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评弗里德里希《雾海上的漫游者》

 爱美诗谜梦幻 2017-08-31
    摘 要:《雾海上的漫游者》作为德国浪漫主义画家弗里德里希的代表作,其中蕴含着各种丰富而复杂的因素,本文试图从对理想的追寻、存在的拷问以及对启蒙的反思三个方面入手,既分析画面的内容与形式,又上溯到画家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对作品的内涵进行论述,以期能够揭示这幅名作的魅力之毫末。
中国论文网 http://www./7/view-6985732.htm
  关键词:弗里德里希;《雾海上的漫游者》;浪漫主义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060-01
  “为什么我定要回避其他流浪者的道路?我要寻找荒山小径,越过覆盖着积雪的山岩。并非因为我曾经做了什么,才离开人间,那么是因为愚蠢的愿望,漂流在那旷野荒山?路边所有的标识,都是指向了城镇,而我却不停地流浪,无休止地寻找安宁。我所能见的一个路标永远立在我面前,我要走那条道路,没有人能再回还。”
  这首诗译自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缪勒(William Müller, 1794-1827年)的《冬之旅――路标》,后由奥地利作曲家弗兰茨・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 -1828)谱曲,传诵至今。由这段歌词出乎意料却又情理之中地与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1840)《雾海上的漫游者》所表现的景象与情感暗合,说其情理之中的原因在于舒伯特是19世纪欧洲浪漫派音乐的代表,而弗里德里希则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艺术的杰出画家,其中的联系不言自明。更重要的是,如诗的歌词中所描述的孤独、荒凉、信念、反叛、追寻、遗世独立等情感恰好为弗里德里希画作解,诗歌的模糊性往往对艺术作品的诠释更加精当。这幅画作为浪漫主义的代表之一,蕴含着各种丰富而复杂的因素,如对时代的反叛,对永恒精神的探求、对存在与价值的拷问抑或对国家兴亡的忧思等等。本文力图对其中一些方面展开分析,以探其奥秘之一二。
  一、理想的追寻
  让我们先从作品的构图着手分析,画面中一个男子的背影位于视线正中央,也是整个画面的中心位置,他站在山崖上或远望或思索。这个背影正好覆盖住了画面透视的灭点,显然,这不是巧合,这种安排让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人物身上,专注于感受人物的精神状态。这种构图令人遐思无限,仿佛一时间,观者变成了画中主角置身其中,面对云雾缭绕的山峰沉思喟叹。那么,当我们想象自己真正站在山崖之上,我们会有怎样的感受呢,独自一人攀上高耸入云的峭壁伫立瞻望,也许首先是恐惧,然而,画中主人公却如此笃定安然地站立在那,姿势丝毫没有倾斜,显然,这可能是一种理想的状态,从画家描绘的风景探索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答案。
  弗里德里希笔下的风景并不是写实的风景,而是经过了艺术加工和整合,他很多作品中的风景可以在他的家乡找到原型,但又不完全与现实中的原型相同,都是经过了一番主观改造,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他的家乡――德国前波莫瑞州的格莱斯瓦尔德――那幽静旷远的风景给予了他很多创作灵感,也在性格塑造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既然风景是主观的,那么这样的情景也就是理想化的,画面中的男子在现实中不可能如此稳健地站在高耸如云的峭壁上,画家着力表现的是他内心的沉思和精神的探索。风景终究只是表达情感的手段,放弃了中矩中规的摹仿,弗里德里希按照自己理想中的状态来创造风景,风景因此蕴涵了强烈的主观情感,而寓意于风景中的各种象征就这样应运而生了。那漫漫远方,似触手可及却终究咫尺千里,远方与男子之间被深渊绝壁所阻隔,联系被切断了,男子逾越险阻登上山峰,无法再向远方行进,不禁让人感叹人类对自然造化的无能为力以及人类自身是何等的渺小。这种阻隔仿佛诉说着人类力图回归自然却又与之疏离、寻求理想却永远无法实现、终不能到达的深沉悲伤。这种悲伤既源于个人,也源于时代。
  画面前景中是一片被云雾笼罩的崇山峻岭,远处的天际显露出淡淡的迷人的霞光,黎明破晓、霞光微露,不禁令人想到一切美好的事物,主人公站在一处山峰的峭壁顶端,他可能早已等待在这里,等待这一神秘而美丽的自然启示。远方象征着回归自然的理想、或是象征对祖国统一的憧憬,总之,它可能象征着一切遥不可及的美好理想。
  之所以说远方风景可能象征着画家对祖国统一的憧憬,就要追溯到画家当时所处的时代背景。《雾海上的漫游者》创作于1817到1818年间,而就在1815年,包括普鲁士在内的第七次反法同盟击败了法军,取得了滑铁卢战役的胜利。但是德国并未从此重见天日,德意志境内仍由39个独立邦国控制,各邦国有着独立的权力,“德意志同盟”只是一个松散的邦联组织而已,统一之路遥遥无期。事实上,在弗里德里希的后半生中,德国一直处于统一的边缘,对于统一的信仰与追求就在情理之中,因此有人认为弗里德里希的画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独立的渴望也就找到了根据。正如英国哲学家以赛亚・柏林所主张的那般,浪漫主义根源于德国的理由之一便是“受伤的民族情感和可怕的民族屈辱的产物”。①
