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游解读29┃通天河

 小龙女的武馆 2017-09-01

西游解读29┃通天河

2016-06-29 清凉月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通天河:“天”指头部,也指百会穴。“河”比喻气机运行的路径。“通天河”寓意为这个阶段的气流朝百会穴方向运动,寓意这个阶段我们的实证将朝着百会穴努力,但还没有到达百会穴,下一节将正式到达百会穴。


 

柴扉竹院,房门半开半掩,老者口念“弥陀”还礼道“来迟了”:这里的“柴扉竹院,房门半开半掩”皆指“虚”;老者即寿者,指“静”,因为“静以养气”能长寿。“弥陀”即慈悲的意思,暗指要在大悲心上下功夫,不能局限于物质方面的实证;“来迟了”一方面指这一段的修行比较艰辛迟缓,另一方面也指这种修行方法并不是快捷的方法,而是一种慢修方法。什么才是快捷的修行方法呢?后面还要详谈。
:这一段突出一个“香”字,无论是环境,还是妖怪所起的风,都有香气,这是告诉我们从这里开始,在修行中会产生香气。此前在黄袍怪那一节,三公主是披香殿的侍香天女,也是在暗示那个阶段已经有香气,不过那里的香气比较微弱,同时那个阶段的香气时有时无,不稳定。到了这个阶段则完全不同,香气变得浓郁美好,而且非常稳定。
“风”指气流的运行,“风”在颜色、大小、位置、香气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这种不同代表气机运行的不同阶段,我们要按照这些特征的变化规律机动灵活地进行调整,从而降低实证难度,提高实证效率。
陈清、陈澄:“陈”有两个含义,一是“陈”通“沉”,主静;二是“陈”同“旧”,陈旧之谓,新鲜的东西火性较大,陈旧的东西已无火气,容易“静”,利于修行。“清澄”即“不浑浊”,也就是不“混”,没有混合,无法把阴阳混合在一起,无法把意识和潜意识混合在一起,无法形成“潜意识专注”,这是不利于修行的。
二位老者欠身问唐僧“怎么不走正路”:这句话暗示唐僧此时的修行仍然不是正路,而是弯路,是比较缓慢艰辛的路。什么是正路?以后详谈。
独子:独子暗喻孤阴、孤阳,无法阴阳融合。二子皆是偏出,“偏”者“不正”,偏于阴或偏于阳,偏于一侧,无法使对立双方融合,无法使意识潜意识融合。
变男女:悟空和八戒变为两个儿童,原来的两个儿童代表幻化的身躯,代表“身体的宏观物质状态”,悟空和八戒代表“心”,代表真正的自己,代表修行的主体,代表“身体的微观物质状态”。
灵感大王庙指头部,头为聪明灵感之所。
车迟国元会县:这一段仍然属于车迟国,仍然比较艰难;“元会”即“会元”,阴阳、五行、意识潜意识在这里融为一体,这里讲究一个“圆”字。
抬着桌子到天井转一圈:桌子四位一体寓意融合、混合;“天井”指中脉,为虚空之所,暗喻这一段尤其要注意安住于“虚空”心境。抬着桌子到天井转一圈,而不是放在天井,不是住在天井,这说明本节的修行和中脉表面看来有一定关联,但却不是中脉,还没有正式进入中脉的修行。不过由于本节主讲“融合”,在意识和潜意识融合为“潜意识专注”后我们将逐渐进入中脉的修行,因此要到天井转一圈,暗示本节的修行是为中脉做准备,暗示从本节开始我们将逐步进入中脉修行阶段。

本节对妖怪的描述代表其这个阶段的修行情况:“金盔金甲、宝带红云”暗示这个阶段的修行已经到了一个较高层次,也就是“光”逐渐显现的阶段;“足下烟霞身雾暖”暗示“气、光、暖”这几个特征;“行时阴风立气温”暗示其在行走中还不得不使用身体(身体的宏观物质状态),而在站立时却能使用身体的微观物质状态,因此能得暖。这两种物质状态分别对应于意识主导和潜意识主导,说明此时意识和潜意识还没有融为一体,容易出问题变成妖怪。


