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脏是思维的主机……

 石崇鑫图书馆 2017-08-31

   心脏是思维的主机……

    ——思维是灵魂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

        石崇鑫

 中国古代学者曾经有过著名的论断:“心之官则思”,并且在创造的大量的成语中都说明心脏是思维的工具,我们只要点击百度进行搜查,就会发现大量有关“心”字的成语。

“心”字在第一位的成语:

  心安理得 心不在焉 心潮澎湃 心驰神往 心胆俱裂 心恶面善 心烦意乱 心服口服 心腹之患 心甘情愿 心广体胖 心狠手辣 心花怒放 心怀叵测 心慌意乱 心灰意懒 心急如焚 心坚石穿 心惊胆战 心惊肉跳 心口如一 心旷神怡 心劳日拙 心力交瘁 心领神会 心乱如麻 心满意足 心明眼亮 心平气和 心如刀割 心如死灰 心如铁石
心照不宣 心直口快 心中无数 心中有数 心猿意马

      “心”字在第二位的成语:

       诚心诚意 称心如意 痴心妄想 处心积虑 粗心大意 得心应手 腹心之患 勾心斗角 攻心为上 归心如箭 回心转意 江心被漏 匠心独具 匠心独运 尽心竭力 惊心动魄 居心不良 居心叵测 苦心孤诣 苦心经营 狼心狗肺 离心离德 瞒心昧己 扪心自问 呕心沥血 平心而论 平心静气 齐心协力 全心全意 人心不古 人心惶惶 人心所向
人心向背 三心二意 丧心病狂 赏心悦目 死心塌地 随心所欲 贪心不足 提心吊胆 同心同德 痛心疾首 推心置腹 违心而论 问心无愧 洗心革面 心心相印 雄心壮志 虚心下气 野心勃勃 一心一意 忧心忡忡 忧心如焚 真心实意 忠心耿耿 专心致志 冰心雪操 身心交病
     “心”字在第三位的成语:
       别出心裁 动人心弦 费尽心机 福至心灵 鬼迷心窍 见猎心喜 口是心非 蛇蝎心肠 铁石心肠 挖空心思 枉费心机 言为心声 用尽心机 语重心长 胆颤心惊

      “心”字在第四位的成语:

        包藏祸心 别具匠心 别有用心 不得人心 恻隐之心 赤胆忠心 赤子之心 触目惊心 促膝谈心 掉以轻心 独具匠心 蛊惑人心 刻骨铭心 苦口婆心 狼子野心 力不从心 利欲熏心 笼络人心 戮力同心 漫不经心 漠不关心 人面兽心 煞费苦心 深得人心 深入人心 世道人心 万箭攒心 万众一心 无所用心 一见倾心 一片冰心 一片丹心
有口无心 存乎一心 碧血丹心

我们列举这么多关于“心”字的成语,说明古代学者认定了心脏是思维的重要器官,从上面的成语中随意挑选几个出来都能够说明这个问题。

例如“心中有数”,可解释为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注意对情况和问题的了解和掌控都是依靠的心脏,所以才会做到心中有数。

“居心不良”,指内心存在着恶意与阴谋。注意恶毒的意识和经过策划的阴谋是存在在内心深处的。

“别出心裁”表示与众不同的新观念或办法。用来形容诗文、美术、建筑等的构思设想独具一格,与众不同。注意别出心裁这种创新型思维,它的构思是出自心脏器官的。

“刻骨铭心”刻骨铭心 释义为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出自 ·李白《上安州李长史书》:“深荷王公之德,铭刻心骨。”

注意铭心,很明显是说、深刻的记忆在心脏这个部位。

        然而,曾几何时自从大脑被西方学者解剖以后,现代科学就一直认定大脑才是思维的工具,中国古代学者的智慧被完全的否定了。人们在谈到大脑与心脏谁是思维的器官,中外许多学者,包括许多医生在内,都会肯定地回答,当然是大脑了。时至今日,大脑思维的机制是什么?大脑工作的原理是什么?都没有搞清楚,凭什么就说人的思维靠大脑?在认定大脑是思维的工具的大潮中,笔者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正确与否,并在相当长的时期以内也曾附和了这种认识。笔者在自己业余的随笔写作《无理数是可以理清的》一文中,曾议论到我们知道,在语言学中,有一些词汇或成语,它的本义与它的实际情况并不相符,可以说是语言学上的一种“冤假错案”。但是,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人们还是坚持原来的使用方法,并没有刻意去更改它。例如,我们频繁使用的一些词汇和成语“心算”、“用心思考”、“计上心来”、“心机很重”,等等。具有现代科学知识的人谁都知道,思考问题、计算数字、谋划策略使用的是大脑,而不是心脏。但是由于这些词汇和成语,人们长期使用习惯了,谁都知道说的是什么意思,如果刻意去更改它,反而十分麻烦,不如大家约定俗成,将就使用,顺其自然算了。 

