国志演义》的刊本(印刷本)。其正式名称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即所谓的“嘉靖本”。嘉靖本开头附有弘治七年庸愚子(蒋大器)所作的序,其中记载了整理《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原因:


夫史,非独纪历代之事,盖欲昭往昔之盛衰,鉴君臣之善恶,载政事之得失,观人才之吉凶,知邦家之休戚,以至寒暑灾祥,褒贬予夺,无一而不笔之者,有义存焉。吾夫子因获麟而作《春秋》。《春秋》,鲁史也。孔子修之,至一字予者,褒之;否者,贬之。然一字之中,以见当时君臣父子之道,垂鉴后世,俾识某之善,某之恶,欲其劝惩警惕,不致有前车之覆……(至朱子《纲目》,亦由是也……由其不通乎众人,而历代之事愈久愈失其传。)前代尝以野史作为评话,令瞽者演说,其间言辞鄙谬,又失之于野,士君子多厌之。若东原罗贯中以平阳陈寿传,考诸国史,自汉灵帝中平元年,终于晋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损益,目之曰《三国志通俗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纪其实,亦庶几乎史。盖欲读诵者,人人得而知之。



序中阐述了历史上的“春秋之义”的重要性,并指出其问题在于因太不通俗而难以理解。《三国志平话》等“评话”则错误颇多,为君子所厌弃。因此,此书希望以陈寿的《三国志》为基础描述史事,并尽量使文字不那么艰涩难懂,达到向读者普及的目的。这便明确地说明了《三国志通俗演义》书名的含义。《三国志》原书比较难读,遂通过提高其通俗性来使之普及,对“义”进行“演”绎(即传播推广)。此处的“义”是指《春秋》中的“义”,亦即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中所阐释的毁誉褒贬、劝善惩恶的标准。不久之后,“义绝”关羽就把“智绝”诸葛亮和“奸绝”曹操挤到了配角的位置上,成为故事叙述的中心。这不仅是因为关帝信仰,从《三国志演义》的写作目的来看,这也是理所当然的。


3

毛宗岗本对关羽的评价


 
正闰论与三绝


毛宗岗本的卷首附有假托金圣叹之名所作的序,以及凡例、目录和图录。此外还有一篇《读三国志法》,其中表明了毛宗岗对于《三国志》有何特征以及何为重要的见解。文中还指出,在本书中,“三国志”即指毛宗岗本《三国志演义》:


读《三国志》者,当知有正统、闰运、僭国之别。正统者何?蜀汉是也。僭国者何?吴、魏是也。闰运者何?晋是也。魏之不得为正统者,何也?论地则以中原为主,论理则以刘氏为主,论地不若论理。故以正统予魏者,司马光《通鉴》之误也。以正统予蜀者,紫阳(朱熹)《纲目》之所以为正也。


《读三国志法》始于对“正闰论”的阐述。“正闰论”论及的是在中国出现多个政权并立,且关于国家间继承关系存有疑义的情况下,应以哪个国家为正统的问题。《读三国志法》继承了嘉靖本以来的正统观,认为以蜀汉为正统的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才是正确的。


《读三国志法》还认为,应将《三国志》中最突出的三位人物称为“三绝”:


古史甚多,而人独贪看《三国志》者,以古今人才之聚(众)未有盛于三国者也……吾以为三国有三奇,可称三绝:诸葛孔明一绝也,关云长一绝也,曹操亦一绝也……有此三奇,乃前后史之所绝无者,故读遍诸史而愈不得不喜读《三国志》也。


《读三国志法》举出卓越宰相诸葛孔明和杰出武将关云长作为“三绝”中的人物,这都还是常识范围内的事情。但毛宗岗本的有趣之处在于,还举出曹操作为“三绝”之一。这三人是毛宗岗本中的主要角色。其中,关羽的“义”得到了极高的评价。这是因为《三国志演义》是宣扬“春秋之义”的文学作品。



 
关羽形象的改写



毛宗岗本在《凡例》中关于关羽的记叙说明如下:


