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00元挂号费引发讨论:医生价值能否与金钱挂钩?

 桃子的图书馆zt 2017-09-01

专家的特需门诊挂号费调整至1000元?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出示的一则通知在网上引起热议。该通知称:该院刘嘉湘教授荣膺“国医大师”称号,自2017年9月起,门诊挂号费调整为1000元。此新闻一出,自然引来支持者和反对者的两方对立,反对者认为,这简直是天价挂号费,要看不起病了么?而支持者则认为,这是对人才的尊重。

1000元挂号费引发讨论:医生价值能否与金钱挂钩?

很多支持者指出,此等高价挂号费针对的是特需门诊,其目的也是为了分流患者设立。特需门诊所针对多为有特殊疾病需要治疗的患者,其治疗需要较为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及充足的时间,所以特需门诊每天接待的患者较少。为了使服务患者更有针对性,特需门诊的价格较之普通门诊偏高,使病情较为复杂或经济条件较好的患者得以选择。

但专家特需门诊的价格问题之所以引发争议,其背后的原因还应归结到大众意识中对医生的定位。医生的价值究竟在大众心中处于什么位置?医生的价值能否与所得薪酬挂钩?

1000元挂号费引发讨论:医生价值能否与金钱挂钩?

“以药养医”、“红包”等词汇一直在冲击着医患之间的信任感。这类行为的背后本身是对医疗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患者的负担。随着医改进程的推进,医生薪酬改革得到越来越多关注,该举措不仅能让医生们的劳动价值得以合理体现,同时也能杜绝一部分“灰色”事件的发生。

同时,合理的薪酬是医生多年的苦读和岗位上奋斗过程中的一丝光明,也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加入医生的行列。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N年规培,进入医院后的职称晋升,科研项目,披荆斩棘一路下来,却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维持,确实令人在疲劳中又多了一丝迷茫。

医生价值与挂号费挂钩的另一层面是明确的将患者人群分开。提高医生的挂号费,加大就医成本,许多能够在基层医院就诊的患者可以因为顾虑到就医成本而选择就近就医。大医院的医疗资源集中,人群更集中,将就医成本分出层次,也是促进分级诊疗的一种措施。

1000元挂号费引发讨论:医生价值能否与金钱挂钩?

但同时也有人认为医生价值不能完全与薪酬挂钩。这种医疗与金钱挂钩的观念激化了医患之间的矛盾。我们目前的公立医院是政府为健康人权保障而实施的技术性措施,具有公益性质。如果靠价格来量化医疗服务的身价无异于贬低医生的行业形象。

医疗人员的价值应体现在社会声望、较为体面的福利待遇以及发展空间等几方面。医疗服务的定价与医疗人员的自身价值并无直接关联,支撑公立医院运转的影视政府的财政保障。如靠提高服务标准来决定医疗人员的价值,那么和“以药养医”类似行为有何区别?

医疗行业由于其特殊性,格外需要强调道德;但也是因为其特殊性,医疗服务具有信息高度不对称,无法标准化的特点。外部的监管和考核如何深入医疗行业内部进行管理和整改一直是业内人士不断探索的问题。如何让医疗体制更加科学,并考虑到医患双方的利益,仍需我们不断的摸索。


1000元挂号费引发讨论:医生价值能否与金钱挂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