        其实西方学者否定中国古代学者的智慧,“心脏”与“大脑”谁是思维的器官这个问题并不是首例,西方学者对中国的经络学说也是在他们做了解剖手术后,认为从解剖学的观点来看,经络是不存在的。可是他们完全不了解经络学说运行的原理是一种生物波在人体内所经过的最佳和最简捷的运行通道,生物波通过解剖学能用肉眼看见吗?生物波既然用肉眼看不见,当然通过解剖人体,也不会看见人体的经络,但是看不见不等于不存在,这就是西方学者的片面认识。

其实西方学者自己对心脏的研究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心脏确实具有感知、感觉、认知、意识、记忆,甚至判断和决断的功能。

1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受自然科学的影响,在 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对各种人群的人的心理现象进行大规模的观察、调研和统计,并在人类史上第一次创立了科学心理学”。以后“心理学”就越研究越深入,各类学者延伸拓展,把整个“心理学”分得越来越细。注意这里所命名的是“心理学”,而不是“脑理学”。

我们再来审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范围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心理学”的定义: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19世纪末, 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到了20世纪中期,心理学才有了相对统一的定义。

注意定义里的用语:行为与心理活动有关。

心理学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 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注意红色下划线,我们将在后面着重讨论这个问题)

“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的心理过程

1) 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指一个人心理现象的动态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反映正常个体心理现象的共同性一面。

认识过程即认知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适用的心理过程。它主要包括感知觉、思维、记忆等。

情感过程是个体在实践活动中对事物的态度的 体验。

意志过程是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并根据目的 调节支配自身的行动,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注意下划线中所提到的认识、认知、对认知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知觉、思维、记忆、情感等词语都与心理活动有关)

以上三种过程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个体有机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三个不同方面。

我们再来看“心理学”对意识的解释

意识(consciousness)是指现时正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例如,我们在进行记忆活动时,能觉知记忆活动的目的、记忆的对象、采用的记忆方法、达到的记忆效果,甚至能觉知自己的记忆特点、改变记忆策略等,这样的记忆活动处于意识状态。从意识对象上可以把其分为:

客体意识,指个人对于周围世界的意识

自我意识,指个人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关系的意识

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为记忆现象,后者为 元记忆matememory)现象。

(2) 无意识(unconsciousness)是指现时未被个人觉知到的心理现象。以记忆为例,有时我们并没有某方面内容的记忆目的,也没有想着要记住它,却在不知不觉中记住了,甚至还很牢固。有时自己也不知道从哪里获得的以及是否有某方面的记忆。在记忆心理学中,前者是无意识记忆,后者是 内隐记忆(注意下划线标明记忆与心理有关)

我们再来看看细分后的“心理学”研究的内容:

发展心理学:研究人从胎儿出生到年老死亡的成长和发展的全过程。

学习心理学:探索人是如何发展成为如今的状态。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学习发生过程和原因。

人格心理学:关注包括人格特征、动机和个体差异。

感觉与知觉心理学:研究人类怎样感知周围世界,如正在研究人类是如何识别面孔的。

比较心理学:研究和比较不同种系的动物行为。

生理心理学:研究行为与生理过程之间的关系,特别是神经系统的活动。

认知心理学:主要研究思维问题,试图了解推理、问题解决、记忆及其他心理过程与人类行为的关系。

性别心理学:研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差异,探索生理因素、儿童扶养过程、教育、社会刻版印象等各种因素对性别差异的影响。

社会心理学:研究涉及 态度、说服、 骚乱、 顺从、 领导行为、 种族歧视、 友谊、婚恋等问题。

文化心理学:研究文化对人类行为的作用。

进化心理学:研究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各种进化方式对行为的影响。如男性与女性之间的配偶选择方式。

临床心理学:主要研究 心理健康和 心理疾病。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行为心理学:研究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变化的各种身体反应的组合

犯罪心理学: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注意下划线中只有一处显示了思维的生理活动与神经系统有关)

在上面诸多文字对“心理学的研究中”,只有一处关于生理的研究提到与神经系统有关,可见西方的“心理学”在很大的程度上都肯定了感觉、认知、意识、认识、记忆、思维这一类与意识活动有关的词语都与人的心理活动有关,更准确地说与人的心脏有关。

写到这里,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那你说思维的器官究竟是心脏还是大脑?

