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晨碑》与庙堂隶书

 羲皇上人同故人 2017-08-31

隶书从秦末汉初到东汉后期,经过将近三百余年的发展,逐渐趋向成熟。桓、灵之后,《石门颂》、《乙瑛碑》、《史晨碑》、《郑固碑》、《孔宙碑》、《华山庙碑》、《衡方碑》、《夏承碑》、《西狭颂》、《郙阁碑》、《韩仁铭》、《曹全碑》、《张迁碑》等等,相继建置,林林总总,蔚为壮观。

在这当中,《史晨碑》也以它杰出的书法艺术引起部署专家学者的重视,至今被誉为“汉隶中最难得之笔”

《史晨碑》与庙堂隶书

《史晨碑》两面皆刻有完整的铭文,为了表示区别,人们将一面称为《史晨前碑》,另一面称为《史晨后碑》。所以在有的地方被称为《史晨前后碑》。

《史晨碑》与庙堂隶书

碑文的内容

在前碑铭文中,史晨叙述了他在孔子故乡担任鲁相的乾惕之情,以及自出俸钱祭祀孔子之事,并且引用谶纬之语,竭力赞美孔子“巍巍荡荡,与乾比崇”的焕炳元德。“恳求尚书转请圣上”,“出王家谷,春秋行礼,以供烟祀”。前铭实际上是史晨向尚书请祀孔子的奏章,因此,它又被称作《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

后碑的铭文记载了史晨祭祀孔子时的盛况:大小僧吏倾巢而出,“空府竭寺”,“咸俾来观”,“合九百七十人,雅歌吹笙,考之六律,八音克谐,荡邪反正,奉爵称寿,相乐终日”。因此,后铭又被称为《鲁相史晨飨孔庙碑》。

《史晨碑》与庙堂隶书

立碑的时间

杨震方所著的《碑帖叙录》云:“史晨前碑建于东汉建宁二年三月,后碑建于建宁元年。”关于后碑的建置年代,其实是错的。

后碑铭云:史晨“建宁元年四月十一日戊子到宫,乃以今日拜(谒)孔子”,接着又云:“即上尚书,参以符验,乃敢承祀。”前句“乃以”两字说明史晨的到官与拜孔并非一日,后句“乃敢承祀”则说明了不马上拜孔的二个原因,即上书与参验。由此可见杨先生将后碑的史晨到官日定为建碑之时肯定是不对的。后碑又云:“刊石勒铭,并列本奏。”本奏即指上尚书奏,亦即前碑《鲁相史晨祀孔子奏铭》的内容,这就明明白白地说出了后碑的刊刻年代与前碑相同。况且,前后两碑铭在书法与镌刻上的风格完全一致,出自一人之手,也说明了它们是同时书刻的。史晨前后两碑同时建置当毫无疑问,年代在东汉灵帝建宁二年,即公元169年。

《史晨碑》与庙堂隶书

《史晨碑》的制式

《史晨碑》高七尺,宽三尺四寸。前碑十七行,每行三十六字;后碑十四行,每行亦三十六字,杨守敬《平碑记》云:“碑下一层字嵌置趺眼,向来拓本难于句读,自乾隆己酉(1789)何梦华将趺眼凿开,从此全文遂显。”史晨前后两碑合计共千余字,为汉碑中的煌煌巨制。《史晨碑》不仅字多,而且保存也相当完好,磨灭处甚少。

《史晨碑》与庙堂隶书

欧阳修《六一题跋》云:“余家集录汉碑颇多,亦有奏章,患其磨灭,独斯碑首尾完备,可见当时之制也。”全祖望《鲒埼亭集》亦云:“东京隶墨。其流传于今者,《乙瑛》、《韩敕》、《史晨》最为完善。”《史晨碑》立石已有一千七百多年,现仍卓立在山东曲阜的孔庙。

《史晨碑》与庙堂隶书

《史晨碑》出自谁之手?

汉碑一般不署书写者的名字,《史晨碑》亦无款识,有人认为它出自蔡邕之手。其实,这只是人类好趋极端心理的表现,如同一切君王的暴虐行为皆可以加在殷纣王头上,一切能臣的深谋远虑皆可以归在诸葛亮名下一样。

《史晨碑》与庙堂隶书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后人以中郎能书,凡桓、灵间碑必归之。吾谓中郎笔迹,惟《石经》稍有依据,此外,《华山碑》犹不敢修徐浩之说,若《鲁峻》、《夏承》、《谯敏》皆出附会,至《郙阁》明明有书人仇绋,《范式》有“青龙二年”,其非邕书尤显,益以见说者之妄也。”这是非常正确的论断。《史晨碑》的作者究竟是谁,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已无从稽考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