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时代,记得看过一篇文章,现在已记不起叫什么名字了,讲得大概是中国人对于月亮的情感,写得很好,读起来让我都情不自禁的去翻阅所有的写月夜的诗词。如今早已不是学生时代,可是每次月夜降临,内心深处不自觉便有一丝凄凉。也许是因为思人,抑或是因为思乡。 古人很有才华,一个月亮都已经写得带有民族感情了。无论是杨柳岸、晓风残月,还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亦或是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都是那样扣人心弦,虽凄苦,但极尽绝美。下面十首诗虽代表不了全部月夜诗,可是读起来让人思绪悠然,内心些许微凉。 1: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 唐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 开始接触这首诗觉得平淡无奇,可经过多年的羁旅漂泊之后,才发现,原来越平淡的东西可能越有味道。偶尔,我也会想起故乡庭前的梧桐树,月夜下是否依然随风摇摆。 2: 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 唐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记得客居南国时,恰逢三月,每次月亮升起时,我都会伸头张望,想明白月亮下面的海上到底是什么,就像小时候那样。那时不明白为什么自己非要那样做,现在懂了,我想看清楚,月亮下面是不是儿时的故乡。 3: 宿建德江 唐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曾经,我以为,一艘乌篷船,沿江而下,明月随行,便是一生。可是,岁月不尽然,有时候,月夜更会让人惆怅万千。 4: 月 唐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我也曾春夜无法入眠,听窗外惊鸟鸣啼。空中偶来一声乌鹊,心里诸多悲凉。 5: 生查子·元夕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明月,佳人,谁都有所期盼,花灯过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人生又复何求呢? 6: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有时候,日落西山,明月初升的景色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比拟的。微风吹皱千里波,余晖散落满天河的精致,即使看一辈子也不会腻。 7: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刚学这首词时,我在外地求学。也逢初夏,风吹叶响,夜蝉也时不时地唱和着蛙鸣。我很想回故乡,闻着稻香,做着仲夏夜之梦。 8: 古朗月行 唐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小时候,我也曾问过祖母关于月亮的问题,可大多时候我听到的都是张果老,吴刚伐树,玉兔嫦娥。以前觉得神奇,现在满是怀念。 9: 旅夜书怀 唐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以前读它时,每次我都觉得诗人是一种轻快开朗的心态。可经历人生磨炼之后才发现。原来,所有的愉快,烦恼都是过眼云烟,相比苍茫浩渺的月空,人,不过沧海一粟。 10: 春江花月夜 唐 ·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真的很难读懂作者的真正感情,太丰富了,为理想?为思人?为思乡?都有。喜欢这种慢慢悠悠,因为诗里可能写得就是我们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