科学发展到今天,综合各种现存的资料,我们完全可以大胆地提出新的观点,心脏与大脑都与思维有关,但思维的主机(主要器官)却是心脏,大脑的作用也很重要,它主要是起了信息接收器(相当于电子产品中的雷达)、信息处理器、信息存储器和荧屏显示器的功能作用。如果从生物物理学的角度上给思维下个定义:思维是灵魂(生物场)运行的一种特殊形式。

为了深入探讨思维与灵魂有关的这个定义,我们要回顾一下我们之前曾经讨论过的灵魂,我们在多篇文章中反复强调,人的灵魂就是人的生物场。生物场则是物理波进入人体内连续运行时所形成的一种立方形态。而物理波是二维或二维以下的物质,物理波在人体内不是只有电磁波这类物质,光波、声波、味波、温波、电磁波等都是物理波,这些波在连续运行时形成了一种复式的立方形态,即复式生物物理场,这就是人的灵魂。这些生物物理波不仅具有动能的能量,这些物理波还带有智能的信息。

为了方便文字叙述而又深入讨论灵魂是怎样进行思维的,我们有必要引入一些新的概念:

灵魂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生物波。

灵魂智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智能的生物波。

灵魂动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动能的生物波。

灵魂智光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智能的生物光波,简称智光元。

灵魂智声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智能的生物声波,简称智声元。

灵魂智味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智能的生物味波,简称智味元。

灵魂智温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智能的生物热斥力线或冷吸引力线,简称智温元。

灵魂智电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智能的生物电波,简称智电元。

灵魂智磁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智能的生物磁力线,简称智磁元。

灵魂动光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动能的生物光波,简称动光元。

灵魂动声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动能的生物声波,简称动声元。

灵魂动味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动能的生物味波,简称动味元。

灵魂动温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动能的生物热斥力线或冷吸引力线,简称动温元。

灵魂动电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动能的生物电波,简称动电元。

灵魂动磁元——指在人体内一条运行的带有动能的生物磁力线,简称动磁元。

对于人体接收的不明生物波带来的信息,我们可以暂定为灵魂N元。

上面介绍的灵魂的这些基本元素,事实上当灵魂在人体运行的过程中,灵魂元往往是以综合的、复式的结构出现,对于这种复式的结构,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之为灵魂复式元。另外,灵魂元靠近心脏的部分,对心脏具有极强的依附性,这部分灵魂元是灵魂的核心部分,对这部分灵魂元,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灵魂核心元。

       现在我们先来讨论大脑与思维的关系。

 大脑在同外界交流信息时通过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接收大量的外界信息,这些外界信息以生物波的形式进入人体内形成了人体内的各种灵魂元。其中眼睛接收光波带来的各种信息,耳朵接收声波带来的各种信息,鼻子接收味波带来的各种信息,嘴巴除了通过味蕾接收食品各种味道以外,还主要通过语言同外界进行各种交换,获得各种信息。除了以上几种感官以外,另外皮肤(例如用手触摸)也能接收外界各种信息,包括热、冷、电、磁、等等。眼睛、耳朵、鼻子、嘴巴、皮肤接收的各种信息,不会永远停留在视网膜、耳膜、鼻粘膜、味蕾和浅表皮肤层面上,视网膜、耳膜、鼻粘膜、味蕾和皮肤串联着各种各样的神经,它们接收的外界信息会通过这些神经首先传递到大脑,其中有一部分会留在大脑内,由大脑的存储器将这些信息备份存储起来。另外一部分它们还会通过大脑连接的其它若干条神经和若干条血管将各种信息进一步传达到身体的其他部位,从而形成人体内的灵魂光元、灵魂声元、灵魂味元、灵魂温元、灵魂电元和灵魂磁元等等。

我们看到,大脑在这里起到的作用相当于雷达的作用,眼睛、耳朵、鼻子、嘴巴(舌头),皮肤在这里起到的作用就是天线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具体讨论这个问题。

