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解读11 ┃ 唐僧的修行

 小龙女的武馆 2017-09-01

西游解读11 ┃ 唐僧的修行

2016-06-17 清凉月 

第  八  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第  九  回  袁守城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第  十  回  二将军官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象化金蝉

 
《苏武慢》

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
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
毛吞大海,芥纳须弥,金色头陀微笑。
悟时超十地三乘,凝滞了四生六道。
谁听得绝想崖前,无阴树下,
杜宇一声春晓?
曹溪路险,暨岭云深,此处故人音沓。
千丈冰崖,五叶莲开,古殿帘垂香袅。
那时节,识破源流,便见龙王三宝。

《西游记》第八、九、十以及十一、十二回都在谈唐僧。
这里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A 第八回 讲观音菩萨到东土大唐寻找取经人,实际是讲大乘菩萨道的修行人到世间弘法。观音菩萨主动送法上门正是彰显菩萨道救人心切,彰显大乘佛法并不仅仅满足于自我解脱,同时也在告诉我们佛法是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把出世和入世紧密结合起来。
把出世和入世紧密结合起来,这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指导思想。儒释道三家,儒家侧重于入世,道家侧重于出世,佛家则把入世和出世紧密结合起来,以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由此看来,佛家思想最能体现三教合一的精神,因此《西游记》以佛教修行人作为主角,并由佛家为修行奠基,最后也以佛家为目的地。
B 修行开始,第一件事就是确立修行人,以唐僧作为修行的主角,从道家的角度讲,这是建“炉鼎”。道家把修行比喻为炼丹,炼丹就要先修炉灶。
我们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修行其实是查找这个世界的本源,查找“根本状态”。为什么要查找根本状态?宏观物质现象都是虚幻的假象,而我们的思维是真实的,如果思维是由物质生成的,那么精神上的自我只能由世界的本源生成,因此只要查找到世界的本源,就能解决生死。解决生死始终是修行人的第一要务,因此查找物质本源也是服务于这一目的的。

怎样查找世界的本源呢?我们把世界分为“心”和“物”两部分,因此对世界本源的查找可以从“心”和“物”两个方面进行:
(1)从“物质”方面进行:现代科学侧重于从物质方面查找,科学家用现代科学仪器把物质进行分解,从分子、原子、质子、中子逐渐向更深层次的物质状态进行研究,希望通过这种方法能够逐渐寻找到世界的本源。道家也是这样,也是从物质角度进行研究的。他们中的其中一派采取把多种物质进行混合(炼丹)的方法寻找世界本源,这是用加法进行研究,不符合“条件论”,是不可能获得成功的,因此已经被历史证实为错误;另一派则基本和现代科学一样,也是向物质的微观状态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能够发现更为微观的物质状态,从而查找到世界本源。与现代科学不同的是,现代科学有先进的仪器,因此侧重于通过“眼睛”这个光学仪器进行研究,道家由于缺乏先进仪器,因此只能借助其他感觉器官进行研究,也就是通过身体觉受进行研究。
接下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世界上有很多物质,应该选择哪种物质作为研究对象呢?我们所选择的物质必须有利于研究、有利于突破,基于这个标准我们必须选择“身体”这个特殊物质体作为研究对象,因为我们对身体最敏感、最容易操作,同时由于我们是通过“觉受”进行研究的,这也决定了我们必须选择“身体”作为研究对象。由此可见,道家的“炉鼎”其实就是研究对象,就是从物质世界中选择一个容易突破的点。
(2)从“思维”方面进行:由于心物是一体的,因此我们可以从思维角度进行研究。我们对自己的思维最熟悉,因此最具有可操作性。佛家侧重于从思维角度进行研究,也是在思维研究方面最为彻底,最为完整,最成体系,因此只要涉及思维方面的研究,就不得不向佛家思想体系靠拢,这也是儒释道三教合一以佛家为主导的根本原因。
道家选择“身体”作为突破口,佛家选择“思维”作为研究方向,二者其实都是以“人”作为研究对象。
世界上的人万万千千,形形色色,什么样的人最有利于修行最有利于突破呢?《西游记》以唐僧作为模本,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最有利于修行?应该按照什么样的标准要求我们自己?
背景:唐僧为孤儿,未成家,又从小在寺院长大,因此少有世间习气,利于修行;
苦深:唐僧一出生即经历人间大苦,父亲被人害死,母亲被逼而偷生。苦越大则出离心越强,修行的心越坚定,因此《西游记》第二十三回“四圣试心”就用“三藏不忘本”为标题,赞扬唐僧能够在名利财色面前不动摇,能够矢志不移地取经修行。
性格:唐僧累世修行,生性敦厚,这样的人在行事方面总是直心行事。“直心”即道场,“直心”即潜意识,因此有利于修行,有利于形成“潜意识专注”。
 D 人物名字
陈光蕊:唐僧的父亲是陈光蕊,“陈”即“沉”,“陈光”即光逐渐沉没。从物质的演变过程来看,先有可见的光,然后“光”逐渐演变。光在演变过程中不仅其形态学特征从“光团”逐渐演变为“弥散的光”,而且其光感也越来越弱,慢慢完全演变为“气”,因此所谓“沉光”其实就是指“气”。身体和这个世界的其他物质一样都是以“气”作为基础的,因此“沉光”其实就是指凡人。《西游记》在悟空出世那段写到“金光将潜息”也是在告诉我们悟空逐渐变为凡人(凡猴)。  
为什么“金光”会“潜息”呢?因为“蕊”。“蕊”字下为三个“心”,也就是“三心”。“三心”则乱,因此是散乱心。我们常说“心乱如麻”,“麻”是草,心象草一样乱,因此“蕊”为草字头,很显然“散乱心”是“金光潜息”的根本原因。佛家讲“三心”为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这是从“时间”角度讲思维的演变,从时间角度讲散乱心,“时间”即“生死”,很显然“蕊”字暗含生死,因此陈光蕊会流浪生死。
陈光蕊的名字其实向我们暗示了解决生死的方法,也暗示了《西游记》主旨:我们要想解决生死,必须证入“光”这个状态;为了证入“光”这个状态,我们必须解决“思维(心)”问题;二者在一起就是性命双修,就是三教合一的基础,就是《西游记》写作的根本目的。
江流儿:“江”即生死长河,“流”者“流转、流浪”,江流儿即流浪生死的人,也就是我们凡人,我们凡人都是流浪生死的,因此唐僧取经的过程其实就是暗喻凡人的修行过程。
金蝉子:“金蝉”即“金蝉脱壳”,金蝉子即指唐僧是一个修行人,最终能够解决生死。当然“金蝉子”这个名字所暗示的解决生死是从道家的角度讲,道家讲“出阳神”,“出阳神”就是象金蝉脱壳那样脱离身体。这其实是执着于另一种物质状态,还不是真正的解决生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