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降龙罗汉像扇页】 郑重降龙罗汉像扇页,明郑重绘,金笺纸,设色,纵16cm,横50cm。 图中罗汉借鉴了达摩的形象,深目高鼻,身披红色袈裟,结跏趺坐于悬崖边上,右手所托钵中升腾起一道水柱,前方云层中一龙探头与罗汉对视,罗汉身后的树木枝叶被吹向后方,衬托出达摩的淡定自若、神通自在。 【方维仪蕉石罗汉像轴】 蕉石罗汉像轴,清康熙元年(1662)方维仪绘,纸本,水墨,纵65cm,横29.3cm。 此为闺阁画家方维仪78岁高龄时所作。图绘二罗汉坐蕉荫奇石下,芭蕉因空心在佛教中常被用来比喻身心虚幻不实,石头在文人画中象征坚贞,该图以蕉石为背景,一虚一实,富有禅意。图中线条简劲流畅而不失清秀柔和,墨色清淡,与画家温婉的女性气质相符。 【周之冕花卉图扇页】 《花卉图》扇页,明,周之冕绘,金笺,设色,纵17.5cm,横51.3cm。 扇页有自题:“己丑仲春周之冕写。”钤“服卿”白文印。 “己丑”是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周之冕时年69岁。 图绘玉兰、海棠等折枝花卉。周之冕是位注重写生的画家,曾为了创作亲自喂养禽鸟、种植各种花卉,以便观察鸟儿的饮啄飞止体态和花儿的成长过程,因此,画史上称他与同时代的花鸟画家陈道复的画是妙而不真,陆治的是真而不妙,只有周之冕的画是既真且妙。从此图中可见,周氏通过工细而不呆板的线条勾勒,艳丽而不浓腻的敷色,将花儿描绘得栩栩如生、光彩奕奕,在写实的基础上又不失清逸雅秀之趣。 【陆治云岩秋霁图扇页】 《云岩秋霁图》扇页,明,陆治绘,金笺,设色,纵15cm,横46.7cm。 扇页有自题:“辛丑八月陆治写云岩秋霁。”钤“包山子”白文印。 “辛丑”是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陆治时年46岁。 陆治是文徵明的画学入室弟子,他既能师承文氏的书卷气,又能在物象造型上有所创新。此图是他带有自家笔墨风格的典型画作。构图以奇险取势,远、近景的山石都嶙峋叠嶂,轮廓用笔不是文氏惯用的圆劲精细笔法,而是以短线条根据山形的高低、转向勾勒,通过表现山石的多棱多角,显现出山石坚硬的质感。图中点景的树木以小写意绘成,略显细弱的树貌与山石形成强烈的刚柔对比,更增强了山石奇峭的韵致。 【姜廷翰古柏图扇页】 《古柏图》扇页,明,姜廷翰绘,金笺,墨笔,纵18.3cm,横53cm。 扇页有自题:“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戊戌秋日写,为百翁老年台词宗。姜廷翰。”钤“姜廷翰”白文方印、“绮季”朱文印。 “戊戌”是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 作者以树喻人,赞友人像历经岁月磨难的古柏一样,具有顽强生命力。此幅思致巧妙,树枝随扇面的上弧线,向下自然地垂落。地上的杂草沿扇面的下弧线,向上密集地伸展。树与草自然地形成上下空间的呼应,同时以浓淡墨擢点的树叶和以线条勾描的杂草,形成点与线在笔墨样式上的呼应。全图于简约中达到空而不虚的和谐之美。 【程嘉燧秋游赏月扇页】 《秋游赏月图》扇页,明,程嘉燧绘,金笺,设色,纵16.6cm,横51.3cm。 本作又名《柴门送客图》扇页。 扇页有自题:“庚辰七月晦。孟阳作。”钤“孟阳”方印。 “庚辰”是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作者时年76岁。 这是幅气韵清和的小品画。绘明月高悬的晴朗夜,高士乘舟离岸,友人倚柴门相送的情景。此图虽然树木笔笔松散,枝叶交待不清,人物形象简约概括,不拘泥于细节,但是,作者画意不画形,于逸笔草草中画出了清和萧淡的意境。全图行笔劲峭,具有程嘉燧晚年的绘画风格。 【文徵明兰花图扇页】 《兰花图》扇页,明,文徵明绘,金笺,墨笔,纵16.8cm,横50.9cm。 扇页有自题:“离离水苍珮,居然在空谷。虽多荆棘枝,春风自芬馥。徵明。”钤“徵明”白文印。 此图绘兰花与荆棘相伴而生的田野风光。文氏以挥洒豪放的笔墨,表现兰叶摇曳之美;以迟缓的中锋运笔,表现荆棘的坚韧而多刺。在一件作品中将不同的物象施以迥异的笔法,由此可见文氏所具的高超绘画技法。 【唐寅秋葵图扇页】 《秋葵图》扇页,明,唐寅绘,金笺,墨笔,纵18.1cm ,横51.3cm。 扇页有自题:“叶裁绿玉蕊舒金,微贱无媒到上林。岁晚冰霜共摇落,此中不改向阳心。唐寅。”钤 “唐寅”、“南京解元”朱文印二方。 唐寅在扇页上重点刻画了三株茁壮的秋葵,并且通过诗文赞美了秋葵在寒霜气候及与杂草丛生、荆棘相伴的恶劣环境下,仍然“此中不改向阳心”的品质。从其咏物感怀的文辞中,可见他对人生的感悟和惆怅之情。全图笔墨技法娴熟,于灵动的勾描、晕染间自得疏散通脱的逸趣。 扇页左右两边有唐寅友人孙益和与张衮的依韵和诗。整件作品图诗并茂,画作充满浓郁的文人书卷气。 欢迎来电咨询!!!139 6737 3769 感谢企鹅号提供大家交流的平台,也感谢大家的关注,这里是广大古玩收藏爱好者学习,分享和交流的家园。定期为您提供全球艺术品最新资讯、市场行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