关于思维,这个词汇最初应该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思维包括最初的感知、感觉,和以后对感知感觉的深化——认知、意识,记忆,回忆,等等。如果细分,感知、感觉是灵魂元运行的初级阶段,认知、意识、记忆、回忆是灵魂元运行的中级阶段,而思维是灵魂元运行的高级阶段。思维实际上是意识重组的一个过程,包括灵魂元的重新排列组合和编码等一整套程序过程。这其中感知、感觉、意识,记忆、回忆,意识重组包括重新排列组合和编码原本都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但思维是具有生命现象的生物体其中又特别是具有生命现象的人(因为动物也具有生命,也具有思维能力,所以,以下讨论中如无特别声明,我们讨论的思维都以具有生命现象的人为例)来实现的,因此思维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应该属于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物理学的范畴。在社会科学中,思维被解释为精神形态类词汇,但如果从生物物理学出发,思维应该属于某种物质运动的特定现象。那么思维究竟是什么呢?综合现代科学各方面的知识,我们可以给思维下一个这样的定义:思维是生命体类的智能生物波在生命体内信息传导运行过程中重新组合的一种特殊形态,就是说思维的本质是智能生物波运行时存在的一种形式。注意:思维与生物波有关,而生物波在连续运行是会在所运行的空间范围呈现一种立方形态,即生物场的场积形态,而这个生物场的场积形态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的灵魂或魂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思维的本质是灵魂运行时的一种特殊形式。换句话说,灵魂是思维的主角,人体的其它器官在思维时都是配合灵魂的。下面我们来具体论证这个问题。

 在论证之前,我们有必要再重复一下人体内的各种生物波。通过眼睛同外界交换的光波可称为生物光波,到了体内,就是灵魂光元;通过耳朵接收的外界的声音和通过嘴巴发出的同外界交换的声音可称为生物声波,这些声波在体内,就是灵魂声元;通过鼻子接收的味波可称为生物味波,到了体内,就是灵魂味元;通过皮肤触摸或传导到外界的温波(热与冷)、电波、磁力线可称为生物温波、生物电波、生物引力波等等,在体内,就是灵魂温元,灵魂电元,灵魂磁元,等等。

       这些生物波在人体内连续运行时形成的立方形态叫生物场,亦即人们常称之为的灵魂,因此灵魂是一种复式的综合形态的生物场,换句话说,灵魂由复式的灵魂元构成。灵魂元按对人体的作用上区分可以分为智能类和动能类两大类别,分别为灵魂智元与灵魂动元。其中灵魂智元活跃于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而灵魂动元活跃于人体的各大经络系统。作为生物波的灵魂元是随时运动着的一种特殊物质,因此除了神经系统和经络系统,生物波在其它地方也会有活动,可以这样说人体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点位,甚至超越人体皮肤毛发以外的地方,都是它的活动范围,比如灵魂味元,只要是人曾经走过的地方,就会留下这个人灵魂味元的痕迹,以至于这个人离开某一点以后很久,一些经过训练的警犬都能嗅出这个人的痕迹。在这里,我们想要强调的是灵魂元在人体内有很多传导路径。

为了说明人体的每一个点位都能传导作为生物波的灵魂元,为了说明心血管循环系统也是灵魂元运行的一条重要路径,我们先来看一组实验,实验者为甲,被实验者为乙。实验内容如下:

一是甲使用针头刺激乙人体的一个神经末梢点位,乙人体会有剧痛的反应;

二是甲使用针头刺激乙人体的血管的一个点位,乙人体也会有疼痛的反应,但疼痛感不如刺激神经末梢那么剧烈,抽出针头后的被刺激的点位会流出少量的血液;

三是甲使用针头刺激乙人体皮肤下面的一个肌肉组织细胞的点位,乙人体会有比较轻微的疼痛感;

四是甲使用银针扎在乙人体经络的一个穴位上,乙在被扎的地方会有疼痛和肿胀的感觉;

五是甲用手触摸乙的头顶的毛发或脚指,乙人体也会有被触摸的反应,甲剪断乙的一根毛发或乙的一点指甲,乙没有疼痛感,甲触摸乙被剪断的毛发和指甲,乙也没有被触摸的感觉,甲触摸乙未被剪断的毛发和指甲部分,乙有被触摸的感觉。

