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解读3 ┃ 水帘洞&美猴王

 小龙女的武馆 2017-09-01

西游解读3 ┃ 水帘洞&美猴王

2016-06-13 清凉月 
 
 

水帘洞
玄关
《西游记》描述水帘洞是山洞之前挂着一帘瀑布,瀑布之水“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这里的瀑布指任脉,任脉为阴脉,故以瀑布寓之。“山脚”指的是山根,也就是鼻子与额头交界地方;“直通大海之波”指的是下接下丹田。大海很深,常用以喻肾。注意这里的“肾”并不是解剖学里的肾脏,而是中医学里的“肾”,特指先天,当然这里特指下丹田。“远通山脚之下,直接大海之波”正是任脉起止,又寓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山洞指的是玄关,水帘洞指的是任督二脉通后证得天眼。悟空为灵石所生,天眼通达,又悟空为金,金生水,所以悟空能进入水帘洞且“不伤身体”。

这里的不伤身体指的是不能在身体上寻找玄关,怎样理解这一点?我们的身体分为宏观物质状态和微观物质状态,根据“心物一体”的基本原理,宏观物质状态是和我们当前这种思维状态相应的,因此在身体宏观物质状态方面寻找,就是在使用当前这种低级思维状态,自然无法证入高级思维状态,无法进入定中。反过来,只要我们能够证入高级思维状态,就能与微观物质相应。微观物质状态是高级物质状态,玄关是高级的,因此玄关不能在身体的宏观物质状态方面寻找。我们的身体只要还有平时能够体验到的各种感觉(宏观物质状态),就不可能发现真正的玄关。有人认为“穴位跳动”就是玄关展现,这是不对的,在“穴位跳动”的时候,身体的宏观物质状态并没有消失,它仅仅只是有点儿模糊而已,很显然,“穴位跳动”这种现象是过渡状态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现象,这个过渡状态就是从宏观向微观发展的过渡状态。在这种过渡状态,“潜意识专注”并没有形成,而仅仅只是“显意识”的主导作用逐渐降低,潜意识逐渐开始发挥主导作用而已,但毫无疑问此时这两种思维功能还是并存的,并没有融合为同一种思维功能,根据“心物一体”的基本原理,这时候是不可能真正进入微观物质状态的,因此这时候不可能发现真正的玄关。
 
 