石匣石棺材:身体是这个世界一个普通物质体,我们使用这个身体就会被其所困。我们(此处指“光身”)被困在这个身体里,身体就象棺材一样束缚着我们。然而身体是由不同层次的物质叠加在一起的,因此棺材的材质是不一样的。《西游记》把“身体的宏观物质状态”称为土坯,在夹脊关那一节称之为“砖瓦木植土坯”;本节则把身体称为石棺材,这是因为前一阶段的修行是在“气”这个物质状态进行修行的,而本阶段随着“潜意识专注”的形成,我们将进入与之对应的“光”这个阶段的修行,这样就必须抛弃“气”这个物质状态。如果我们继续执着于“气”,就等于被困在“气”这个石棺材里。
为什么把“气”称为“石”呢?因为土与石相比,很显然“石”更接近于“金”,因此我们平时习惯于称呼“金石之家”,把“金和石”相提并论。身体的宏观物质状态分为五行,五行里面有“土”,因此在称“土”的地方皆指“身体的宏观物质状态”。这里不让唐僧躺在土棺材里,而是躺在石棺材里,说明唐僧此阶段的修行受困于“气”,接下来需要抛弃“气”这种物质状态。等破了石棺材,唐僧就正式进入另一个层次的修行,也就是进入“光”这个阶段的修行。
唐僧在里面哭,其实是指我们大家,我们无法自由脱离和自由使用这个身体,因此非常害怕疾病、害怕死亡,心中充满悲凄。
误踏层冰伤本性:这个地方的修行关键在于阴阳融合,而不能象之前那样以“静”为主,否则将堕入“静”所形成的境界。本阶段我们要侧重于培养专注,要致力于形成“潜意识专注”,而“专注”能够打破“静”,因此要防止踏破冰层。
悟空、八戒、沙僧入水底救唐僧,悟空拔下毫毛变假身钻在八戒耳朵里,八戒不知,欲撇下悟空和沙僧同去,沙僧道:“若无他来,我不与你去。”这里让“悟空、八戒、沙僧”三个人同去救唐僧,因为这里必须把三个人的功能融为一体。“毫毛”代表柔细,“耳朵”为肾之外窍,代表先天,心柔细则与如来藏相应,因此能够藏于耳中,暗示此时必须与高级状态相应,必须安住于高级思维状态。沙僧要求八戒必须和悟空一起去,这是因为必须把悟空和八戒所代表的思维功能融为一体,离开悟空就无法成功。总之,这里暗示要把悟空、八戒和沙僧所代表的功能融为一体,融为“潜意识专注”。


 

水鼋之第:“鼋”同“圆”,指融合为一体。
妖精称自己的武器是“九瓣攒成花骨朵,一竿虚孔万年青”:这是形容莲花花苞,说明妖精的武器是莲花花苞。莲花生自淤泥,佛教也有火中生金莲之说,这里面都强调一个“生”字。“生”是从一种物质里产生另一种物质,因此对于修行中从一个物质阶段进入另一个物质阶段,《西游记》均用“莲花”进行表述,比如:尾闾关那一节的莲花洞,本节的莲花苞都是这样。“九个花瓣”指“九思”,“九思”是对“意识和潜意识”具体内容进行的分类,因此“九思”指的是“意识和潜意识”。“九个花瓣攒成一个花骨朵”指的是把意识和潜意识融为一体,融为“潜意识专注”。“一竿”指“潜意识专注”是一心不乱的,是持久的高度专注。“虚孔”指中脉,指“潜意识专注”这种高级思维状态的心境;“万年青”指在这种状态我们能够保持青春活力。
悟空要对妖怪的顶门捣蒜打,使他护疼发晕:气流到达这个地方,会产生轻压感,有时会有疼痛感,不过这种疼痛感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疼痛感不同,这是一种美好的感觉。“发晕”是对此时潜意识状态的描述,和平顶山那一节的“发发昏”是一个道理。为什么那里是“昏”,而这里是“晕”呢?因为这里在头部,容易出现“晕”一样的反应。
观音菩萨用竹篮向上溜头扯着道:“死的去,活的住”:这里“死的去,活的住”就是“死去活来”,“死”指“静”,“静”是不活泼的,是死水不藏龙,“活”指“专注”,在高度专注时,我们的头脑高度清醒,异常灵敏。为什么这里要说“死的去,活的住”呢?这是因为与“气”对应的思维状态是“专注的静”,具有“专注”和“静”两种成分。在气流发展的不同阶段,这两种成分所占的比重是不一样的,到了本阶段,“专注”的成分已经远远大于“静”,因此此时头脑高度清醒,思维异常灵敏,可以用“活”这个字来形容。同时由于“专注”与“光”对应,“光”能够破除“静”所产生的细昏沉,能够使我们处于高度清醒和灵敏状态,因此说“死的去,活的住”。这句话是观音菩萨告诉我们此阶段要及时放弃“静”,放弃“气”,同时要相反地培养“潜意识专注”,安住于“潜意识专注”,安住于“光”,要用“潜意识专注”和光融为一体。


