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湘闳字子炎 三闲堂堂主 左右手皆能书能画 自幼酷爱文学与艺术 能歌善舞 能书能画 国画大写意师从何水法先生 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 现为 上海书画院特聘书画师 中国女子书画会会员 台州女子书法家协会主席 其作品追求一画一诗一音律,从女性视觉奔放的诠释了书画的诗意与音律让美感耐人品寻。其作品多次入选获国际国内文化交流展。并多次举办个展由中国美院出版社出版了书画集《子炎墨语》,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即将出版子炎诗画《黑夜如昼》。 《黑夜如昼》 黑夜如昼 思念如诗 你在远方吟咏 太阳 和 月亮 颠倒了日夜 唯一没有颠倒会唱歌的树 你把它种在了白曰与黑夜里 任由它风中生长 【小叙】 朋友好奇问我为何画了这幅画?她说她看到这幅画时感到焦虑,她想给我一个拥抱,让我心安。听了心顿觉温暖万分。 我说这幅画的关键词亦许我想表述:(是压抑,屈张,无助,向往,是深遂,堕入,寻空。) 画就叫《黑夜如昼》,并赋诗一首。 她说,她好喜欢这首诗,只是不忍心看这幅画。 我说:嗨,就像作家写的书。他只是造一个虚空的世界。 《星空下》 以美梦的姿态买断了黎明 黑夜早将我出卖 醒不醒来 都是一个人的荒唐 梦醒烟尘一束起 醉里往来皆千秋 呵呵 梦里方醉 《黑夜如昼》 拔拉着夜的琴弦 却无法成曲 九千里外星辰是天幕的画 两三点莹光跳着火焰不生不灭 问问自己:有天外飞仙么?请带我翱翔…… 国画《粉墨登场戏列》 人生如梦 梦里人生 人生之梦亦或梦中人生 得此景 未必得此时 人生的起起落落是场正上演的精彩 匆匆而过的总是帷幕的拉合 零落的千愁百结留与了谁人品味 一个人的戏台 众人都在上演 戏里你我谁是谁 《僧只律》中记载:“一刹那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如果将时光若干等份下去,最终连时光都虚无了。 而万物枯了又荣,分了又合,散了又聚…… 是谁将我丢在这时空里等待轮回? 喜雨,更喜夜雨,昏盈灯下,备觉温暖入室,此时若再阅本好书,乃甚琼楼玉梦。 突然想起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试想一下,诗人坐于窗前听雨,绵绵思念远方心爱之人,是多么令人温馨的伤怀? 就算没有人儿让你期待,这样岂不更好?刚好可以静心听一场雨,雨打芭蕉叶,瑟瑟和弦音,世间最曼妙的音乐也莫过如此。 夜雨悠长,漫漫雨夜,如若是秋天里的一场夜雨,丝丝凉意沁入泛起刚刚好的温度,不冰不凉不温不燥,恰似你心田里的柔软。真好。 如果一个人在初夏渐热的晴朗白日里,无来由的想起一场秋曰夜雨,她是怎么了?她一定未在当下而神游太虚了……这样亦好。 《舟行云深处》 我仰望了无数次蓝天 阳光闪闪 有盐的味道 与母亲挥了挥手 小舟要启航了 山路有些崎岖 路途有些远 却是必经的方向 总有一天终要明白 这个‘’必然‘’是哲理 母亲的世界像这宝藏丰蕴的山林 把一棵苗孕育得也一树成林 我把其中一棵做成了扁舟一叶 划入世界去旅行 我看见 舟行云深处…… 只是为什么 蓝天里撒了盐的味道 要眸进我的眼 …… 《后记》 万象更新,万物生长。在生命的源泉里,周而复始。像一个完美协调的生命链,无限延续…… 平衡即完美。就像易经里阴阳太极的诠释。所以我常常想,万物一定都在修行平衡的。修行生命的生生不息…… 世间万物都在自己的世界里修行,直到圆满直到放下直到你不是你,我不再是我。 若万物都已修行,人生更应是修行的其中之一。人仅仅像是这浩瀚宇宙里的一微粒,也许连微粒都不是,一切虚无。至少不必急着以实现各种贪欲的方式证明自己存在着。所以,请让禅意的思想穿越身体、时光、宇宙及一切的一切。只有这份意识,这份意识在,无处不在。 我不知道我是否能说明白。不过我认为自己一直在修行。在斟茶喫茶、在吟诗作画提笔停笔间,那是一个小小我的世界里满怀感恩的喜悦。只有在这样的一刹一念一瞬间,切 切实实感知到一花一树一世界的宁静与力量。 我常常站在寺庙的大殿里,静静伫立,只为听禅钟一鸣。尽管我从未进过教堂,聆听福音,但我想万物都在找寻回家的路……我也不例外……亦许,我仅仅用笔墨记录回家的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