玄关
念头动处
玄关是微观物质的一种功能,而微观物质是没有远近、大小、内外等空间概念的,因此玄关没有特定位置,是遍一切处的。
为什么很多人往往在身体上寻找玄关呢?尤其是为什么很多人往往认为两眉之间的印堂穴就是玄关呢?这是因为绝大多数人特别执着于身体,同时又在生活中形成了顽固的空间观念和习惯,这就导致他们总认为玄关在身体的某一部位。尤其是当他们发现印堂穴这个地方跳动明显时,很容易出现开天目等神通,这时候他们就更加确认玄关就在这个地方了。实际情况如何呢?“玄关”是一种高级状态,这种状态和高级思维状态对应,而高级思维状态是一种“潜意识专注”状态,在生活中我们都有一种经验,那就是当我们专注的时候,不由自主会目视向上,也就是凝视“眉前虚空”这个地方,进入高级思维状态也是这样,我们的眼睛也是目视向上的,因此如果你一定要寻找玄关,那么玄关真正的位置就在“眉前虚空”。这个位置既不在身体内,也不在身体外,因为我们对“内与外”的认识是建立在宏观物质基础上的,是对宏观物质的一种描述,而虚空是一种高级物质,高级物质是没有空间概念的,因此真正的玄关事实上是遍一切处的,它是对高级物质状态的一种称呼。
既然玄关是对高级物质状态的一种称呼,那么与之对应的思维状态是什么呢?根据“心物一体”的基本原理,与之对应的思维状态肯定是高级思维状态。我们对思维状态的划分是按照“念头”进行划分的,在“思维衍生状态”的不同层次,念头的活动现象是不一样的,比如:在我们当前这种低级状态,念头的产生我们往往是无法觉察到的,我们总是等到念头已经展开运作才发现自己心很乱,而在“思维衍生状态”的高级状态就不是这样了,那时候我们将能够及时发现第一个念头,这就是说在“思维衍生状态”的高级状态,我们将能够发现“念头动处”。只要能够发现第一个念头的产生,我们就能经常安住于这个“念头动处”,就能使思维无法展开相续性运作,这样就不会退失到低级思维状态,而能够安住于高级状态。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从思维的角度讲,玄关指的是“念头动处”,当然有时候我们也把“玄关”称为“玄牝之门”。在道家的经典里,只要能够找到“玄牝之门”就能解决生死,很显然这是因为“玄牝之门”就是“念头动处”,就是高级思维状态,只要证入高级思维状态,就能解决当前这种低级思维状态的生死问题。
从以上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从物质的角度讲,“玄关”是一种高级物质状态,它是遍一切处的。不过由于刚开始实证时人们往往会发现随着“专注”的形成,我们总是不由自主目光向上凝视“眉前虚空”,因此很多人往往会直观地、经验性地认为“玄关既不在体内,也不远离身体”。“既不在体内,也不远离身体”其实指的是微观物质状态,因为微观物质状态是没有远近、大小、内外等空间概念的,宏观物质方面“内与外”是有严格界定的,内就是内,外就是外,决不存在“既不内,又不外”这种地方。从思维角度讲,“玄关”指的是“念头动处”,指的是高级思维状态。
对于这里的“念头动处”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上面我们所说的“第一个念头”的产生,这是一种高级禅定状态,高级禅定状态是没有“选择性思维”的,因而没有物质境界,自然不会有“玄关”这种特殊的物质现象。由此可见,与“玄关”对应的“念头动处”指的是“选择性思维”,指的是我们是否使用“选择性思维”,是否干扰微观物质的运作。“选择性思维”是执着心力强化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一种思维功能,执着心力是波动很大的,是容易退失的,因此与“玄关”对应的思维状态是容易退失的。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这种状态,那么我们将无法解决退失问题。高级禅定虽然也有退失现象,但与欲界定相比,与物质状态相比,与“玄关”这种状态相比,高级禅定的退失是能够自主解决的,是能够控制的,因此我们在证入高级物质状态后,在证入“玄关”这种状态后,还要继续实证,证入能够发现“第一个念头”的高级禅定状态。由此可见,“念头动处为玄牝”这句话中的“玄牝”有两层含义:一是“是否使用‘选择性思维’”;二是能否证入“第一个念头”出现时的高级禅定状态。前者决定了我们能否客观地观察物质境界,而不是相反的干扰物质境界;后者决定了我们能否安住于高级禅定状态,从而获得初步自主。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这二者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紧密关联的,如果我们无法经常安住于高级禅定状态,那么我们将无法停止对“选择性思维”的使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按照“念头动处为玄牝”的两种含义进行严格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既灵活使用各种物质状态,同时又能遏制住退失问题。
由于很多人并不知道“虚空”是一种高级物质,也不知道高级物质是和高级思维状态对应的,因此他们仅仅根据专注时“目光向上”这个特征就认为两眉之间的印堂穴是“玄关”,于是他们进一步认为只要守住这个地方就一定能够成功。这是根本错误的,这将产生很严重的问题,比如:出现眉头部位涨疼等症状。应该怎么办呢?我们首先要从原理上认识什么才是真正的玄关,这样潜意识就能自动运作,就能自动证入高级状态。当然,如果你一定要守两眉之间的印堂穴,那就要切记真正的玄关是一种微观物质状态,而微观物质是和“潜意识专注”对应的,因此要按照潜意识要求“似守非守,似观非观,若即若离,若有若无”地观印堂穴,而不能用有意识思维故意地、专门地死守。在观察的过程中,要侧重于体验觉受。当觉受明显时,切记要尽快放弃宏观物质状态方面的各种观念,尽快证入微观物质状态。只要能够这样做,也能通过守印堂穴这个地方证入“潜意识专注”,从而证入高级状态,发现真正的玄关。
 
 

