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楼一古】胡文虎大楼:开埠第一座最高洋楼,虎标万金油家喻户晓

 风吟楼 2017-09-01




胡文虎大楼气势恢宏风格独特——


开埠第一座最高洋楼

虎标万金油家喻户晓


胡文虎大楼


在如今不少汕头人的童年记忆中,仍记得暑天出门或乘车,家里大人总会从裤袋里摸出一个和硬币差不多大的红扁铁罐,将里面黄褐色的膏体挖一下抹到小孩子的鼻子下和脚踝上,醒神防暑气。而这就是当时风靡全国和东南亚、家喻户晓的虎标万金油了。罐身正上面有一只虎,在“虎标万金油”的包装盒背面图案,就是胡文虎大楼。当时供不应求的“虎标万金油”就生产于这栋大楼内。


在汕头老市区民族路和新洪巷的交界处,坐落着设计风格独特、气势恢宏的胡文虎大楼。该楼建于1927年,由有“万金油大王”和“报业巨子”之称的侨居缅甸爱国华侨胡文虎所建,作为永安堂制药厂使用,是汕头开埠后第一座最高洋楼。胡文虎大楼是胡文虎热爱祖国的见证,也承载着汕头百载商埠的深厚文化底蕴。


作为老市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地标性建筑,胡文虎大楼在2010年被列为汕头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对于研究汕头开埠史、建筑史、工业史和历史名人,都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今年初,汕头市政府与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商谈并达成初步意向,拟由羊晚集团保育活化胡文虎大楼。



建筑特色
中西合璧

胡文虎大楼为中西合璧建筑风格,占地面积为819.01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235.29平方米(含主楼和附楼,主楼1880.63平方米、副楼354.66平方米)。胡文虎大楼和胡文豹大楼(原星华日报社旧址,后来亦由胡文虎兴建)建筑风格非常相似,造型独特:地处十字路口转角,外观呈现扇状,在外立面正中三层处有外凸的欧式小阳台,阳台门窗上饰有中式屋檐,精美的花纹饰样历经百年风霜仍耐人寻味。底层临街处形成骑楼。胡文虎大楼天面上矗立着一筒形塔楼,共有三层,老汕头称之为“楼叠楼”。据老一辈人描述,原来永安堂大楼上有一具虎的雕塑,而虎豹印务公司大楼上有一具豹的雕塑,大家以此区分,分别称之“胡文虎”和“胡文豹”。2008年,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吴庆洲、程建军、李国雄受市文广新局委托对胡文虎大楼进行评估论证,并作出专家鉴定意见,指出:“胡文虎”无论外立面,还是底层的装饰设计,都非常精致,尤其是入口、天花和和柱头等细部,工艺相当精湛,楼梯和塔楼的设计也非常有特色。


从主楼进入到塔楼,要经过一条窄小的悬空桥,再登上去就是宽敞的天面。塔楼内部楼梯沿墙面螺旋上升,装饰感十足。由于楼层间距大,整座大楼毫不低于八九层高的居民楼,从窗户往外,依然可以看得很远。

人物故事
万金油大王和大慈善家


胡文虎原籍福建永定,1882年生于缅甸仰光。他是南洋著名华侨企业家、报业家和爱国慈善家,一生充满传奇。胡文虎从继承父亲胡子钦在仰光的一家中药铺永安堂开始,后来在制药方面崭露头角。


据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陈汉初介绍,汕头作为当时的重要港口,胡文虎无论是在1892年回福建老家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以及4年后重返仰光时,或是在1909年周游祖国及日本、泰国等国家考察中西药业时,均多从汕头出入口,对汕头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较为熟悉。因此,1927年选址汕头投资创办永安堂制药厂,花费80万银元。内设永安堂制药坊和营业部。


随后,胡文虎将“永安堂”经营得风生水起,他以“虎标万金油”、“虎标八卦丹”、“虎标去痛水”等系列药物致富,号称“万金油大王”。汕头海丝申遗办公室辛国安科长告诉记者:“抗日期战争之前,永安堂制药厂生产的虎标万金油等药品,除了在国内畅销,还通过汕头这个港口,经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东南亚各国。”



胡文虎有一句话流传至今:“文虎经商海外,眷念乡邦,秉救国之心,为拯民之举,济群博施,惟日不足。”他发家后,自倡“以大众之财,还诸大众”之论,热心于兴办慈善事业和赞助文化教育事业,因而成为有名的“大慈善家”。


陈汉初说,胡文虎先生是一位著名的爱国爱乡侨界领军人物。他潜心研究药物,以巨资广制药物,并在祖国各通都大邑设立分行60所,每年赢利十分之四用于扩充营业,十分之六用于在内陆各省、市建立医院,举办各种公益慈善事业。上世纪三十年代,在汕头捐建汕头医院和市立一中图书馆、回澜中学礼堂、市立女子中学校舍、感化厅各一座。而支援灾军、施医赠药、技贫济困,更是经常慷慨解囊,并支持汕头的抗日战争。

文保故事
“胡文虎”幸运被保住


据辛国安介绍,早在1994年,汕头市文物保护管理部门通过考证,将胡文虎大楼认定为不可移动文物点,并要求在旧城改造中予以保留,并加以保护。2010年,胡文虎大楼通过并被公布为汕头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辛国安告诉记者,他认为“胡文虎”从开埠后至解放前,无论是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还是从二十世纪工业遗产这两方面来看,都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然而此前,“胡文虎”却曾面临被拆危机。据了解,在2008年,民族路拓宽改造,“胡文虎”整座大楼几乎站在拓宽后的路面一侧上。因为当时胡文虎大楼尚未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所以汕头市历次城市总体规划都没有将其列为“保留建筑”。开工之前,在有关部门召开的讨论会上,有竭力主拆的,也有提出易地重建的,更有坚决要保留住的,一时整个汕头掀起了全民大讨论。后来,市政府要求暂停施工,由汕头市文广新局牵头组织,邀请广东省文物保护专家进行实地评估论证。经各方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号,最终,胡文虎大楼极为幸运地保住了。


一楼大厅


胡文虎在汕头还资建了另一幢大楼——“胡文豹”(星华日报旧址),他独资创办了十多家中、英文报纸,一度享有“报业巨子”的称号。其背后有什么动人故事,下期为您讲述。



Hello,伙伴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