  二、存在的追问
  《雾海上的漫游者》并不是致力于表现一个热衷于登山的男子的冒险之旅,显然,画中主人公有更加的深刻理由来到这里,是寻找?是追问?是某种神秘精神的皈依?无论如何,这个存在是不安分的,是充满疑惑的。
  弗里德里希的人生经历充满了坎坷和不幸,在七岁时丧母,之后不久两个姐姐又因病相继离世,六年后兄长为救他溺水而亡,死亡仿佛一直纠缠着他,尽可能夺走他所爱的人,好像从未走远过。1805年他又有过一次不成功的自杀经历,不幸的经历与忧郁的个性也使他对死亡、存在的有更加深刻的思考和追问,这也毫无疑问地反映在他的艺术创作和风格中,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作品中的忧郁与深思。
  “为什么这个问题一直萦绕着我:‘你总是选择死亡、过去和坟墓作为艺术的主题吗?’为了永恒的存在,人们必须常常思索死亡。”
  从他的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存在与死亡的追问一直是他艺术的一部分,乃至生活的一部分,这种倾向使他的作品趋向于深度的哲学思考,并充满着思辨的魅力。然而当我们走到这形而上玄思的尽头,再无路可走时,便进入了宗教的世界。   弗里德里希出生于新教家庭,他本人亦受影响是位虔诚的新教教徒,他的内倾与自省部分来源于此,这对他的创作几乎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经历了重重苦难之后,他还依然相信上帝的仁慈吗?”②在《雾海上的漫游者》中,男子登上山崖,仿佛在寻求一种启示,一种深及信仰与精神的自省,上帝若存在于自然之中,在山林万物之间,独对空寂的山林或许能够得到上帝的某种指点,这种宗教气息也为作品笼罩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因对现实的失望而出走,又在自然万物中重获希望,内心的挣扎与痛苦此刻或可得到稍许平息?或者相反正孕育着一场激荡无比的颠覆?
  三、理性的反叛
  神秘、忧伤、凝重或许是《雾海上的漫游者》给人的直观印象,它看上去波澜不惊,没有一处显示出激烈的动态或任何可见的冲突,主人公站在那里可能已经很久,整个画面的气氛甚至显得有些过分平静,但是,在这平静的背后却潜藏着巨大的反叛,即对那个时代理性精神的反叛。
  到了19世纪,启蒙运动已经在欧洲取得了全面胜利,科学技术空前发展,工业革命轰轰烈烈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启蒙所倡导的理性精神如日中天,种种伟大的发明和创造已经证明了理性的无所不能。人们相信,只要正确运用理性,便能回答和解决所有问题,即使在伦理、美学、政治等领域,比如,知识可以让人获得美德,只要美德之间相互兼容,如平等、自由、民主等。总之,自然科学的一系列成就带给了人类对自身创造力的充分自信,人类对于进步和发展的信念前所未有地被强化。18世纪英国诗人蒲柏曾在诗中写道:“以往的法则被发现,而非被发明,自然依旧是自然,但自然变成了方法。”在自然本身中发现方法,从中我们看到了一种全知全能的世界观。
  然而,在繁荣的表象下,启蒙所带来的对理性的自负、对自然的掠夺和破坏、过分强调以个人为中心以及对占有财富的欲望,这些因素无不成为海中涌动的暗潮。在18世纪末的德国,一些具有有忧患意识的思想家有感于此,引发了对启蒙的反思,而因此掀起的论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弗里德里希并不站在歌颂理性和工业的一边,从《雾海上的漫游者》可以看出,他描绘人与自然,表现退居自然景象中遗世独立的人,从而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个主题在工业革命如火如荼的年月颇显出挽歌的味道,与那个时代常有的乐观主义并不相融。那么,我们除了感受到其中退避的“消极浪漫主义”之外,是否也领会到一种对理性的反驳?对唯一的、独断的价值的质疑?当画家将此题材搬上画布,向世人展现他的反思的时候,我们无法忽视其中蕴藏的力量,仅仅将此理解为画家的懦弱未免过于简单了。对于启蒙的反思并不代表落后,也不是一味的追思过去、抓住“往昔的美好时光”不放,相反,这种反思着眼于人类的未来,置身于宇宙鸿蒙中反观历史和现实,科学和理性无可争议地给世界带来进步,至今我们依然受惠于此,但是,如果秩序、理性走向极端,也会不可避免地导致毁灭,人类已经充分领略此种苦难。至此,平静的画面似乎变得再不平静,而是波涛暗涌、潜流交错,成为画家内心的一场浪漫的、不无激情的反叛。
  注释:
  ①以赛亚・伯林(英),吕梁(译).浪漫主义的根源[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8:44.
  ②BBC.德国艺术.The.Art.of.Germany.第2集.分裂的德国. A.Divided.La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