专注&静
欲界定
水帘洞这个地方指的是欲界定,欲界定是很美好的,能够极大地改善我们的身体。这种改善表现在不仅能够使我们的身体非常健康,而且表现在能够使我们的气质相貌等呈现出非常良好的状态。这种变化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欲界定这个地方具有美容作用,其实欲界定这个地方对身体的改变是远远超越美容的,我们只能用“美”来形容这种改变,因此《西游记》用美猴王这个名称表示欲界定给我们带来的巨大改变。现代人往往既追求身体健康,又追求美容,还追求气质高雅,要实现这几个目标,就必须证入欲界定,依靠现代美容术是无法同时解决这几个问题的。
证入欲界定,我们将再也不会受目前这些风雨雷电等恶劣天气的影响了,我们将生活在极其美好的境界里,《西游记》极尽溢美之词形容欲界定的美好,如:刮风有处躲,下雨好存身;霜雪全无惧,雷声永不闻;烟霞常照耀,祥瑞每蒸熏;松竹年年秀奇花日日新。虽然《西游记》用非常美好的词语形容欲界定的境界,但当你证入欲界定后,你将发现欲界定的美好其实根本不是用语言能够描述的,那是一种完全无法用语言描述的不可思议的美好。
欲界定是另一个美好的世界,是具足一切的美好世界,是很如意的世界,因此《西游记》用“天造地设的家当”来描述。怎样才能安住于这样的世界呢?《西游记》用“虚窗静室”告诉我们安住于欲界定的两个操作要点就是“虚”和“静”。“虚”是所有高级思维状态共同具有的一个特征,而“静”则是欲界定特有的,我们要想安住于欲界定,就必须在“虚”的基础上进一步停留在“静”这个阶段。
铁板桥是连接任督二脉之桥,是交通阴阳之桥,阴平阳秘方能证入水帘洞境界。桥由铁制,“铁”者“金”也,“金”者“乾”也,这里指得阳气。水帘洞里面的家具都是用石头做成的,其寓意和铁板桥是一样的,也是指得阳气。不过石头虽然性质近金,但毕竟还是土,故这里的阳气非为纯阳。什么是阳气?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高级物质、微观物质。怎样才能得阳气呢?根据“心物一体”的基本原理,微观物质是和“潜意识专注”对应的,只有证入“潜意识专注”状态才能证入这种微观物质境界。水帘洞这个地方“潜意识专注”刚刚形成,“静”的成分还很大,层次还比较低,因此虽然同为“乾”,与“金箍棒”相比,这里仅仅是石头、铁,无法放“金光”。
欲界的最大特征就是相续性,也就是都具有“相续性思维”。由于“相续性思维”的内容不同,因此形成了不同境界,比如:天道、人间、鬼道等。欲界定的思维内容都具有“静和美好”两大特征,我们是通过追求“静和美好”而证入欲界定的。“相续性思维”建立在“选择性思维”基础上,而“选择性思维”是非常不稳定的,因此欲界定虽然是较为高级的境界,但仍然是非常不稳定的,是容易退失的,并没有摆脱生死,还要继续修行。这里我们尤其要注意,水帘洞虽然是欲界定,但仅仅是欲界定中一个非常低的层次,“静”的成分非常大,因此水帘洞是地面上的境界。以后悟空证入天界,那就是比较高的欲界定了,在那种境界,“专注”的成分远远大于“静”。但由于还没有摆脱“静”,因此天界仍然是欲界。
从思维角度讲,“专注”和“静”是欲界的两大构成要素。这两大构成要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动态变化中。它们之所以处于动态变化中,是因为欲界建立在“选择性思维”基础上,而“选择性思维”的波动性是非常大的,因此“专注”和“静”这两个构成要素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由此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动态比例关系。二者比例关系的变化形成了不同层次的境界,如果“专注”的成分比较大,就会形成境界美好的各种天道;如果“静”的成分比较大,就会形成各种“静”的境界,尤其是当“静”演变为昏沉的时候,境界就更差了,比如:鬼道等。“专注”和“静”都是比较稳定的状态,因此“专注”的成分越大,境界越稳定,这样越高级的天道寿命就越长;同样的,“静”的成分越大,与之相应的境界也就越稳定,鬼道“静”的成分非常大,因此鬼道寿命特别长。如果“专注”和“静”两种成分相当,这时候这两种成分容易产生干扰,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能够体会到“专注容易破坏静”。这两种成分干扰得越厉害,则与之相应的境界就越不稳定,寿命就越短。人所处的境界就是这样,因此人道是不稳定的,寿命比较短。
这里我们要了解为什么在日常生活中“专注能够破坏静”?这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专注是一种“有意识专注”,而“静”是一种潜意识状态,意识能够破坏潜意识,因此这时候的专注能够破坏静,从而导致我们总是处于不稳定状态。当我们证入高级状态后,意识和潜意识将融合为同一种思维功能,形成“潜意识专注”,这时候就比较稳定了。
在水帘洞这个地方,由于水帘代表任脉,因此悟空这时候的境界还停留在“气机”这个层次。“气机”是“专注”和“静”这两种成分基本相当的状态,因此水帘洞的境界是不稳定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思维状态。
 
 

悟空出世
认识自我
《西游记》开篇即谈孙悟空的降生,这是因为修行的第一要务是认识自我。如果我们找不到真正的自我,是无法修行的,是不可能解决生死的。《西游记》把我们当前这种思维状态的思维功能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与如来藏相应的功能,这部分功能能够引导我们证入更为高级的状态,是我们必须保留和深化的。这部分功能分配给了孙悟空,因此《西游记》中悟空所表现出来的特质是我们必须学习的,悟空是我们修行的榜样。与之相反,我们还有另一部分功能是当前这种低级思维状态特有的,高级状态没有这些功能,因此为了证入高级状态,我们必须破除这部分功能。这部分功能就分配给了猪八戒。由于猪八戒所代表的这部分功能是必须破除的,因此猪八戒取名为“戒”。我们长期生活在当前这种思维状态,因此对当前这种思维状态特别熟悉,已经形成了习惯。这种习惯变成潜意识,深深沉淀下来,形成“潜意识散乱”。潜意识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自动发挥作用,而破除“潜意识散乱”又是比较困难的,因此猪八戒总是不断捣乱,导致修行过程异常曲折。悟空和八戒所代表的这两种思维功能,一个需要保留并深化,一个需要警戒和破除,整个取经过程就是解决他们之间矛盾的过程,随着矛盾的解决,随着八戒所代表的思维功能的破除,修行也就成功了。
为了让我们充分认识《西游记》的寓意,《西游记》用一首诗来提示我们:
三阳交泰产群生,仙石胞含日月精。
借卵化猴完大道,假他名姓配丹成。
内观不识因无相,外合明知作有形。
历代人人皆属此,称王称圣任纵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