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岱年:修身与养心

 厚生学坛主 2017-08-31



修身与养心

文/张岱年


中国古代哲学家,自孔子、老于以来,都重视修养,提出了比较丰富的关于修养方法与修养境界的理论。“修”指修身,“养”指养性或养心。修养即提高觉悟,培养高尚的品德。在中国伦理学史上,不同学派所讲的修养方法不同,但是有一个共同的基本观点,即以为提高思想觉悟、达到人格完善,必须从事于修养。


儒家提出“修身”、“养心”之说,认为人必须提高道德的自觉性,这是保持“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体现人的价值的自觉活动。“性善论”者以为人们具有先验的善性,而此善性必须加以发展、扩而充之。“性恶论”者不承认先验的善性,而肯定人有总结经验的智力,应依此智力改造本性、培养品德。


孔子提出“修己”之说,《论语》记载:“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日: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向问》)


修己即整饰自己的言行,快自己的言行无不合乎原则,这样就可以“安人”了。


老子宣扬无为,但也将“德”与“修”联系起来。《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馀;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老子》五十四章)


孟子提出“养性”、“修身”,宣称:“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孟子·尽心上》)孟子讲“性善”,所以提倡“养性”,即扩充固有的善端。孟子亦讲“养心”,他说“养心莫善于寡欲。”(《孟予·尽心下》


荀子讲“性恶",所以不说“养性”,而主张“化性"。但荀子也讲“养心”,他说:“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萄子·不苟》),并著有《修身》之篇。


可以说,修身是儒家所共同重视的,而后世所谓“修养”,主要是孟子“修身”、“养性”学说的发展。


《大学》与《中庸》提出系统的修养学说。近人多谓《大学》《中庸》系秦汉之际或汉初的作品,实无确证。《大学》讲“齐家、治国、平天下”,显然是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形势的反映,当系战国时期儒家的著作,《中庸》系“子思之儒”的著作,亦非秦汉作品,其中可能有后人附益的文句,但不能因此即谓全书俱系晚出。《大学》《中庸》在唐宋以后影响深远,确系重要的古典伦理著作。


《大学》讲“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以为“齐家、治国”的根本是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而修身之道在于“正心”、“诚意”:“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大学》解释所谓“正心、诚意”云: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已,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所谓诚意即贯彻善良意志,使自己的意志纯善无恶,好善而恶不善,即在任何情况之下都坚持贯彻自己的善良意志。其中包含慎独,慎独即自己独处之时也不做坏事,所谓正心即调节感情、端正思虑。“诚意”、“正心”都是内心修养的方法。


《大学》讲“慎独”,《中庸》亦讲“慎独",二者孰先孰后已不可考。《中庸》云: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又说:“《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慎独即在“人之所不见”之处亦遵道而行,坚持原则。《中庸》又讲修养的基本原则云:“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面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这里最重要的是“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两句。德性即是近代所谓理性。问学即接受前人的经验。“尊德性而道问学”,兼重理性与经验。高明指认识宏深,中庸指行动适度。“极高明而道中庸”,虽有宏深的认识,而行动上没有矫异之处。《中庸》这几句对于宋明理学有深切的影响


儒家所谓修养,主要是实行“仁义”。道家与儒家不同,不承认“仁义”的价值。《老子》区别了“为学”与“为道”,宣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


儒家所从事的是“为学”,道家所从事的是“为道”。庄子标榜“忘仁义”、“忘礼乐”,以至于“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庄子·大宗师》。这也是一种修养方法,但这不是一般意义的道德修养方法,它已经否弃了儒家所谓道德。


在宋、元、明、清时代,《孟子》《大学)《中庸》的修养方法论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宋、元、明、清时代关于道德修养的学说,可以归总为三个类型。第一类型为周(敦颐)、张(载)、程(颢、颐)、朱(熹)的修养学说;第二类型为陆(九渊)、王(守仁)的修养学说;第三类型为颜(元)、李(塨)的修养学说。周、张、程、朱的修养论,是正统理学的观点;陆、王的修养论,是理学别派的观点;顔、李的修养论是反理学的观点。


正统理学兼重“尊德性”与“道问学”,而比较强调“道向学”的重要。陆、王学派专门宣扬“尊德性”。颜、李学派批评理学家专讲心性修养的偏失,强调“习行”,注重在实际活动中进行道德修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