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历史探奇 2017-09-01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哥舒翰纪功碑屹立在临洮城内南大街(原有庙宇,当地人称“石碑观”),坐北向南,有三面砖壁围护,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载,此碑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所立,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全碑由巨石制成,额高0.92米,已破裂为三块,碑额仅有“丙戌哥舒”四字可辨。碑身上有裂纹三道并有深凹残缺,风化严重,高4.25米,宽1. 84米,碑正面刻有隶书碑文12行,现存60余字,字势雄健,笔力遒劲。碑额刻兽形、云纹,碑座乃巨石加工而成,共5个阶层,高2.4米,整碑高大雄伟。清代狄道知州田自福建亭覆之,名“唐碑亭”。清临洮诗人吴镇集剩字为《唐雅》六章。容城学者王耐谷证以所藏碑帖,以为乃唐明皇李隆基御笔。临洮学者张维《陇右金石录》以为:“此碑既录于金石略,又有哥舒二字,自系边人为哥舒翰纪功而作。观西鄙人歌:‘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带刀,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之诗。盖边人称翰深矣。唐初置临洮军于狄道,其后始移鄯州(节度衙内),故此碑立于狄道。”碑石风化严重,碑面斑驳陆离。《陇右金石录》收录哥舒翰纪功碑正文剩字99字,今仅存67字。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哥舒翰(?-757年),唐朝名将,突骑施(西突厥别部)首领哥舒部落人。安史之乱时被安禄山俘虏,后安庆绪杀安禄山,登基为帝,不久,败于唐军而逃,将哥舒翰杀害。唐代宗赠太尉,谥曰武愍(mǐn)。

哥舒翰是天宝中后期著名的军事将领,早年因屡立战功,为世人所赞。他是大唐战史上功业彪炳的英雄,有关他的诗篇车载斗量,连诗人李白也认为汉朝名将卫青都不能与之相比,但晚年却屈节求生,以至晚节不保,令人无比惋惜。史书上评价说:“丑哉舒翰,不能死王。”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临洮行之哥舒瀚纪功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