通过这组实验,我们会得出以下一些重要的结论:

1、人体的每一个点位包括毛发和指甲都能感知来自外界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人体的每一个点位都可以成为信息(信息可以来自体外,也可以来自体内)的采集点。再换句话说人体的感觉器官绝对不止是单一的神经系统,人体对来自体内外各种信息的感知、感觉,认知,意识及其深化后的判断、决断也绝对不是只靠中枢神经系统一家独立完成的。

2、体内外信息的传递靠的是一种物理波,物理波进入身体内部以后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人体的生物波,即前面所说的灵魂元,当然人体灵魂元主要的还不是靠接收外界的物理波产生的,而是依靠自身的各种器官特别是心脏生成的。只要生命没有中断,灵魂元就会在体内不停顿地运行,多条灵魂元在体内连续运行时会形成复式的灵魂复式元形态,而这个复式的灵魂元的场积构成了人们常说的灵魂(或魂魄)。

        3、作为人体生物场的灵魂,它的重要构件要素是各个种类的灵魂元,包括灵魂光元、灵魂声元、灵魂味元、灵魂电元,灵魂温元(热斥力线和冷吸引力线),灵魂磁元,等等。灵魂元在人体内运行时有几条重要的路径:其一是有专属载体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髓质作为介质的运行路径,其二也是有专属载体的心血管循环系统里的血液作为介质的运行路径,其三是没有专属载体而在不同介质中自然而然并且见缝就钻的经络循环的运行路径,其四是既不走专属载体的道路也不走经络路径而是抄近路的运行路径。我们在以往讨论的文章中曾经强调过,作为智能性的生物波的灵魂智元活跃于神经系统,作为动能性的生物波的灵魂动元活跃于经络系统,当然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灵魂智元只在神经系统里运行,灵魂动元只在经络系统中运行。灵魂元的运行路径没有那么严格,但是却有侧重,灵魂智元侧重于运行神经系统的路径,但不排除该灵魂元也具有动能的能量;灵魂动元侧重于运行经络系统的路径,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智能的灵性。在心血管循环系统运行的灵魂元的智能与动能性能则兼而有之并比较平均,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将在后面着重进行探讨。除了前三种运行路径之外的第四种运行路径可以说是灵魂元运行过程中的补充路径,这条补充路径的作用也不可小窥。举例来说,前面谈到的甲触摸乙的毛发或指甲,乙也能感知感觉到,这种感知感觉依靠的仍然是生物波的传递,但是毛发和指甲上并没有神经,也没有血管,更没有经络,然而乙何以能够感知感觉,在这里灵魂元走的就是补充路径。

       4、灵魂元在人体内传导最快的是神经系统,其次是心血管循环系统,再其次是人体的经络系统,再其次是人体的其他肌肉细胞组织,最后是人体的毛发和指甲。从前面的试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甲分别刺激乙的神经、血管、穴位、细胞(或肌肉组织)、毛发或指甲时,前四者都有疼痛感,但程度不一,其中刺激神经痛感最强,刺激血管次之,刺激穴位,再次之,唯有毛发与指甲没有疼痛感,但却有感知感觉。请注意以上的讨论,所有被刺激的地方,都有感知感觉的功能,只是感知感觉的程度的不同而已,这一现象说明人体中的每一点,都是信息的采集点,都能采集并传导智能的信息。这就是灵魂——人的生物场一个特有的作用。

如果实验能够进一步,即每一个实验后面增设血压、血流、血速的测定,我们还会发现如果使用针尖类的东西刺激人体的每一个部位,被实验者都会出现精神紧张的反应,这种精神紧张的反应表现为心跳加快,血压增高,血流加速上面,这些重要的细节说明一个极其重大的问题,人体的感知、感觉、认知、意识以及由此深化产生的思维真的与心脏有关。如果再联系到实验时,人体的其它脏腑器官都会相应地程度不同的作出某种反应,则说明思维与人体的其它器官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关系。

5、作为灵魂的重要构件灵魂元在人体内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一般地说灵魂元在正常运行时,是有序的,是会不断重复的,是会在重复过程中反复复制、重新组合的,因为灵魂元中有光波、声波、味波等各种形态,它们有的是可视态,有的是可听态,所以它们在重组过程中会以一些图案,一些声音,甚至一些经过编码的文字形态表现出来,当这些经过重组的灵魂元通过中枢神经系统进入大脑以后,再经过大脑的这个处理器的反复处理,最后就会通过大脑的荧屏显示器展示出来。反之,如果灵魂元运行不正常,那么它在重组的过程中会呈现出无序的状态,而通过大脑显示器显示的图案,声音等都会是凌乱的。

