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10期】祝允明行草: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

 cxag 2017-08-31

祝允明与唐寅、文征明徐祯卿齐名,是吴中四大才子之一。自幼勤奋苦学,苦练书法,功底扎实。其书法集各家之所长,在明朝独领风骚,其狂草被誉为“明朝第一”,祝允明与文征明、王宠并称为“明中期书法三大家”。王世贞曾评价到“天下书法归吾吴,祝京兆允明为最”。

祝允明吸取楷书大家褚遂良、赵梦頫书法之精髓,习二王行书之神韵,扬唐怀素草书之气势,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他的书法之路开始于外祖父徐有贞,再加上其岳父弘治朝太仆少卿李应祯的教导,祝允明耳濡目染、勤奋苦练,在吴中四大才子中,书法艺术最为突出。

祝允明年幼时,跟随外祖父徐有贞学习,外祖父在乡里德高望重,经常有人请他作墓志铭,因此除了外祖父以外,祝枝山接触到了很多人,长年耳濡目染,再加上祖父祝灏的悉心教导,5岁时就变现出了常人所不能及之才。青年时发奋苦学,想要和他的长辈一样求取功名,立志和他的长辈一样成为一代文豪,他严格按照前辈的教导,扎扎实实的下功夫,他把读书和写字结合起来学习,董其昌评价他的字为“绵里铁”。

祝允明为人洒脱,放荡不羁,好游山水而不拘小节,与唐寅、文征明、沈周等名士都是是甚好的朋友,只是仕途坎坷。33岁才中得举人,50岁后仍未被录用,焦躁难耐,常常借酒浇愁;55五岁任广东惠州府兴宁县知县,励精图治,施展计谋,令民风不淳的兴宁县有很大改观;63岁任京兆应天府通判,无奈官场黑暗,不堪忍受,借病辞官回乡。

祝允明为人仗义,与唐伯虎私交甚好。在其37岁时,规劝唐寅读书求仕,不过天意弄人,在唐寅考得解元次年,因作弊案被牵连,终身不得入仕。二人便同病相怜,互相安慰。64岁时,唐寅去世,祝枝山悲伤不已,写《哭子畏》二首,字里行间流露出悲痛怜惜之情。

祝枝山行书书札一通,致云溪(24.5CMx14CM)释文:

乡间一友在舍,耽于雅操,乞抱琴一过之荷。允明顿首。云溪先生足下。

祝枝山草书诗(129.4CMx28.8CM)释文:

骏马骄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车,美人一笑褰泪箔,遥指红楼是妾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