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度经济最终可能将成为一个可怕的投资目的地

 独树逸 2017-09-01

此前曾报道过,印度莫迪总理正在举全国之力开始新的"世界工厂"计划,不仅仅于此,印度经济也开始强力吸收亚洲乃至于全球范围内的资本、技术甚至人才等相关资源,与此同时,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和西方国家积极促进和发展经济关系,印度经济好像突然变成了亚洲最大的经济黑洞一样,这只印度经济"猛兽"正在强力吸收一切有用资源。

曾经的印度试图在经济上高速增长,但结果都不如人意,近几年来,也难怪印度人似乎感觉自己像搭乘着GDP增速全球领先的帆船一样正驶入佳境,比如,《印度时报》在上周的报道中称:

亚洲国家正在为印度投资热买单,印度总理莫迪为促进当地制造业而采取的举措似乎吸引了亚洲相对更富裕的国家,来自这些国家的投资者已经开始与英美投资者争相在这第三大经济体中建造工厂。在过去四个财年中,亚洲投资者占到印度外国直接投资的份额翻了一倍多。

根据Care Ratings的数据,在2014和2017财年期间,亚洲投资者占到的份额为大约28%。这些投资者来自1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菲律宾、中国台湾和斯里兰卡。在2016年,上述10个亚洲国家和地区总共向印度投资了110亿美元,而在今年1至3月份,它们投资了17亿美元。根据花旗的数据,其中25%至30%的投资贡献来自韩国、中国和日本。

与此同时,据近日的《印度斯坦时报》报道称,印度的经济智库"改造印度国家研究院"提出三年行动计划,建议仿效中国设立大规模经济特区、推动城市化步伐、制造具全球竞争力的产品以增加出口等。这份经由印度财政部发布的报告显示印度正在参考中国经济模式以发展印度经济,报告不只是赞扬和承认中国的经济实力,还点出了印度的不足之处。

这份报告评估了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经济特区到创造就业机会、从世界级大学到现代化都市、从通信科技到软实力。报告强调,有必要"复制"中国于沿海地区设立的大型经济特区,在印度东、西两岸设立两个就业区域,并称"印度制造"要取得成功,就须像中国和一些其他国家那样,为全球市场生产产品。为此,印度产品须具有竞争力。

事实上,那些关心印度非货币化政策的人们都在不断重复一个问题,印度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委内瑞拉?事实上,委内瑞拉并不会孤单,印度经济不是没有可能的。本文将为中国投资者分析印度经济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为什么说印度经济最终将成为一个可怕的投资目的地?

曾提到,美元的债务陷阱将会导致很多国家一夜之间回到赤贫,一个国家一旦陷入美元债务陷阱,最后必然是被劫掠一空。这个美元债务陷阱本身就是华尔街为了劫掠他国而精心设计的。

比如委内瑞拉就是次贷危机之后陷入美元债务陷阱困局的一个典型国家,委内瑞拉是一个经济结构单一的国家,其命运寄托在自身不能掌握的原油和黄金上,脆弱的经济完全不能抵御国际市场上的风吹草动。经济危机来临,委内瑞拉立刻成了高盛、花旗银行等美国金融大鳄的盘中餐。

随着油价和金价下降,委内瑞拉外储急剧减少,这时,还借不到美元,导致财政赤字飙升,用以进口生活必需品的外汇不足,导致国内物资短缺,债务危机爆发,并由此进一步导致通胀失控、经济衰退和社会动荡。

事实上,在很多人眼里印度是一个经济增速仅次于中国的国家,同时认为印度的财政是健康的。但实际上恰恰相反,印度财政已经陷入美元和自身的债务双重陷阱。

根据印度公布的财务数据统计发现,从2003年开始印度债务一直在不断增长,在08年美国开始QE放水印钱以后,印度向国外(主要是向美国)借钱的速度猛然加速,据世界银行数据截止2015年12月印度外债总额1.4万亿美元,但截止至2017年的5月,印度的外汇储备为3757.2亿美元,印度购买的美债仅为1300亿美元。

而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外债的利息高达8%左右,而同期像中国德国日本等国家的利率要远远数倍低于这个数值,由此带来的后果就是印度每年付的外债利息占其财政收入的26%,远超国际公认的3%的财政警戒线,值得注意的是,这些1.4万亿美元的债务中85%为美元债务。

与此同时,在一份FT的《经济调查报告》中也承认印度与其他市场导向的新兴经济体相比存在三大不利的差别:

在接受私营部门和保护产权方面犹犹豫豫;国家能力不足,尤其是在提供教育和医疗服务方面;既分散又极为低效的收入再分配。

一些经济学家告诉我们,过去三十年来,印度经济实现了增长,但是这种增长大部分可归功于通过互联网和电话新媒介,印度能更加容易的进入西方世界,获得西方世界的技术,但如今开始显露出滞胀的迹象。

所有证据表明,印度人实际上已经没有动力去开发创新能力和理性思维能力。这导致的后果是,印度的制造工厂,职能部门,包括私营部门的职能部门充满了混乱、浪费,无法进行规划,不会遵循制度。印度的劳动力成本看起来很便宜,但是这个经济体的混管理乱意味着生产率低下。不仅仅与此,印度仍是全球商业环境最差国家之一。

比如,近日,李嘉诚旗下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今年2月和8月,公司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和记电讯国际有限公司收到印度税务局的评税令及罚款令,向和记电讯追收合计3223亿卢比(约392亿港元)罚款,但和电国际已明确表示,印度高院已经裁决不必缴税,这钱不会给。这也说明在印度投资碰到的潜规则会非常多,投资者还可能时隔10年被要求缴近400亿税和罚款。

事实上,据世界银行统计,印度依然是全球最难做生意的国家之一。虽然莫迪一直致力于清除繁琐的商业法规,简化各项程序。然而,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2017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190个所有国家中,新西兰营商便利度超过新加坡排名第一,而印度仅比去年上升1位,排名130位。

最后,投资者应该关注什么?一位独立经济学家称,印度最终可能会成为一个可怕的投资目的地。印度国内的储户应该考虑将自己的财产转移到海外。印度经济仍然允许民众每年向海外转移25万美元的财产,但印度经济对资本管制的措施最终将会被建立。请记住,印度国内的储户已经溢价30%或以更高的价格来购买美元和英镑。现在,似乎没有一个好的理由让海外的印度人向印度国内寄钱。

笔者钱赤诚(微信cck99888)是金融投资分析师,从事金融行业多年,研究国际局势和热点事件。金融领域博大精深,每天行情波折不断,我所能做的就是用我多年的研究经验,给大家帮助。

1.中亿财经网(http://www./)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中亿财经网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中亿财经网",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或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中亿财经网编辑修改或补充。

阅读延展

热文榜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