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淡,才是人生最高的境界

 yangxichu 2017-09-01

来源于品读经典


“淡”字,左边是“水”,右边是“炎”,一半水,一半火,水火本不相容,造字者却巧妙地将两者糅合在一起。于是,你予我温暖,我予你清凉,水火相融,致于中庸平和。

淡,是一种平和的境界,是安于粗茶淡饭,平淡悠然的寻常日子是不争不躁,“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看遍繁华后的幡然醒悟,“宁谢纷华而甘淡泊”。

人间三千事,淡然一笑中。

大道至简,大味必淡。

老子有言:“五味令人口爽”,酸甜苦辣咸五味吃多了,味觉会慢慢丧失,最终无法分辨味道的美好。

所以蒋勋说:“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最后出来的一个味觉是'淡',所有的味觉都过了,你才知道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稀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是'淡'是生命中最深的味觉。”

陆游出生名门望族,自小锦衣玉食,尝遍世间美味,一支妙笔更将佳肴美馔描绘得活色生香,令人垂涎欲滴: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鲈肥菰脆调羹美,麦熟油新作饼香”......

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陆游不以山珍海味为喜,反而爱吃清粥素菜。三餐食粥,佐以白菜、豆腐、山药等素菜。

有时早晨起来无所事事,便只管吃粥,吃饱了又卧床补眠,醒来再点一盏残灯夜读书。

“粥罢重投枕,灯残起读书”,过着如此清简淡然的生活,在人均寿命只有三四十岁的南宋,陆游活到了85岁高龄。

“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最有味的,就是这清淡的欢愉。而一生清福,就在碗茗炉烟之中。

佛家言:“人生有三毒,贪嗔痴。”贪为三毒之首,也是三毒的源泉,尔虞我诈,生死疲劳,皆由贪念起。

如何治“贪”呢?古人云:“淡泊以贪,无他耳”,以淡泊之心面对周遭的万千诱惑,自然不动如山,云淡风轻。

恰如汪国真所说:“不忧淡泊的生活,并能以淡泊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繁华和诱惑,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入梦,这样的人,予自己是云朵一样的轻松,予别人是湖泊一样的宁静。”

厌倦了官场争斗的王维,在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做官以获得供养老母弱弟之资,隐居山林以求得心灵的宁静。

退朝之后,王维或于家中焚香静坐,或浮舟往来,与好友弹琴赋诗,不与名利相扰。

一天,王维在山中静坐观万物,他看见阴雨迷濛的山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农妇给田间耕作的丈夫送饭;看见广漠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起飞,深秀的夏木之中黄鹂啼音婉转。

置身如此幽雅清淡之境,王维快意地宣布自己去心机绝俗念,不汲汲于名利之争,悠悠然沉酣于山林之乐。

“淡”,是精神明澈,灵魂了悟,透过纷繁的世相,洞察生命本质,内心归于淡泊。如素白的花开在心间,不染世俗尘埃,暗香盈袖,清气满乾坤。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谁不曾梦想仗剑走天涯,渴望波澜壮阔的人生?

最后才发现,生命中最曼妙的风景,是“且将新火试新茶”的寻常烟火气,是一朝一夕一蔬一饭的安恬淡然。

苏东坡一生起起落落,得意时做过高官,经历过所有现世繁华与恩宠;失意时屡遭贬谪,几经辗转,走在荒山野岭中,满目凄凉。

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回头看一生走来的路,苏东坡淡淡地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人的一生,经历了喜怒哀乐,尝遍了世间百味,到最后,所有强烈浓郁的东西都慢慢褪色,化为淡淡的回忆,“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个“淡”是对生命的反省,也是对执念的释然,“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神情酣畅地睡在粗布被窝里,得天地冲淡平和之气;有滋有味地吃着粗茶淡饭,才是人生恬淡泊然的真趣。

人生百味,终归一“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