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得执手,此恨何深——书圣的情圣一面

 gudian386 2017-08-31

王羲之《执手帖》——书圣的情圣一面

王羲之的很多书法,都是书信。比如,快雪时晴,一场大雪,铺天盖地。转瞬,天却放晴了。书法家的一颗心,兴奋得无处安放。如果是现代人,手机一按,图片往朋友圈一发,上面来两句:2016年的第一场雪,来得晚了些。书圣时代,就只有借助纸笔了。

这个《执手帖》,其实应该叫《不得执手帖》。

执手,是个多么暖的词。不是握手。握手显得敷衍了点。执,是加了眼睛的动作在里面的。多用于送别,依依难舍,执手相看,泪眼朦胧。书圣为书一泻千里,情感却格外细腻。分明是写给老友的,想执手呢,又不得。想叮嘱两句,想想又作罢。就这么写完了,笔扔下了,呆立原地不动很久,那份怅然,你能懂吗?

▲“不得执手,此恨何深。足下各自爱,数惠告,临书怅然。”

“不得执手”,握不到手。这是《诗经》里“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典故,移用到这里,还是这么贴切。

在婉转漂浮如游云的行草线条句法之间,特别深刻沉重的“手”这个字,彷佛变成很具体的身体的渴望,就是想握一握手啊,想感觉到对方的体温,“执手”比一切想念的语言都更具象也更真实了。

物体的渴望这么真实具体,因此,无法达到的时候,“此恨何深”,才变得如此充满遗憾的怅惘惋惜。

“足下各自爱”,“自爱”也是传统手帖文学里常用的词汇。苏东坡晚年给朋友写信,也常用到“自爱”,他的《渡海帖》有“惟晚景宜倍万自爱”的句子。

“倍万自爱”——千万要好好爱自己啊!总觉得这句话里都是无奈,都是孤独,天荒地老,只能“倍万自爱”了。

“数惠告”,好几次收到信,有好朋友的关心,感恩,安慰。

“数惠告”后面结束在“临书怅然”,写这封信,心里惆怅感伤。四个字行草流走,像一丝浮游在空中的不知何处吹来的飞絮,是春天的“袅晴丝”,若有若无,难以想象是毛笔书写的墨迹,其实更像日久湮没退淡掉的墙上雨痕,很不甘心地在随岁月消逝之中。

你们执到了手,而终究手指相离,一如纷飞的劳燕。

你的手仍独自孤独。

欢迎更多的原创作者向“嘤鸣求友”投稿,邮箱:intertom@163.com,题材不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