下面,我们开始来讨论心脏的问题:

一、心脏具有感知感觉的功能,它不仅能感知疼痛,心脏通过连接全身的各条血管包括毛细血管和大脑神经中的血管,还能传导和交流智能生物波带来的各种信息,我们说它能感知疼痛,例如“十指连心”这个成语,刺激手指,心脏会有比较紧张的反应。事实上,心脏的感知功能远远不是仅仅能感觉疼痛那么简单。如果在人体周围设置一些重大的事件,例如特别高兴的事件,令人惊恐万分的事件,令人忧心忡忡的事件,令人难以忍受的事件,心脏的反应都一定会是异常强烈的。此时测定该人体的血压,血流、心电图都会有显著的变化,如果受试者是一个体弱多病的人,那么甚至不能保证受试者的生命安然无恙。

二、心脏是人体的两个中心之一,这是根据中国古典易经和太极图推导出的并从人体实际状况出发分析得出的理论。人体的两个中心一个以看得见的物质为中心,即心脏,它在人体的一个0.618处,另一个以看不见的物质为中心,即丹田,它在人体的另一个0.618处,这两个人体的中心都是人体在进化过程中按照最佳演绎规律来配置的。两者之间是对立统一的,同时两者之间又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即相辅相成的关系。把人体看成一个小宇宙,心脏这个中心就像一个小白洞,它是太极图里那个白色小圆圈,即人体明物质部分的中心,它不仅能生产血液,还能生产大批量的作为暗物质生物波的灵魂元,对原有的灵魂系统不断进行补充与加强,换句话说心脏是灵魂元材料的生产基地;而丹田这个中心就像一个小黑洞,它是太极图里那个黑色的小圆圈,它是灵魂动力部分(或曰体魄部分)的中心,即人体暗物质部分的中心,它不仅每天通过胃脏、小肠、大肠吸引大批量的食物和水分(带来或可转化为能量)进入这个区域,然后进一步搅拌加工后变成具有能量性能的灵魂元,(一部分废渣通过膀胱和肛门排出体外,另外一部分经过加工后的食物和水分与新的生物波相结合)还能制造出一些新的物质,如精液、卵子、新生儿等。

三、心脏这个中心,在不断泵出泵进血液的同时,还会发射或吸进大量的灵魂智元和灵魂动元一类的物质,这些线性类和波类物质会通过血液这个载体在人体内进行传导。例如,心脏在泵出泵进血液的同时能生产灵魂智光源、灵魂智声元、灵魂智温元、灵魂智味元,灵魂智电元、灵魂智磁元,等等,而心脏泵出的血液又会把这些波状物质带向人体的五脏六腑、中枢神经系统及身体的其它各个部位,而心脏泵进的血液会通过灵魂元把人体除心脏以外的各种信息带回心脏本身。

  灵魂可以通过眼耳鼻口身(主要是皮肤)从外部接收物理波来增强,也可以通过内部各种器官散发各类生物波来增强,但心脏是灵魂有动力、有灵性的发动机,是灵魂存在的决定性因素,根本性因素。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心脏与灵魂的关系:心脏就像一部发电机,当它运行发电时,它的血液通过血管特别是毛细血管会流向全身,在它的周围,由于血液中血红素含有铁的元素,所以整个循环系统会产生巨大的“磁场”,这个“磁场”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灵魂核心元,因此心脏对灵魂具有极强的吸附作用,而灵魂对于心脏也具有极强的依附性。当然,我们在这里引用的“磁场”只是一个比喻,事实上,这个“场”里面,不仅仅是有磁,还有光、声、味、温、电等等。此外心脏在后天制造、补充、加强、维护、巩固灵魂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主机作用,心脏如果停止跳动,从而也会停止它的强大的吸附功能,作为生物场的人体灵魂将会很快散失。因为作为人体生物场的人的灵魂在运行过程中随时会部分散失到体外,所以血液中新生的这一部分生物波就会不断补充,加强和更新人的灵魂。当心脏由于某种原因受损、衰竭时,心脏的吸附功能也相应减弱,反过来说,灵魂的依附能力也会减弱,灵魂的智能和动能都会减弱。就是说,心脏是吸附灵魂的“主心骨”,当心脏停止跳动时,灵魂缺了作为依靠的“主心骨”会很快散失。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人们常常用具有红外功能的摄像机拍摄到频临死亡的人的灵魂出窍的镜头(即生物场与生物体分离的现象)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个问题涉及作为生物波的灵魂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可视态的问题,我们将在其它文章里进行探讨)。

