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江这个百年渡口将要迎来大变样!

 水乡渔人 2017-08-30

2012年6月10日下午6时40分许,位于松江车墩镇来往于黄浦江两岸的米市渡轮渡,在运行了130多年后正式停运。百年古渡,在历经了繁华沧桑之后,终于卸下了历史的重任。



松江何时有了“米市渡”

目前无从考证


史有其载的便只留下

'米市渡口于清德宗光绪四年

即公元1878年开通”

之类的片言只语


至2012年6月11日起

全面停航为止,享年134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

这里就是一个渔舟停靠的渡口

此地周遭又是一片广袤的鱼米之乡



一些渔人总把打来的鱼虾

拿到岸上来换取米粮蔬菜

而家住岸边的农人们

则需要与他们互通有无

一来二往之中,消息传出

这里交易的人渐多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便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不仅是鱼米交易的集市

而且是商品流通的市场




望着照片

仿佛可以依稀感受到过往的它

是如何的繁荣


乘客们说说笑笑

推着自行车、三轮车,快步走下甲板

骑上车往松江城区工作、学习

这是很多浦南人

从前生活日常中的一个剪影



随着时间的推移

黄浦江上建起了一座座大桥

米市渡渐渐被冷落



只有32路车站还经过这里



如今的米市渡

只剩下斑驳的印记

一切都那么熟悉

却又不复往昔


唯有米市渡海事所

还坚守在那里


米市渡年事表


清道光五年(1825年)

因大运河部分淤塞,漕舟阻滞难行,大学士英和建议改部分为海运,由上海商运承运。自道光六年至咸丰元年(1826-1851年)河海并运。


咸丰元年以后

漕米全部改为海运。海运的商船比漕舟大得多,只能停靠在黄浦江,码头就选择在大涨泾汇入黄浦江口东岸。华亭、娄县各乡上缴的贡米都集中在这个码头,并且在此集中整理过筛,由此,该码头成了米市,人多了就设渡,渡名称米市度,对岸称塘口。


抗日战争前

渡船以2艘5吨手摇木船摆渡。1937年11月9日。日军从金山卫登陆占领松江,就是从米市度渡过黄浦江的。日伪时期,有7年是舟桥车渡。


抗战胜利后

改用2艘10吨手摇木船,2年后以2艘方块拼成型机动船更换。1950年2月起,渡口由松江县运输部门经营。1956年4月改设大型轮渡,运载汽车和和客人渡江。1963年1月起,由上海轮渡公司接管。1964年,扩建渡口码头,更新轮渡来回2艘,客货车辆同渡。间隔半小时行使一次。



但随着新一轮的规划开发

米市渡一带将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


松南郊野公园预计将于2018年年底开园

而米市渡就是其中重要组成之一

(唯一一个位于黄浦江上游的公园)



米市渡正被重点打造成为

具有上海特色风貌的江畔小镇


不但有对丝网版画及剪纸技艺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原再生

更情景再现当地的节日风俗、饮食文化

必将是一个趣味横生的新景点





松南郊野公园在空间上

由北向南形成城镇过渡带

林田观赏带和滨江休闲带三大彩色区带

体现了城镇向郊野的过渡以及整体生态

生活和生产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

公园又自西向东

规划为米市渡滨江休闲区

长溇林田观赏区、森林保育观光区

三大特色功能区



米市渡滨江休闲区

也就是已经启动的一期工程


片区将完整保留田林现状

依托千年米市渡口文化和村落进行改造

形成一个全新的休闲乡村体验区



任何经历都会过去

唯有留在记忆里的东西不会消失

至于何年何月何日能够一睹米市渡的新颜

与记忆里的老照片两相映衬

那就只能心存期待了



一首诗,与你分享


米市渡暮春


漫  尘


冬天带走的,春天必回生

 

此刻,时光索性停住了脚步

繁华与枯寂并存

 

河面浮标静止

 

其实,夕阳是在跋涉中慢慢变成自己

芦苇的忧伤,风信子的饱满雅姿,水塘边

匍匐着三五只稚拙的老鸭……

它们的中府穴、云门穴被一一点醒

 

我们看着一群人说话

议论内心的花事

隐约中,我们听见自己的名字

植入了米市渡某个悠远的暮色

 

好了,一切已经齐全——

时光的河流在霞光中暗涌

正好可以滗走我们骨血中的

浮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