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收藏!潮剧头饰的四大分类!戏迷必看

 风吟楼 2017-08-31


潮剧,以优美动听的唱腔音乐及独特的表演形式,融合成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而享誉海内外。是潮汕文化的重要传承载体,是具有明显代表性的地方剧种,这个有着近六百年历史的剧种,其文化底蕴之深,艺术积淀之厚,其艺术价值不可轻视,有着联结海内外乡梓情谊精神纽带的社会价值,有南国奇葩的美誉,是中国十大剧种之一,可是在服饰,头盔方面却是一个弱势,现在在外面想找一些比较系统化介绍潮剧服饰,头盔的书籍是无法找到的,书店,网上能买到是都是京剧的资料书籍,很多年轻人想了解潮剧服饰,头盔,却无从入手。今天某就来大胆讲讲潮剧头盔。


潮剧头盔可根据式样和装饰不同划分,和京剧一样可分为:盔,冠,巾,帽。


四大类:


:用厚纸板贴绸缎布或加油漆制成,多用于武人装扮,金貂,帝盔除外。


:是圆或半圆的圈子,以加不加绸缎布饰面分别贵贱,贵人戴的都很华丽,如小珠盘冠,太子蕾冠,凤冠,武凤冠等,社会底层人物戴的则很简朴如:草帽圈等。


:一般薄纸板贴绸缎制成,可以折叠,方便保管,又分有加绣和无加绣,有加绣的代表高贵点如:风流巾,公子巾等,没绣的形容社会底层如:扫帚巾,秀才巾等。


:用厚纸板贴绸缎或用油漆画纹饰制成,装饰比盔简单,大多是以素为主,贴布的如:乌纱,方丈帽等,用油漆画纹理的如:中军帽等。



潮剧盔箱制是历代潮剧艺人和工艺师们不断创造的成果,是他们的智慧,技巧和艺术的结晶,具有潮剧独特风格的头盔有:射箭眼,绣状元帽,珠笠解元巾,桃叶冠,痴哥转,等,建国以来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头盔有:满天星,学士巾,时迁巾等。随着剧目的创新和增加,个别剧目为了追求真实感,头盔也增加了元代和清代的一些特有的头盔,如罟罟冠,旗人头等等


在同一出戏里,皇帝可以戴秦汉的礼帽(珠盘),奸相可以戴春秋战国的粱冠(射箭眼),忠臣良相就戴宋代的长脚朴头(金貂),知府戴明代的乌纱(方匙乌纱),学士戴唐代的学士巾,这是戏曲舞台的上约定而成的盔箱制,大可不必深究。



射箭眼:

帽顶有个缺口,形似成垛的箭眼而故名。由秦汉的“梁冠”演变而来,戏中反角的国丈,太师就戴这个,如《辩本》中的庞洪。



珠笠解元巾:

古式学士巾,为解元上京赴考时所戴的帽子,帽顶罩着一个穿珠坠圆笠。如《庵堂会》的徐元宰



桃叶冠:

桃叶冠即“道姑冠”冠顶制一个镂空的雕花贴金的“复碗罩”帽后有精致的蝴蝶坠或连花坠,两边有绣上八宝的布飘带。如《巡按审母》中的柳玉婷,《妙嫦追舟》中的陈妙嫦



痴哥转:

是孩童戴的帽圈,和京剧的“孩子发”头套的作用相同,但装饰性更强。如《八仙闹海》的蓝彩和



  潮剧舞台上的演出从先秦到明代各朝代人物的头盔有一百多式左右就基本能满足了。如要更全面的,像京剧据说大约有五百式。


当然近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欣赏要求提高,潮剧的头盔也在不断完善增加,像广东潮剧院有些戏出采用了一些专用的头盔,但一些市县级的剧团相对会少点,私人剧团排的戏出较少还有就是资金问题,没法去购置那么多的头盔,所以私人剧团的头盔会更少。



 戏迷正在关注

潮剧小品: 吴殿祥潮剧小品集→点此进入

潮汕夏雨来小品 秀才吃朥饼点此进入

潮汕陈四文讲古:夏雨来之肉味钱声点此进入

分享|失传潮汕童谣31条,终于找到了!→点此进入

潮州本土原创动漫《韩愈在潮州》→点此进入


编辑:小卫


战略合作:韩山师范学院   环球潮人网

发送“姚璇秋、张长城、陈学希、孙小华”等关键词查看对应的人物信息

发送“背解红罗”查看潮剧《背解红罗》剧目信息

发送“成语接龙”根据提示即可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发送“退出”即可结束游戏

资源合作共建热线:1770196633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