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给“小朋友画廊”捐了1元钱,小朋友分到了多少?

 三路猫 2017-08-30

一,     你知道这些钱会用来做什么吗?

二,     那些感动你的画作的作者,能获得多少钱?

我也捐了一块钱,但我得说,在我捐款后几个小时,我才看到腾讯对此事的回复称,“小朋友画廊”H5是由腾讯公益和“wabc无障碍艺途”公益机构联合出品的线上线下互动公益项目。“善款将用于帮助患有自闭症、脑瘫、唐氏综合症等精神障碍特殊人群改善生活,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好吧,你看懂这些钱究竟要做什么用了吗?我是没看懂。不过,根据数个渠道信息的汇总,我隐约知道,腾讯公益昨天募来的一千多万,会交给上海一个叫无障碍艺途( WABC)的组织,用来教那些精神智力障碍的青少年画画。

老实说,如果事先知道是为这事儿捐款,我肯定不会输入密码。但腾讯公益这次有些让人费解。以往它的每次活动,信息都公布得极为详尽。

2014年秋天,跟我一起采访兰州渐冻人的同事,与腾讯公益合作了一场募捐,救助我们那个采访对象,文宣就用的我的稿子。去年夏天,我回访该家庭,腾讯公益的承诺都一一兑现,还很佩服其专业度。可能是为了效果,这次H5信息披露少得近似误导。


不排除有不少朋友看了这些宣传页面,和我一样想当然认为我们捐的钱,至少有一部分,会流向在这些画作上署名的作者。但真相跟我们开了一个玩笑。

刚跟著名公益研究专家、时评人张天潘先生交流,他建议我不能以自己的感受推导其他人,要有数据支撑。我等下会在文末做个投票,就算一次不太科学的民调吧。

我和张天潘先生的争议,源自他发表于腾讯.大家上那篇《对小朋友画廊的质疑,源于对公益常识的无知》。张先生是国内数得着的对公益行业有专研的人,我承认在公益知识上跟他比很无知。可是,我不认为公益常识的门槛有多么高,更不会将我的质疑,归咎于我对所谓常识的无知。

我认为,在中国最重要的“公益常识”,莫过于你不能轻信任何机构和宣传,把任何一项慈善活动假设为骗局,再去反证它们的清白,才可以谨慎解囊。在张天潘先生的文章中,他以“小朋友画廊”合乎现行法律法规,即合规性来回应质疑,是典型的“诉诸权威”的辩论方式。这种手法在中国很常见,再没有比“大领导很支持这项活动”或“我们是合法的”更能提气壮胆的句式了,以至于这对辩论者首先是一个诱惑,再次才是谬误。

然而,这也很危险。公共讨论本就不是法庭辩论,任何法条都无法免于被评判和非议。张天潘先生如果以现行法律法律为“小朋友画廊”背书,就意味着他必须为这些法条乃至实施现状站台。他不能忽略饱受诟病的红会,以及2008年那场空前的全民大捐款,都同样具有合规性。不知道张先生是希望我们将“小朋友画廊”与后两者一视同仁,还是区别对待?

张先生的还有一条“公益常识”,认为专业化的ngo将使捐款发挥更大价值,以此来回应“为啥不把钱分给画童”的质疑。在我的理解中,捐赠最核心的一是标的要真实,你不能虚构、剪裁或夸大一个募捐项目。二个就是合意。假设有人更愿意把钱捐给画童家庭,而非张师所谓的更专业的ngo。你不能以所谓“公益常识”来拂逆捐赠者的意愿,这才是最大的“公益常识”。

最后,我再谈谈对“小朋友画廊”在医学常识上的看法。张先生的文章中,有这么一段:

“如果你看创始人的介绍,会了解到他们的立意并非要培养艺术家,而是看到艺术对特殊人群的干预疗愈作用。文案也说的是支持他们“乐享艺术之旅”,这几个字,正说明了对自闭症、脑瘫等群体而言,画画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

我认为一场正在募捐的慈善活动,如果明确宣布追求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很难有人问津。况且,“结果”是谁的结果,“过程”又是谁的过程?这场刷屏,应该为WABC还是特殊需要孩子量身定做?

在这场成功的营销事件中,那些贡献出画作(假设教师辅助作画可以接受),感动亿万人心的作者,和他们的家庭,以及全中国无数病友,实际上是失声缺位的。他们更多的价值在于制造感动。这让“小朋友画廊”越看越像一场慈善嘉年华,入场嗨皮的人们没有体味到真正的苦难,他们更想感动自己。

所以,自闭症特教老师李老西不合时宜的出境,马上就被富含“公益常识”的专家和评论员们驱逐。他们必须独占对这些孩子状况的解释权,那就是大众的感动必然会给孩子们带来福祉,无障碍艺途( WABC)的价值不容贬低。

但这却是对真正堕入这些病症的孩子家庭一次不小的嘲讽。他们只有向世界证明自己有用,可以催泪,有艺术天赋,才能“更”有募捐效果。很多人以活动发起者的良好动机,来为这种被指不当的方式辩护。

他们可能没意识到,以好动机自我标榜,与拿坏动机揣度他人,在逻辑上没有任何区别。这是中国式辩论又一很常见的伎俩,不值一驳。

我担心的是,大众对自闭症等障碍儿童的刻板印象,又加深了一层。他们被认为是“星星来的孩子”,都有,至少部分有一些足以感动人类心灵,震撼人类认知的天赋,等待着慈善NGO去开发。殊不知,这种认知之于常人,是伪科学。用于募捐,就是在误导。

媒体与大众共谋了一场群情狂欢,你别说捐一块钱,就是捐一万块,又与这些孩子,这些家庭何干呢?你可以不关注,但请别消遣。昨天下午,我跟可能是中国最知名的自闭症儿童家长蔡春猪老师聊此事,他对“小朋友画廊”刷屏也深感不安甚至愤慨,“中国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宣传,还停留在十几二十年前……”

他更愿意媒体宣传一下这些儿童如果出现在公共场所,有多不守规矩,多么惹人厌烦。在画展和论坛上站一会儿台,在某幅画作上署名,都不足以扩大这些孩子的生活半径。但是,当更多的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状况之后,视他们为同类,他们才能逐渐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

唯有如此,在数十年之后,他们的父母才敢先于他们而死。类似“小朋友画廊”这种慈善活动越多,家长们就越不敢死。

张天潘先生“更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的表态,不知是否经过了无障碍艺途( WABC)的授权。在该组织的官网上,我发现了他们的使命在于“寻找有艺术天赋的脑部残障人士”:


我还随手搜到了该组织创始人苗世明先生的这张照片:


张天潘先生在授权可疑的情况下,矮化WABC的自我标榜,在论辩中疑似可以归入出老千的范畴,从而有意无意地获得了一些不当得利。我不认为这种论证是诚实的。

我不是不理解包括张先生在内很多朋友的思路。相反,正是理解得太深,才更容易发现他们本应理解,却一知半解之处。这对他们声称要救助的孩子们,似乎不是好事。


投票:

赞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