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病机与临床·下篇·第二章·眼口疾病

 水木年华138 2017-09-01
    人有五官,五藏为其主。五官之病,寒热之所生,虚实之所起,皆责之五藏,求相生之太过不及,责相克之太过不及,为“治病必求于本”。肝开窍于目,但肝有肾的资养,受肺的制约,助心之血脉,制脾之土湿;脾开窍于口,受心的资养,受肝的制约,助肺气宣发,制肾之水气。中医的生命整体观,是天人相应的整体,内外相连的整体,五官疾病要责五藏之寒热虚实,求外感内伤之风火湿燥寒,更要分析五藏生克关系,才能求得病机之本。

    临床症状确认

    口之病,有舌、齿、牙龈、口腔粘膜等的区分,口疮、牙痛、口臭最为常见。口疮西医称之为口腔溃疡,以口舌溃疡糜烂,或红赤,或淡白为特征。牙痛多在牙龈或牙根,或红肿疼痛,或痛而不肿。此外,舌僵、舌麻、口苦、口腻、口甜也时有所见。

    眼之病,中医专著颇多,已成一专科理论,如《审视瑶函》、《银海指南》、《眼科簒要》、《秘传眼科龙木论》,《医宗金鉴》有《眼科心法要诀》等。眼病分内障和外障两大类。普通中医门诊的眼部症状,多麦粒肿、眼睑赤烂、目赤、云翳、视物模糊、眼屎粘目。麦粒肿在眼睑,肿起如麦粒,本为轻病,可以自愈,现今不乏反复发作,经久不愈者。目赤在白睛,有的红赤,有的如血丝,有的出血成片;云翳白睛为多,黑睛少见,有圆翳、冰翳、白翳黄心、黑水凝翳、散翳、恒翳等等,名目繁多,无须过多纠缠,贵在明辨病机。

    临床病机求证

    口疮为患,常反复发作,有的疼痛较重,甚至难以饮食。大多是心热移于小肠,不少人习用导赤散,或黄连导赤散。除了心热,口疮还与肝、脾密切相关,有肝火上炎,有湿热壅滞,有郁火内盛,有阴虚肝郁,有血虚脾寒等等,见口疮就用导赤散,往往疗效很差。一般肝火上炎者,伴口苦、心烦易怒,宜龙胆泻肝汤;湿热壅滞,多心情沉闷,舌苔厚腻,大便粘滞,宜甘露消毒丹;郁火则当疏散,可与逍遥散加升麻、栀子;阴虚肝郁,养阴为主辅以解郁,甘露饮加郁金、姜黄;血虚脾寒者,四物汤加白术、炮姜、肉桂,佐黄连。久病口疮者,五藏已经形成了一种病态的平衡,若要获愈,只有打破病态平衡,重建因应协调性,才有可能彻底痊愈,因此只要“辨症求机”正确,注意有方有守,莫要因为短期无效就频繁更方。

    牙痛有肝郁热、胃积热和肾虚、阳虚郁火等的区别。肝郁热、胃积热之牙痛,多牙龈红肿,喜凉而恶热。就牙痛程度而言,肝郁热牙痛较轻,局部不甚红肿,宜清肝凉血散郁之法,药宜生地、丹皮、地骨皮、青皮、白芷、当归、牛蒡子之类;胃积热牙痛较重,局部红肿较为明显,宜清胃泄热之法,清胃散之类;胃热而兼肾虚者,玉女煎加减。肾虚牙痛者,多牙齿软而不坚,或虚浮松动,以补肾为主,宜熟地、当归、杜仲、鹿角片、巴戟等味;阳虚郁火牙痛者,因为阳虚生寒,寒郁化火形成,治以温阳散火之法,可用附子牛蒡汤治疗。(黄开泰。阳虚郁火牙痛及其治疗,四川中医1988年第6卷第1期)

    口气异常,或口中异味,多与肝脾有关。肝热多口苦,可用龙胆草、栀子泄之;口粘多湿滞,可用藿香正气散化之;口甜为湿阻脾运,平胃散加藿香、木香、砂仁;口臭者,多胃中浊气上逆,可用芳香化湿助运之法,用茵陈、佩兰、芦根、藿香、甘松、白芷、陈皮、淡竹叶、麦芽等。

    白睛红赤,涩痛羞明,多为肺经风热,九仙饮主之。云翳初起,可用加味拨云散。麦粒肿反复发作,经久不愈,多脾胃热结,石膏、黄连、连翘以泄之,升麻、防风、白芷以散之,虚者辅以党参、黄芪。眼屎多者,肝肺热也,可用桑菊饮加栀子、黄芩、柴胡。青光眼可因肝热上逆,肝阳偏亢而作,以平肝清肝为法。视物模糊起病多缓,见效亦慢,有多种病机,大抵不外肝血虚、肾精亏、瘀血阻。一般养肝血不离补肾精,补肾精隐含养肝血,皆可用杞菊地黄丸。眼病瘀血较为常见,化瘀活络为常用,如红花、桃仁、川芎、归尾。

    临床论治宜忌

    口、眼之病,热者多而寒者少,或兼肝郁,或兼血瘀,故多用清热寒凉、调肝、活血之品。

    口眼在上,上部疾病要注意二便情况,如若大便不通、小便不利,仅仅清解,热邪难祛,通利二便,令热邪外出,其热才易清。

    生活调护

    眼病不要揉,避免损伤血脉;口腔疾病饭后坚持漱口,防止邪浊内生。漱口不是刷牙,过度刷牙,用力过大、时间过长,都可能损伤牙齿、牙龈。刷牙的目的,是清除留在牙缝食物残渣,避免滋生浊邪,不是为了杀灭细菌。细菌是比人类在地球上生存时间更长的生命,人类和细菌和平共处才走到今天,在口腔到肛门的整个消化管道中,有许许多多我们还没有认识到的细菌,构成了庞大的细菌群落,平衡着机体的气化活动,如果人为地去消灭,破坏了细菌群落的生态平衡,健康就要受到影响。古人护牙,清除食物残渣后,用茶叶水漱口,这也许比所谓的三三制刷牙更又好处。

    不要刷舌苔,舌苔反映了胃气,是重要的疾病信息,刷舌苔不仅影响疾病诊察,而且可能损伤胃气,日久味觉敏感性降低,饮食无味,影响食欲。

    用方(略)

    验案举例(略)

    ——病机与临床·8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