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买壶,无论是去实体店购买或是网上购买,拿到壶之后第一时间肯定都是上手掂量。 这时有的壶友会觉得 「这把壶怎么这么轻」 「是不是买到假货了」 首先,壶友们要知道,紫砂壶制成是由拍泥片围筑成型的,那么重量也就是泥条泥片的厚度所决定的。 轻重之分 一般情况下,泥条的厚度都在2到3毫米左右。 ▲拍打泥片 因为如果太厚的话,做出来的壶就比较重,届时倒满茶水,单手泡茶便极不方便。 ▲单手倒茶 过厚的泥片大多是对拍打泥片把握不好,或在制作过程中出现瑕疵裂缝,补泥上去。这些都是新手制壶者会犯的错误,一般来说,学徒练手做的壶,比较容易出现过重的。 所以说比较轻的不是假货,只是可能是泥片比较薄,所以导致壶身更轻一些。 紫砂薄胎 这就说到紫砂中的一种工艺技法了「薄胎」 顾名思义,薄胎壶,就是泥片拍打的非常薄,胎体非常轻。薄胎壶的重量可能只有普通的一半。 薄胎壶虽然看起来与普通紫砂壶毫无区别,它们的造型同样沉稳厚重,但是上手却很轻,有「大巧若拙」之感。 举个例子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一下吧,一把薄胎150毫升的紫砂小壶,托在手上轻若一块朽木,仅重50克,几乎可以漂在水面之上。因此,正宗的“薄胎”又叫水上漂。 ▲薄胎 薄胎壶的成型是非常难的,工艺技法不成熟的话,很容易就在制作过程中生坯就破裂了,而且无法修补。 同时,薄胎壶由于胎薄,在烧制时受热不均而易烧裂,因此要制作出一把完美的薄胎壶,对于制壶者的技术要求是比一般紫砂壶制作要高的多的。 「在手疑无物,定睛似有神」的薄胎壶,往往会让人爱不释手,别有一番意趣。 成品胎薄如蛋壳,是紫砂壶中的珍品。“薄胎”原本是瓷器制作的一种“神技”,明清时期,有艺人将该技法运用在紫砂制壶工艺之中,薄胎紫砂壶要求技艺很高,不是谁都做得好所以传世作品并不多,所以物以稀为贵,薄胎壶真的一壶难求,该技术的引进也开创性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奇妙效果。 实用审美 紫砂作为实用的器皿,即使是薄胎也要考虑其实用性。 不能为了「薄」而「薄」,一把不敢让人上手喝茶的薄胎壶是没有意义的。 紫砂壶绝不能够失去其使用价值,不然工艺的生命将会丧失极大一部分光彩。 ▲紫砂需要多使用 且薄胎对型会有影响,毕竟薄胎对身桶表现力是有劣势的,会造成身桶单薄缺乏张力,所以很多高手,最初都是薄胎起家,慢慢的回归到正常胎,并不是因为水平下降,而是技术和艺术必须要有一个平衡点。 薄胎壶形非常丰富:掇球壶、仿古壶、竹段壶、南瓜壶等等。方器的制作较大,要制成薄胎则更是难上加难,因而在薄胎壶中方器是少之又少。 不同的泥料所运用的胎体技术会不一样。紫泥和段泥,胎厚敦实一点的,比较古朴稳重,不太适合制作薄胎,而朱泥的密度小、气孔小水分不易蒸发,所以运用薄胎技术有助于茶香的散发和提升。 总而言之,紫砂壶过重是不好的,轻一些的壶会比较好,但也不要极端。(极轻的为薄胎),要注意使用,小心磕坏。 如果您也爱薄胎紫砂,且有意购买,那下面要给大家提个醒: 1.薄胎紫砂由于胎壁较薄,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格外小心,如遇到磕碰,壶比较容易“受伤”。 2.在冬天使用前要注意先温壶,否则温差太大容易造成壶体惊破。 3.薄胎紫砂壶的养用跟普通的紫砂壶一样,也怕油腻,每次泡完茶也要记得擦拭干净,放在通风处。 您看此文用 秒,转发只需1秒呦~ 动图加载中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yxzsr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