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爱妈祖】潮汕人心中的——妈祖信仰

 风吟楼 2017-09-01



 妈祖信仰是中国沿海地区汉族民间重要的信仰之一。妈祖又称天妃、天后、天上圣母等,是北宋福建莆田湄洲屿的一位普通女子,姓林名默娘。她死后,乡人感其生前为民治病,海上救人的恩德,就在湄洲屿立庙祠之。虽仅“落落数椽”,但“祈祷无虚日”。庙后崖刻有“升天古迹”四字,号为“通贤神女”。这就是闻名中外的湄洲妈祖祖庙


1简介


妈祖信仰是台湾最普遍的汉族民间信仰之一。由于早期汉人移民多自中国大陆福建渡海而来,且台湾四面环海,海上活动频繁,因此妈祖成为台湾人最普遍信仰的神明之一。无论是大小街庄、山海聚落,还是通都大邑,都可看到妈祖庙。仅台湾一地就有妈祖庙510座,其中有庙史可考者40座,内建于明代的3座,建于清代37座( 含湄洲祖庙正三妈一座 )。

妈祖信仰传到 台湾以后,逐渐发展出属于自己的特色。甚有学者认为妈祖已发展出与中国妈祖不同的特性:“‘妈祖’在中国福建的南方原是‘出海妈祖’,仅是渔民的守护神。但在台湾的妈祖已成‘过海妈祖’,她在历史上已成离开中国的移民祈求平安到台湾的过海守护神。虽每年有大量香客络绎不绝至中国湄洲妈祖庙刈香,但实际上台湾妈祖可以说已扎根于这块土地,成了一部独立于大陆妈祖外,自成体系的台湾本土神祇。这种见解获得若干学者的附和。

值得注意的是,妈祖信仰还包括 宗族、姓氏群的崇拜。由于妈祖姓林之缘,台湾各地林氏都喜称妈祖为姑婆祖、祖姑,藉以拉近妈祖和林姓之间的亲密关系,林姓亦常自称为妈祖的裔孙、族孙,甚至组织有大规模的共祭团体,如:台北地区以林姓为主的“七角头正龙社天上圣母神明会”、中部“二十四庄林祖姑 天上圣母会”、云林县六房天上圣母。

由妈祖信仰所伴随严谨的祭礼规仪、民间传说、艺术成就与节日习俗等文化人类实践,是台湾重要的汉民族文化资产。文建会目前授证的国家重要民俗中,与有关妈祖信仰的即占了三项,分别为:大甲妈祖绕境进香、白沙屯妈祖进香与北港朝天宫迎妈祖。




2分灵


在分灵习俗特别旺盛的台湾,妈祖信仰因为分灵与进香等宗教活动,形成特殊的层级谱系。分灵系指地方新建庙宇,或者信徒欲在自宅供奉某一尊神明时,先到历史悠久、神迹灵验的大庙去求取神明的灵力。经过特殊的仪式之后,新塑的神像被视为祖庙神明的分身,具有相同的灵力,但是每年必须重新回到祖庙来进香、刈火,方能保持灵力不衰。分灵习俗并非妈祖信仰独有,但其影响力以妈祖最钜。

在台湾,大凡历史较为悠久的妈祖庙,都会成为邻近地区妈祖庙和信徒自宅供奉妈祖的祖庙,层层分灵传布出去后,形成一个蛛网密布的信仰系统,并且透过热闹的进香、刈火仪式,强化信仰的深度。信徒们也普遍相信,层级较高的妈祖庙,其神力灵感也较为强大(这个情况在其他地区则较不明显)。

因为这样的层级观念,台湾许多妈祖庙对于自身在层级中的地位锱铢必较,民国四十年代(1950年代)以后,台湾的各大妈祖庙之间开始有谁才是“开台妈”的争论。只要是规模较大的妈祖庙,无不在山门上大书“开基妈祖”或“开台妈祖”,标榜自己的香火乃是直接从福建湄洲祖庙而来。