     四、虽然心脏输送的血液传导灵魂元的能力不及神经髓质高效快速,但血液这个载体在心脏的指挥下担负着更为重要的任务,既要向中枢神经系统交换灵魂智元,又要向人体的经络系统交换灵魂动元,就是说血液传导的灵魂元兼有智能与动能的作用,血液流向哪里,就会一是把能量带向哪里,二是把心脏的指令带向哪里。例如脚要跑步,心脏通过血液中的灵魂元向中枢神经系统发出指令,指导灵魂智元向脚上的神经快速地传导智能的信息,同时还向脚输送的血液带去具有灵魂动元的能量,并促使脚起步、抬腿、迈步、加速、……

     五、除此之外,血液传导的生物波还要在心脏的指挥下向其它脏腑器官传达出各种指令,例如向肺脏供应血液的同时也顺便发出灵魂智元的指令,肺脏接收了血液带来的灵魂动元的能量和发声的指令,肺脏调节好气息和能量就能让灵魂智声元先是从肺脏,然后是气管,然后是喉头,然后是口腔发出声音,这就是古人讲的“肺腑之言”,可见肺脏在这里起到了发声的驱动器的作用,可见肺脏也与人的思维有关,至少在使用语言同外界进行交流时,它承担了特别重要的任务。一个肺功能不健全的病人,说话会显得明显的上气不接下气;一个肺功能健全的人,说话就会显得中气十足。另外心脏还可以向肝脏,向肾脏供血,并借血液带去的灵魂元向肝脏、和肾脏发出指令,让肝脏和肾脏也起到驱动器的作用,最终让人在思维过程中变得耳聪目明,古人讲的“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关于各大脏腑器官和思维有关,与古人讲的人的七情六欲和脏腑有关是一致的。中国古代学者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六、人体中与心脏相邻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器官,就是脾脏,大家知道脾脏具有储藏血液的功能,心脏在运行过程中生产出大批量的新鲜血液需要存储起来,脾脏就起到这个作用,存储血液,实际上也就存储了大批量的带有智能和动能性能的灵魂元,也就是灵魂的备用性物质。在这些备用性物质里,既然又有智能性的东西,那么被存储的这部分物质理所当然也具有一定的记忆功能,因此心脏的记忆功能依靠的是脾脏,当然脾脏的记忆能力与大脑的记忆能力相比较要逊色一些。因为大脑的材质比起血液的材质在显示记忆功能的特效上要更加稳定一些,但我们还是不能否定脾脏具有一定的记忆功能。大家知道化学元素中,锌和(单晶)硅都有一定的记忆功能,所以灵魂元在运行过程中,只要是人体中遇到具有记忆元素的地方,都可以储藏一定的信息。有人说,脾脏是灵魂的藏身之地,说的就是脾脏的储藏血液并连带储藏灵魂元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对人的思维从生物物理学的角度上是如何进行的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可以大体归纳如下:“心之官则思”没有错,人体的思维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心脏是思维的主机,是思维的指挥系统,各大脏腑是思维的驱动器,大脑是人体的探测器(相当于雷达),信息处理器,数据计算器,荧屏显示器,人体的每一个点位都是信息的采集点,感知感觉是灵魂运行的一种初级形态,思维的本质是灵魂运行的一种高级形态。

思维是若干有关联的灵魂智元进行的重组活动,重组活动可以在心脏的部位进行,也可以在大脑中进行,甚至还可以在身体的任意一个有关联的地方进行。例如,当一个蚊虫叮咬人体的脚趾时,被叮咬的脚趾这个部位会发生瘙痒的感觉,灵魂元就会从此处采集并向有关部位传达信息,信息传达到眼睛,相关联的眼睛发出的灵魂元就会关注这一部位,信息传达到手掌,相关联的手掌在灵魂元的引导下就会自发地拍向蚊虫。

该文根据书稿“《灵魂学》第六章灵魂与思维”改编整理而成。

                                                                       0一七年八月三十 一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