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声情并茂地假装自己是个北京人?

 2017我心飞扬 2017-09-01

每一个下定决心、立志北漂的追梦青年,初来乍到北京,都有一种迷茫感:

这大帝都到底跟我有啥关系啊?

于是,物极必反,大家的内心不约而同产生出了伪装成“北京土著”的强烈愿望。二环里没有五套房,至少还可以说自己在二环里混了五年以上。

大体来说,把自己假装成北京人,是一个三步走的战略。

1.

先从语言上包装自己。能吞的音节,就绝不要浪费唾沫把它说出来。像“胸是炒鸡蛋”、“装垫儿台”这类语音用法一定要勤学勤练。

一些特色词汇也可以有选择性的穿插进日常用语。比如“丫”这个字的使用就很广泛,可以应用于不同语境。

需要谨记的是:拿不准的儿化音,宁可不加,也不要随机排列组合。一个错误的儿化音,不仅会让你之前的努力全部打水漂,还有笑死你朋友以继承他蚂蚁花呗的嫌疑。

2.仪态要到位。拎鸟笼子、揉铁球之类的,学习起来确实有难度。所以,我们一定要把基础打牢,确保会做的不丢分。

以下是几位老师对坐姿的标准教学:

还有几位优秀同学的示范:

(��向右滑动)

3. 深入了解北京生活。这个就比较复杂了,衣食住行要学的太多。在马褂你买不着、豆汁你喝不下、人力三轮车你嫌太慢的困难背景下,推荐给你一个短平快的学习方式:

这多寓教于乐,是吧……

京味话剧,是戏剧界的一朵奇葩。这词在这里没有任何贬义:找遍全国戏剧圈,你也找不出第二个能以地域命名还能自成完整体系、有好几十个代表作的话剧类型。

关于京味话剧,迄今为止最学术的定义应该是文学评论家解玺璋先生给出的:“所谓京味戏剧,应该是指那些以北京的城与人为角色,以北京地方语言为表现手段,书写京城的世俗生活和社会变迁,而独具北京气质、风格、情调、意味等审美形式的戏剧。”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北京人、北京话、北京城、北京事、北京味。

所有的京味话剧,都可以追溯到同一个源头——老舍先生。建国初期,戏剧界有“中国话剧本土化”的指导思想。当北京人艺积极响应号召的举动,和天才的北京籍作家老舍碰撞到一块,京味话剧就此产生了。那个伟大的坐标你肯定知道——《茶馆》。

规矩是北京人艺立下的,主力军也是北京人艺。洋洋洒洒几十部的京味话剧里,北京人艺得占大半座江山。

整体来看,京味话剧绝大多数是群戏,而且是那种一整就台上二三十人的大群戏。听觉效果上,京戏、鸽哨、吆喝,这三样至少占一样。不少京味话剧,外地人接受有困难,尤其是很难GET到笑点:因为听不懂台词。

大群戏的特点决定了京味话剧展开的空间背景,主要有两类:

1.胡同或者大杂院、四合院

这个其实不需要多做解释,胡同或者大杂院、四合院本来就是北京最具代表的民居形式。居住其间的老北京,人多、事杂、各行各业都有,正好适合戏剧的铺陈。这类京味话剧,主人公一般都是中下层市民,剧情也一般都是市井风情、家长里短、人情世故,没有太大的戏剧冲突,最后总会回归一个圆满结局。也对,吵吵嚷嚷的烟火气里,日子总得过下去。

往前追溯,这类戏的源头是《龙须沟》。这类戏的命名也有意思。有名字里自带标签、一望便知的,比如《旮旯胡同》、《小井胡同》、《海棠胡同》、《北京邻居》、《窝头会馆》。也有走意识流路线、营造氛围的,比如《万家灯火》和《全家福》。

哦对了,还有两部戏的名字自带对联属性:《左邻右舍》和《北街南院》,可能是北京人艺对方位名词有某种特殊的执念。

△左图:《左邻右舍》,右图:《北街南院》。如你所见,这类戏的剧照,长的都差不多

另外要提一句,田沁鑫导演的《四世同堂》按说也属于此类。但是由于种种因素,《四世同堂》与地道的北京味,最终失之交臂。

2.范围较小的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为鱼龙混杂创设了背景。比起胡同里的大事小情,这类京味话剧的视野明显更宽,大部分都有反映不同时代或者反映不同社会阶层的野心。剧情更传奇,一波好几折,正剧和悲剧是大势。

这类戏的开山祖师当然是《茶馆》,一出手就已经是巅峰。以至于后来的这类剧作,所能得到的最大褒奖,也不过是“学《茶馆》学的比较到位”。

至于具体的学法,那可就热闹了,《厕所》、《澡堂》、《食堂》、《理发馆》……吃喝拉撒都有戏剧能照顾到。也不乏看起来相对比较正常的:《天下第一楼》、《王府井》,还有疑似讲琉璃厂的《古玩》。

关于《厕所》多说两句。敢正经八百的写排泄物,非过士行过爷写不出来;敢在舞台上排一溜蹲坑,非大导干不出来。因为信仰和文化的原因,以色列国家的城市过去一直没有独立的公共厕所,2008年《厕所》在以色列上演,还促成了公厕建设议案的通过。不过,这戏在国内停演很多年了。

除了这两种相对固定的模式,还有不同的编剧、导演做过各种各样的尝试。可圈可点的主要有以下这些:

△过士行:闲人三部曲(《鸟人》、《棋人》、《鱼人》)

另一只眼看北京。敢从“闲人”着笔,其实是真正的大手笔。

△方旭:老舍著作系列(《我这一辈子》、《二马》、《老李对爱情的幻想》、《老舍五则》)

能把老舍先生的作品真正演出味道来的演员,现在不多了,方旭算一个。

△黄盈 京味儿三部曲(《马前马前》、《枣树》、《卤煮》)

实验话剧,和地道北京味儿,真的不冲突。

以上提到的剧目,大部分B站都有,感兴趣的可以直接搜。

想在现场亲身感受的,我们为你准备了这个:

《年复一年》。

剧情简介

岁月悠悠,说不完老北京的人和事。

年复一年,道不尽老北京的春夏秋冬。

一座底层人生活的大杂院,树生草长,花开花落。一群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发小'长大成人,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开始了各样的人生……有人走南闯北满世界打拼,一心想发财挣大钱;有人苦苦钻营,一心想着官位权力;有人一年到头卖苦力蹬三轮,魂牵梦绕着多年苦恋的心爱女人……这年月,想换个活法,想改变命运,想活得更好,好难好难。春去夏至,秋来冬往,风在刮,雨在下,雪在飘,大院里的人生苦辣酸甜,五味杂陈。一桌饭演绎聚散离合,三杯酒饮尽喜乐悲欢,远去了青春,留下了记忆,点点滴滴,斑斑驳驳……

老北京的日子河水一样流,老百姓的生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