1990年代,在两岸交流开放以后,台湾许多妈祖庙蜂拥前往中国福建湄洲岛进香,并捐款兴建殿宇。这使得妈祖庙和“妈祖遗迹”已经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殆尽的湄洲岛,重新迅速兴建了大量豪华现代的宫殿、参道和牌楼。

这种对于“祖—从”关系的争论,有时还会造成宫庙之间的不睦。知名的绕境路线有云林北港朝天宫至台中大甲镇澜宫。但在1988年,因为朝天宫使用“妈祖回娘家”等字眼,宣称“大甲妈是北港妈的分灵”,引起大甲镇澜宫抗议,最后甚至将“北港进香”活动改称“绕境进香”,并将路线改往新港奉天宫;而新港奉天宫与北港朝天宫的争论历史更早,据说清朝时北港溪改道,冲毁古笨港街,也冲毁了当时的庙宇,因此在笨港街原址河道北岸重建的北港朝天宫,坚持自己为笨港妈正统。而原本在南岸聚集的人们,后迁至现新港之处,建立的新港奉天宫,则宣称洪水将原庙宇的妈祖神像冲至南按并被其保有。各自标榜继承了“古笨港妈祖”的正统。

但对于信徒来说,宫庙之间的争执并不造成信仰上的差别。随着妈祖信仰的影响力提升,各重要妈祖庙举办的宗教活动,往往成为强力的社会动员,乃至于沾染上政治色彩。




3妈祖传说


清朝历史学家赵翼记下了一个很有趣的台湾海峡的妈祖传说。若遇海难向神明呼救时,称“妈祖”,妈祖就会立刻不施脂粉来救人。若称“天妃”则妈祖就盛装打扮,雍容华贵地来救人,所以会很晚才到。故海上都称“妈祖”,不敢称“天妃”,希望妈祖立刻来救海难中的渔船。

而台湾的妈祖传说,大概都是妈祖用裙摆挡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美军空投炸弹。二次大战期间,盟军丢两颗炸弹在大甲街上,一颗炸毁火车站一带;一颗未爆弹落在妈祖庙旁的市场边,当时镇殿妈祖的双手是张开的,汉族民间流传是镇殿妈祖显灵接炮弹,才使镇澜宫城内一带没有受到炸弹损伤。另外,朴子配天宫也有同样的故事,二战期间盟军丢了一颗导弹在朴子街上水塔附近,配天宫妈祖用裙摆将导弹接住丢入朴子溪中,使得朴子街免受战火的波及。,云林西螺、彰化县埤头合兴宫、屏东万丹万惠宫也有相似的传说。

也有妈祖让孩童起死回生等传说。北港朝天宫、大甲镇澜宫、彰化南瑶宫、新港奉天宫都有妈祖显灵让儿童死而复活的神迹,传说大意是:有一女性香客背著儿子(或曰孙子)一同前往,在进香途中其子(或孙)因中暑突然暴毙,女香客不得已祇得暂时将其尸体放置在庙后草寮中(或曰树林下),待进香返回时再做处理。不料回程时竟遍寻不到其尸首,女香客无可奈何祇得赶回家中,待其返抵家门,竟见其儿(或孙)正在门口游玩。询问其经过,孩童说是有一位阿姨带他回家,乃知是妈祖显灵让小孩死而复活。众所皆知,人死当然不能复生,此一神迹乃表示妈祖之神通广大,能使死者复活。

厦门忠仑神宵宫的村民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三都到何厝顺济宫进香。有一次神宵宫妈祖到何厝顺济宫时,妈祖显灵,发现何厝—民家里有一小偷,令神童去抓小偷,最后小偷被抓到。这个故事一直流传于何厝与忠仑乃至整个厦门的民间。另有一次,到顺济宫进香时,刚好何厝有一村民吃饭时被小竹丝阻塞喉咙数天不出,快到死亡边缘,妈祖显灵,即刻把小竹丝排出体外,该村民平安无事,这也成为佳话流传于民间。还有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时,日本攻打厦门,神宵宫里放稻草,日本鬼子要放火烧庙,但是一直烧不起,日本鬼子胆颤心惊。这更是神奇!还有很多传说故事令神宵宫名声在外,家喻户晓,因此常有香客到此朝拜,香火鼎盛。


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