一、俗本纪事多讹,如昭烈闻雷失箸及马腾入京遇害,关公封汉寿亭侯之类,皆与古本不合……今悉依古本辨定。

一、事有不可阙者,如关公秉烛达旦,管宁割席分坐,曹操分香卖履,于禁陵庙见画,以至武侯夫人之才,康成侍儿之慧,邓艾凤兮之对,钟会不汗之答,杜预《左传》之癖。俗本皆删而不录,今悉依古本存之,使读者得窥全豹。

一、后人捏造之事,有俗本演义所无,而今日传奇所有者,如关公斩貂婵,张飞捉周瑜之类,此其诬也,则今人之所知也……今皆削去,使读者不为齐东所误。


毛宗岗本在《凡例》中指出了书中改写的几个事例,其中三例与关羽有关。第一,删除“汉寿亭侯”的虚构故事,对此前文已有叙述。第二,“秉烛达旦”说的是关羽识破曹操利用美人计离间自己和刘备的故事。详细的内容后文再加叙述,这个故事将曹操的“不义”与关羽的“义”进行了对比。毛宗岗本在删除不符合史实的“汉寿亭侯”虚构故事的同时,又增加了此前的《三国志演义》中没有的虚构故事,以表现关羽的“义”。



貂蝉以离间董卓与吕布的关系并唆使吕布杀死董卓的“美女连环计”而为人们所知,通常被认为是利用美貌这一女人的武器而玩弄两位豪勇之男的恶女。事实上,在以《三国志》为题材的杂剧和说书中就有恶女貂蝉为关羽所斩的故事,这就是“关羽斩貂蝉”。在这个故事中,貂蝉被设定为吕布的妻子,并被塑造为一名恶女:在杀害董卓之后,貂蝉对于身为吕布之妻但与董卓发生关系的不贞之事丝毫不感到羞耻,反而说前夫吕布的坏话,又向张飞、关羽献媚,最终被关羽斩杀。与此不同,毛宗岗本改写了李卓吾本,将貂蝉设定为王允的歌伎。既然不是妻子,就可以对其贞节没有要求。此后的故事情节是,一位身份卑微的女性不惜玷污自身清白去铲除试图倾覆汉室的董卓,由此赞扬貂蝉守护汉室之义。此外还进一步讲述了貂蝉此举的动机:貂蝉感念王允对身份卑微的自己视如己出,愿以性命报答其养育之恩,便帮助王允实施美女连环计。在汉室面临灭亡之际,貂蝉出于对王允的孝和对汉室的义,不惜玷污自身清白铲除了董卓。如果这样的貂蝉为关羽所斩的话,关羽之“义”就会被破坏。因此,毛宗岗本严厉批判“关羽斩貂蝉”的理由就在于要维护关羽之“义”。



 
两部《三国志》的夹缝之间



从不怎么尊重作为武将的关羽的陈寿《三国志》,到将关羽描述为“义绝”的毛宗岗本《三国志演义》,这种变化象征着关羽的地位在此过程中从一名武将上升为神。那么具体而言,究竟是关羽的何种品质受到尊重而使其化身为神呢?让我们对比《三国志》的史实和《三国志演义》的虚构故事,同时从关羽的“武”入手来具体探讨吧。


本文出自 《关羽:神化的<三国志>英雄》第一章《关羽与两部<三国志>》

[日] 渡边义浩 著 /李晓倩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17.9



内容简介

    《三国志》中的豪杰,为什么会被人们作为商业之神来崇拜呢?从史实到故事,再到信仰的对象,本书试图分析关羽形象的这一变迁过程,作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一个新尝试。遍布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建有关帝庙,关羽作为商业之神受到华人的笃信和供奉。《三国志》中的武将,为什么会变成这样的信仰对象呢?对'义'和'信'的尊崇是中国思想的重要特征,本书以此为线索,考察了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关羽,及其在民众心目中成为'义'和'信'的象征的过程。 


作者简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