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菜根谭处世哲学:最精华的十大智慧,看古人如何为人处世(经典)

 胡huwei 2017-08-31

导读:

《菜根谭》是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

同时他作为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其文字简炼明隽,兼采雅俗。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静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

菜根谭处世哲学:最精华的十大智慧,看古人如何为人处世(经典)


菜根谭最精华的十大智慧:

一、德量共进识见更高

德随量进,量由识长。故欲厚其德,不可不弘其量;欲弘其量,不可不大其识。

【译文】

人的道德随着气量的增长而提高,人的气量也是由于见识的增加而更宽宏。所以想使自己的道德更加完美,不能够不使自己的气量更宽宏;要使自己的气量更宽宏,不能不增加自己的见识。

二、聪明不露才华不逞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它噬人手段处。故君子要聪明不露,才华不逞,才有肩鸿任钜的力量。

【译文】

老鹰站立时双目半睁半闭仿佛处于睡态,老虎行走时慵懒无力仿佛处于病态,实际这些正是它们准备取食的高明手段。所以有德行的君子做人时要做到不炫耀自己的聪明,不显示自己的才华,这样才能够有力量担任艰巨的任务。

三、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译文】

无论是光荣或者屈辱都不会在意,只是悠闲地欣赏庭院中花草的盛开和衰落;无论是晋升还是贬职,都不在意,只是随意观看天上浮云自如地舒卷。

四、喜忧安危勿介于心

毋忧拂意,毋喜快心,毋恃久安,毋惮初难。

【译文】

对于不合意的事不要感到忧心忡忡,对于让人高兴的人不要欣喜若狂,对长久的安定不要过于依赖,对初始时遇到的困难不要畏惧害怕。

五、心领神会全神贯注

善读书者,要读到手舞足蹈处,方不落筌蹄;善观物者,要观到心融神洽时,方不泥迹象。

【译文】

善于读书的人,要读到心领神会而忘形地手舞足蹈时,才不会掉入文字的陷阱;善于观察事物的人,要观察到全神贯注与事物融为一体时,才是不拘泥于表面现象而了解了事物的本质。

菜根谭处世哲学:最精华的十大智慧,看古人如何为人处世(经典)

六、进时思退得手思放

进步处便思退步,庶免角藩之祸;著手时先图放手,才脱骑虎之危。

【译文】

在平步青云、通达高升时就要做好隐退的准备,这样也许可以避免进退两难的灾祸;在得手时要考虑怎么罢手,这样才能避免骑虎难下的危险。

七、闻逆耳言怀拂心事

耳中常闻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进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悦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鸩毒中矣。

【译文】

其中能够经常听到一些不顺耳的话,心里常常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这样才是修身养性提高道行的磨砺方法;如果听到的句句都顺耳,遇到的件件事都顺心,那么这一生就如同浸在甜蜜的毒药中一样。

八、功名不求盈满做人恰到好处

事事留个有余不尽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损我;若业必求满,功必求盈者,不生内变,必招外扰。

【译文】

如果做任何事都能留些余地,那么全能的造物主就不会忌恨我,鬼神也不能对我有所伤害;如果做事情一定要做到极点,求取功名一定要得到最高,那么即使内部不发生变化,也必然会招来外面的忧患

九、修德忘名读书深心

学者要收拾精神,并归一路。如修德而留意于事功名誉,必无实诣;读书而寄兴于吟咏风雅,定不深心。

【译文】

做学问就要集中精神,一心一意致力于研究。如果在修养道德的确时候仍不忘记成败与名誉,必定不会有真正的确造诣;如果读书的时候仍喜欢附庸风雅,吟诗咏文,必定难以深入人心、有所收获。

十、宁默毋躁宁拙毋巧

十语九中,未必称奇,一语不中,则愆尤骈集;十谋九成,未必归功,一谋不成,则訾议丛兴。君子所以默毋躁,宁拙毋巧。

【译文】

十句话有九次都说得很正确,人们也不会称赞你,但是如果有一句话说得不正确,那么就会受到众多的指责;十个谋略有九次成功,人们不一定会赞赏你的成功,但是如果有一次谋略失败,那么批评的话就纷至沓来。这就是君子宁可保持沉默也不浮躁多言,宁可显得笨拙也不自作聪明的缘故。

菜根谭处世哲学:最精华的十大智慧,看古人如何为人处世(经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