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人必知的3条人性忠告,第2条最奇葩

 梦想教育 2017-08-31

学习心理学,了解人性,可以帮助人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他人,使你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让别人舒服、同时也让自己快乐。

中国人讲究“先做人、后做事”就是在告诉人们,认识自己、了解他人是多么的重要。

反之亦然,一个不懂做人,或者说对自己不够自知、对他人不够了解的人,会给自己生活、工作带来不少的麻烦、痛苦、危险。

今天就写3条关于人性的秘密:

第1条:在群体空间里面,太过于独立特行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在群体共享的空间里面,大多数人与群体决策的观点保持一致。作为群体中的个体,有利于自己的选择也许是和当下的群体保持一致,但这也不是绝对的。

心理学专家做过大量的实验,当一个个体与周围人太不一样的时候,自己会感觉不舒服,他人也会感觉不舒服。

但是,假若个体与周围其他人完全一样的时候,也会感觉到不舒服。

心理学专家指出:

当认为自己是独特的并且处于中等程度时,个体会产生比较好的感觉,并且会维护自我个性的行为;

当个体的独特感过低或者过高时,都会引起自己的不舒服的感觉,这种独特性也就很难持续下去;

的确,成为某一个群体中的少数成员是很难受的,会让人感觉到一种紧张感、孤独感和压力感。

那些感到自己受群体吸引的成员可能更愿意积极的对群体作出反应,而不喜欢称为孤立者。

在群体的空间当中,少数派往往容易成为被攻击的对象,但是,少数派也可能是拥有正确意见的的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显然,如果有人想破坏群体的一致性,单独的站出来说“不”,群体就会面临着社会影响力降低的局面,但是多数情况下,人们不会破坏这种一致性,因为“独立特行”“鹤立鸡群”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这种代价并不是大多数人先要的

第2条:人们在与他人对比中活到心安理得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们主张着人对任何事物的判断,并没有绝对的标准,

心理学家认为,一般的辩论家经常以主观的想法去衡量事情,因此语言不一定都真实,事实上,人们在生活中确实也是这样的感觉。

人们总是明明知道自己的缺点,并且为自己的缺点感到自卑,但是人们又否认自己缺点的存在。

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上没有衡量缺点的绝对标准,只是与身边的人相比,略为不足而已,

看,这就是人们在对比中感到心安理得。

比如两个能力完全相同的人,如果让他们和两个实力在天壤之别的对象对比,

很可能这两个能力完全相同的人,一个具有很强的优越感,一个具有很强的自卑感,

原因只是因为他们的对比对象变了。

这种在对比中心安理得的心理,常在无意识中进行。

比如有人听到别人的不幸消息,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感到很安心;

比如有人喜欢看悲剧,并非真的偏好悲伤的气氛,而是借着他人的悲惨遭遇来满足自己的心理,使其当下的现状得到正面的评价;

第3条:中肯指处他人的缺点,有人苦有人甜——关键点在于你是否看清指出缺点背后的心理结构

人们都知道赞美、关注、重视他人会让他人很开心并且建立更为和谐友好的关系。

那么,当自己被指出缺点的时候会怎么样呢?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自己的个性如何,自己最清楚,

但事实上,有些个性可能至今都没有被发现,无论缺点还是优点。

在我们小时候,父母、老师经常会对我们的缺点进行忠告,对我们的优点进行赞扬;

当我们成年之后,能指出我们优缺点的人会越来越少,当然赞扬、迎合、恭维的话是可以经常听到的;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指出:

在我们成年之后,若有人认真的指出自己的缺点,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如果对方是你尊敬而有信任的人,你可能会为他的诚恳和关心而深深感动;

如果对方不是你尊重而信任的人,则会有强烈的反感和抵触;

另一方面:

若有朋友指出你之前不知道的缺点,你对这样朋友的信任会有增无减;

若有朋友指出你之前已经知道的缺点,再被别人说出来,则会产生反感,甚至是气愤;

上述两组反应对比就说成人在被指出缺点时候的心理构造,切不可忽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