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锚杆支护及其应用分析(二)

 adnanlei 2017-09-01

锚杆支护的现状

锚杆加固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它已经在地下工程、边坡工程、结构抗浮工程、深基坑工程、重力坝加固工程、桥梁工程以及抗倾覆、抗震工程的地层锚固应用中得到了发展。近年,我国正在进行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海底隧道、地铁等在内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所遇到地基处理、边坡加固、地下空间结构加固、水下空间结构坚固等各方面的问题中,将锚杆加固方式得到了很大的扩展。

1
锚杆的支护基本理论

随着锚杆支护工程实践的不断丰富,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研究也在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传统的锚杆支护理论有悬吊作用、组合梁作用、减跨作用、组合拱(压缩拱)理论等。这几种观点都是以围岩状态和利用锚杆杆体受拉(力)为前提来解释锚杆支护作用机理的,因此,围岩状态及锚杆受拉力这两个前提的客观性是判定上述理论正确性的标准。同时也涌现出许多新的锚杆支护作用理论,如锚固力中性点理论、最大水平应力理论、松动圈支护理论、锚固体强度强化理论、锚注理论等等。

锚杆的悬吊作用

LouisA.Panek于1952一1962年间,经过理论分析及实验室和现场测试提出,在坚硬围岩中,锚杆的作用是将松动围岩直接悬吊到上部坚硬岩层上;在软弱围岩中,锚杆的作用是将破碎岩石悬吊在其上部的自然平衡拱上,平衡拱的高度可采用普氏压力拱理论估算。锚杆所受的拉力来自被悬吊的岩层重量,据此便可设计锚杆支护参数。

悬吊理论能较好地解释坚硬岩层中锚杆的支护作用。但对于跨度较大的软岩隧道中,普氏拱高往往超过锚杆长度,悬吊作用难以解释锚杆支护获得成功的原因。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即使隧道上部没有稳固的岩层,锚杆也能发挥其作用,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悬吊理论在应用中的局限性。

锚杆的组合梁作用

为了解决悬吊理论局限性,1952年德国Jacobio等在层状地层中提出了组合梁理论。该理论认为在没有稳固岩层提供悬吊支点的簿层状岩层中,可利用锚杆的拉力将层状地层组合起来形成组合梁结构进行支护,这就是所谓的锚杆组合梁作用。

组合梁作用的本质在于通过锚杆的预拉应力将原视为叠合梁(板)的岩层挤紧,增大岩层间的摩擦力;同时,锚杆本身也提供一定的抗剪能力,阻止其层间错动。锚杆把数层薄的岩层组合成类似铆钉加固的组合梁,这时被锚固的岩层便可看成组合梁,全部锚固层能保持同步变形,顶板岩层抗弯刚度得以大大提高。决定组合梁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锚杆的预拉应力及杆体强度和岩层的性质。

锚杆的减垮作用

如果把拱顶不稳定的岩层看成是支撑在边墙的叠合梁(板),由于可视悬吊在稳定围岩上的锚杆为支点,安设了锚杆就相当于增加了支点而减少了支护的跨度,从而降低支护的弯曲应力和挠度,维持了支护与岩石的稳定性,使岩石不易变形和破坏。这就是锚杆的“减跨”作用,它实际上来源于锚杆的悬吊作用。但是,它也未能提供用于锚杆支护参数设计的方法和参数。

锚杆的组合拱(压缩拱)理论

T.L.VRabeewicz于1955年提出安装锚杆后使隧道围岩中形成连续的压缩带,锚杆的作用是使围岩中产生一定厚度的压缩带承受围岩压力的观点。美国T.A.Lang和Pender于70年代提出锚杆的拱形压缩带作用原理,T.A.Lang通过二次元光弹性试验证实了拱形压缩带的存在。与拱形压缩带理论相似的还有组合拱理论。

组合拱理论认为:在拱形隧道围岩的破裂区中安装预应力锚杆时,在杆体两端形成圆锥形分布的压应力,如果沿隧道周边布置锚杆群,只要锚杆间距足够小,各个锚杆形成的压应力圆锥体相互交错,就能在岩体中形成一个均匀的压缩带,即承压拱(也称组合拱或压缩拱),这个承压拱可以承受其上部破碎岩石施加的径向荷载。在承压拱内的岩石径向及切向均受压,处于三向应力状态,其围岩强度得到提高,支撑能力也相应加大。

组合拱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锚杆支护的作用机理,但分析过程中没有深入考虑围岩一支护的相互作用,只是将各支护结构的最大支护力简单相加,从而得到复合支护结构总的最大支护力,缺乏对被加固岩体本身力学行为的进一步分析探讨,计算也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差距,一般不能作为准确的定量设计,但可以作为锚杆加固设计和施工的重要参考。

2
锚杆支护理论的新发展

盖尔(W.J.Gale)最大水平应力理论

 该理论由澳大利亚学者盖尔(W.J.Gale)提出,该理论认为:隧道岩层的水平应力通常大于垂直应力,水平应力具有明显的方向性,最大水平应力一般是最小水平应力的1.5一2.5倍。

在最大水平应力作用下,拱顶岩层易于发生剪切破坏,出现错动与松动而膨胀造成围岩变形,锚杆的作用即是约束其沿轴向岩层膨胀和垂直于轴向的岩层剪切错动。因此,锚杆应该在隧道拱顶岩层发生松动膨胀前“主动支护”,而且由于隧道的稳定性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隧道的走向和最大水平应力,所以沿着主水平应力线开挖隧道最为稳定。

松动圈支护理论

围岩松动圈支护理论是由中国矿业大学董方庭教授在对围岩状态进行深入研究后提出的。通过研究发现:围岩松动圈的存在是围岩洞室固有的特性。它的范围大小(厚度值L)目前可以用声波仪或者多点位移计等手段进行测定。围岩支护的主要对象是围岩松动圈产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碎胀变形力。锚杆承受的拉力来源于松动圈的发生、发展。根据围岩松动圈厚度值的大小,将其分为小、中、大三类。

该理论认为松动圈的类别不同,则锚杆支护机理也不同。工类小松动圈L=Omm-400mm,围岩的碎胀变形很小,此类围岩洞室一般无需锚杆,不需支护或者喷射混凝土单独支护;II类,III类松动圈L=400mm-15OOmm,用悬吊理论设计锚喷支护参数;IV类,V类围岩L=l.5m-2.Om, L=2.Om-3.Om,采用组合拱理论确定锚喷支护参数,VI类围岩L>3.Om,在没有进一步研究资料之前,应采用以锚喷网为基础的复合支护。该理论的优点是简单直观.,对中小松动圈有很重要的价值,但对大松动圈尤其是高应力软岩的围岩洞室,实践表明,该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

 国润新材为回馈新老用户,五月隆重推出隧道逃生管道特价销售活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