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是国家的副总统,却被绞死而终,临死前说:想跟萨达姆埋在一起

 zezdjdq 2017-08-31

伊拉克有悠久的历史,两河流域是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4700年就出现了城邦国家,美索不达米亚的北部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曾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但是,如今伊拉克的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并不是阿摩利人,文化也完全不同。

在伊拉克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伊拉克人忌讳左手传递东西或食物,他们视左手为肮脏之手,习惯以右手抓饭入口,认为用肮脏之手来传递东西或食物,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污辱。

伊拉克成为世界焦点不过就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近几十年来,该国内政权交替动荡,国民生活水平日渐下跌,实在是苦不堪言,两次战争更是将民众逼到了尽头。如今的伊拉克,再也不见往日的欢声笑语,到处是一片苍凉,战争的废墟随处可见,孩子们天真的脸上失去了笑容。

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源头,与其说是美国人的侵略,莫不如说是当局者的罪过。美国虽然对伊拉克的资源垂涎欲滴,但是,如果伊拉克内部果真铁板一块,国民上下团结一心,那么,老美就算是想找借口发动战争也要费一番功夫。事实却截然相反,伊拉克内部矛盾冲突剧烈,民众和政府离心离德,何况还有很多反对派虎视眈眈。这样的国家,内忧外患交迫而来,民众怎么可能会安稳。

然而,伊拉克的两位总统根本就不曾检讨过自己的过失。他们从始至终都认为,权力的颠覆完全是野心家和美国人的阴谋。诚然,萨达姆政权的破灭与他们脱不了干系,但是,真正的原因恐怕还在当权者的身上。萨达姆在国内实施的是独裁政治,而他的副总统塔哈·亚辛·拉马丹(原名塔哈·杰兹拉维)更是他的忠实捧哏,他出生于1938年,与萨达姆年龄相仿。

两人很早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拉马丹出身军校,以后加入了政府成为了一名军官。但是,在这期间,他屡屡参加革命,最终被开出了军队。当然,在这之前,他就和萨达姆成为了相识,因为两人的政见一致,所以他们两个成了要好的伙伴。

1968年,这一年拉马丹刚刚三十岁。他处于自己人生的壮年,时值政变成功,拉马丹借着这股东风一路狂飙,直上青云。当然,他的老伙伴萨达姆也没有闲着,萨达姆与拉马丹年龄相仿,他也是个精明的政治家,仅用了十一年的时间,萨达姆就成功出任总统,拉马丹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他的左膀右臂。

拉马丹对萨达姆非常忠心,凡是萨达姆的命令,他几乎都是一折不扣的执行。对待那些心怀不轨的反对派,拉马丹采取的也都是狠辣的手段。因为这些事情,人们还送给了她一个外号--"萨达姆指节"。萨达姆的独裁政权腐败之风盛行,从上到下的官员们大多都赚得盆满钵满,所以大都是大腹便便、脑满肥肠。

然而这样的官员形象毕竟有损国家体面,尤其是战争期间,民众很难相信这样的官员能够带他们走向胜利。

两伊战争爆发以后,萨达姆便开始在这方面动脑筋了,他命令官员们全部减肥。当然了,那些养尊处优的官老爷们肯定不会浪费力气在减肥上面。无可奈何之下,萨达姆给他们都制定了减肥目标,身为萨达姆的忠实下属,拉马丹在执行总统命令时不遗余力,仅仅用了一个月就减掉了54斤!

当然,拉马丹并不是只会拍萨达姆的马屁,他本人的能力也非常出色,在副总统的任上,拉马丹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萨达姆看管国家的经济。而拉马丹的确做的很出色,他对权力没有很深的欲望,而对于经济方面,在他的带领下,伊拉克能够组织起来抵抗国际社会的经济制裁,从工作难度来看,拉马丹的能力可见一斑。

而且,拉马丹还是个坚定的反美斗士,不论在什么场合,他都表现出了对美国政府的厌恶。面对美国的指责,拉马丹从来不加以颜色,总是加倍奉还。他甚至轻蔑的将布什总统称呼为罪犯,而且还邀斗美国的副总统。他甚至还说:"美国人拥有可以一次炸死我们500人的炸弹,但是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的一名殉难英雄能够换取5000敌人的性命。"

当然,从这些行为就能够看出来,这个人的确没有多少政治头脑,或者说他表现的丝毫不像成熟的政客。

对于美国想要侵略伊拉克的想法,拉马丹始终都明白。但是,是他即使面对美国这样的庞然大物,他也丝毫不犯怵,甚至还直面呛声,甚至扬言:要将敢于侵略伊拉克的美军全部送去地狱。但是事与愿违,美军还是太过强大,最终攻破了伊拉克的防线,将总统和副总统全部抓获,并且还处以绞刑。

但是,忠心耿耿的拉马丹最后一个愿望竟然是死后和萨达姆长眠在一起。他们两个生前就在一起合作,关系非常好,死也死在了一起,这样的遗愿也不免令人唏嘘。

塔哈·亚辛·拉马丹死后,他的儿子艾哈迈德·拉马丹向卡塔尔半岛电视台证实了父亲的死讯,并谴责说:"这不是行刑,这是一场政治暗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