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0 岐黄医道归真 原文由“岐黄医道归真”发布于2017-08-29 中医健康第一平台 导读: 传统中医多是“全科”,且与西医本质不一样 详情:展开/收起 随手编VIP:779733 中医健康第一平台 手机:18141903769 微信:bjkbn168 “中医健康第一平台”的简介: 致力于挖掘近百年散落在民间的家传,祖传,秘方及民间验方等,采用首创中药材提取工艺,融合最新发现中药材全新物质! 我拥有的资源和优势: 拥有一药康复百病的民生1号,去除原发高血压的金草1号,1-3个月康复乙肝,大小三阳,肝硬化的肝乐1号,5-15天横扫所有妇科炎症的明露等产品 需求信息: 全新首创独特三网合一:最新中药发现,全新中药泡制工艺,全新中药物质,系列中医秘方产品分销平台最新上线,热线18141903769(微信同) 联系“中医健康第一平台”: 历史上的中医(传统中医),多是全科。一个明医,五里十里,甚至百里,百姓都找他。不象如今医生标榜自己擅长治某一系统或某一种疾病。 人不是机器,生了病,全身都不舒服,哪里容得你一块一块割开,让不同科别的医生去分别治疗。 全能中医,靠的是“一颗心,一张嘴,两目两耳一双手,人不痴呆天下走,药店沒药山上找”。 中医的底气,来自于自己的实力,靠的是百姓口碑,而不是什么封号或职称。 四十多年,我用纯中医中药,治愈过多少常见病、多发病,还治愈过西医治不好的“小儿哮喘、胸膜积水、肝硬化腹水、疔疮、乳痈、阴道滴虫病”等等内外妇儿的疑难杂证。 我不同意人说中医治病慢,实际上,历史上中医治病又快又好。要不然,那时沒西医,急性病怎么办?都死了?难道我们都是慢性病的子孙? 2009年11月18日,我在东大同仁堂坐诊,有一老乡76岁老母在总院住了三天三夜,高烧(38.7~39.5℃)不退,我一帖药两个小时就解决了,才几块钱啊!我还是用附子、肉桂、干姜以热退热呢! 2010年9月12日,瑞来春堂开业不久,药业同仁83岁老母病重,住进了省立医院重症室,甚至被怀疑是癌症转移了,治疗20多天,发热不退。托医馆林总找医生,林总推荐我。我去看后开了药,服用三天,热退,病情好转,几天就出院了。 2011年8月6日,部队一女孩,在总院40.0℃高烧六天六夜不退,我两剂药即退却,其母说:“两剂药一服降一度,服完全退了。”其后还在福州大饭店筵谢我。 西医是千方百计寻找有形的病原体,仅追求“形而下为器”;而传统中医不但追求有形的,更追求无形的,即追求“形而上”和“形而下”结合,即“道器结合”、“天人合一”的东西,传统中医认为“人是一个小宇宙”。 西医说你“贫血”,可以用医学仪器检测。请问“贫气”,医学仪器能检测吗?中国人说“上火”,西方人丈二金钢摸不着头脑,问“火在何方?”。中医是靠知识、技术、经验和病人的感觉,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治的。 西医是看“人的病”,开方讲究“标准化”,犹如数理化作业,只有“对”与“错”。传统中医是看“病的人”,因此必须坚持“因时、因地、因人,”一人一张方,沒有“标准化”,犹如写作文,仅有“优”,仅有“良”,几乎不能评曰“对”、“错”。 传统中医,是技术,是艺术,是文学,是哲学,更是政治。
识别关注中医健康微信第一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