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地理

 圆角望 2017-08-31
杜甫的诗一直很闷,像压着一层阴云,不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这首例外,后人称老杜“人生第一快诗”,其中“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一联用了四处地名,不作感情修饰,一种纯地理式的描写,把“安史之乱”流浪多年后回故乡的迫切心情跃然纸上。杜甫急切绘出一幅地图,或叫地理景观画面,标示出从四川沿长江由西向东走水路再向北走旱路的坐标,回家的声音一口气呼之而出,惊喜之态近乎疯狂,读之感到急切、兴奋。其实,诗也是可以这样写的,口语化、方位感,无需写景,亦不抒情,只是轻轻地涂涂抹抹上几个地名,给一个地理线路,引导你进入诗的意境,诗情、诗意即在字里行间。

  从地理视角认识和欣赏诗词,可以体会真实的地理环境。北宋词人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一联“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作者被贬郴州,居所荒凉,羁旅孤寂,思念家乡。他说,你看连郴江都耐不了郴山的寂寥,流向了远方,我却滞留于此地没有自由。郴州在郴江西岸,郴江入耒水注入湘江,简单的地理方位,将一个“愁”字和盘托出。苏轼甚喜欢这首词,当听到秦观的讣闻后将此联抄录在自己的折扇之上。白居易的“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两水汇瓜洲,交通的指向也是忧愁的流淌。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舟过吴江》有“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船在吴江,江河的地理方位用两岸的渡口和桥标志,渡船滑江楼而去,江岸美景、期盼即在眼前。

  时间和数字入诗不乏许多例证,地理方位入诗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干水,却望并州似故乡。”唐代诗人刘皂离开故乡咸阳,到并州客居十载,再北渡桑干水到了朔方,故乡渐行渐远,咸阳、并州(太原)、桑干水,跨越已千里,再描写归心已然是多余。纯地理式描写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路线,似乎让你跟随着诗人徐徐走来,其景其情就在眼前,自然、亲切。

  纯地理式描写也可以叫文学地理,有点像“看图说画”,是一种地理式审美,似乎诗句撒落在地图上,一般多为白描,少用修饰语,因为有了地理环境的概念,诗的境界可随作者的思绪移动变化,口语化,自然、通透、无遮拦是其特有的表现手法。

  有一本书叫《英格兰文学地理》,从地理方位勾连出文学创作的轨迹,也给文学作品的解读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