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呢?观音菩萨向上溜头扯竹篮,这是在告诉我们解决的方法。河流代表意识流,代表“相续性思维”,“上溜头”则指“念头起处”,“向上溜头扯”就是告诉我们要在“念头起处”下功夫,要防止插入主观观念。这一点和黑水河妖精从上溜头驾独木船顺水而下正好相反,顺水而下则堕入走神堕入“静”,逆水而上在“念头起处”下功夫则能够打破相续性思维,能够破除静,能够培养起高度专注的“潜意识专注”。
我们要破除“静”的境界,要安住于高度清醒的“潜意识专注”状态。在“静”中,我们总是目光内视向下,而在专注的时候,我们的目光总是不由自主向上凝视,与之相应,此时的微观物质也是向上发展的,因此观音菩萨用竹篮向上溜头扯从物质角度来讲是指此阶段的物质发展方向是由下向上的。向哪里发展?向百会穴发展,百会穴为最高处,为“天”,通天河是通向“天”的,是通向百会穴的。
“竹篮”代表此时“空虚”的心境。观音菩萨不梳妆指的是本来面目,暗喻此时的思维状态是一种高级思维状态,具体来说是如来藏,因为只有如来藏是本来面目,是赤裸裸不需要修饰的,“竹篮”是在暗示这种心境。
总之,高级思维状态是高度专注的状态,是异常清醒的状态,是极其灵敏活泼的状态,是此时唐僧必须具有的状态。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不要象之前那样侧重于“静”,而要相反地忘记“静”,要致力于培养“专注”。


亮灼灼一尾金鱼,还眨眼动鳞:“专注”是非常活泼的,因此用“鱼眨眼动鳞”来形容;“专注”与“光”相应,因此金鱼亮灼灼。
老鼋四丈围圆大白盖,口中道:“比那层冰厚冻,稳得紧哩,但歪一歪,不成功果”:这里的“老鼋”指融合,“白”指“气”,“盖”指稳定,“层冰”指“静”,由于此阶段“静”的成分很小,同时由于“专注”能够打破“静”,因此此时的冰是非常容易破碎的薄薄的一层冰。老鼋所代表的状态是一种圆融的状态,而不是阴阳对立、水火对立、意识潜意识对立的状态。所谓“歪一歪,不成功果”指的是必须保持融合,不能偏于任何一方,否则无法融合为“潜意识专注”,无法成功。


本节主要谈一个问题,那就是“融合”,要把意识和潜意识融合为“潜意识专注”。“气流”是从宏观物质状态向微观物质状态演变的过渡状态,随着“专注力”的提升,“气流”将逐渐演变为“气团”,从而完成其历史使命,我们要及时放弃“气”这种物质状态及与之对应的“静”这种思维状态。“气团”是“气”的最高形态学特征,是我们在身体方面实证的最终目的,我们必须证入“气团”状态才能实现向“光团”的转化,才能最终完成在物质方面的实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