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川圹高原:与世无争后面的铁血(3)

 摔一跤 2017-09-02

川圹高原:与世无争后面的铁血(3)- wbr交叉路口X

文图/张小路
(三)
川圹高原位于印度到华南的贸易路径的中途。越南海岸和印度东部都发现了类似的石瓮,可证明这条东西走向的贸易通道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南北走向的民族迁移也在川圹发生,所以这个地区有交叉路口之称。
现在老挝的人民,就种族而言,分为三大群。第一是原住民,一般叫孟-高棉民族,通常认为他们来自南方。第二批是傣族,他们从云南迁下来,变成泰族、老族、掸族,通称大傣族,有说公元前后开始迁下来,也有说更早或更晚的,到12-13世纪,泰国、老挝忽然出现了一批大傣族王国,说明此时他们形成了势力,确立了有生存力、竞争力的生产生活方式。第三批,也来自中国,但比较晚近,具有代表性的是苗族,1800年前后开始南迁,另外还有瑶族等山民部落。大傣族是老挝的主体民族,占老挝人口的超过一半,掌握的财富则远远不止这个比例。苗瑶等族其次。境况最惨的是孟-高棉原住民,阒寂无音。
主流文化传统上,老挝和泰国关系很近,曾经,今天老挝的相当大部分领土属于暹罗。法国殖民者入侵后,形成了地跨越南、老挝、柬埔寨的法属印度支那。所以,近代政治上,老挝和越南的关系比较近,不少人会讲法语,民居建筑也多有西欧样式,浓香馥郁的咖啡更是令人毫无疑问品尝到西洋人遗留的影响。老挝的这种政治文化和民族文化上与邻国亲缘关系的分裂,是世界多重性的又一个例证,决定了老挝在强邻之间左右逢源、貌似与世无争、其实很善于乞讨的柔软身段。这不仅是国策,也参与塑造了老挝的国民性格。
近代史也严重决定了越南、老挝、中国的关系。越南认为自己理所应当继承法属印支的衣钵,而中国不以为然,这是越南和中国之间最大的困难死扣。
川圹高原:与世无争后面的铁血(3)- 交叉路口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加载全文

川圹高原:与世无争后面的铁血(3)- 交叉路口

川圹高原:与世无争后面的铁血(3)- 交叉路口
1930年代,胡志明创建了印度支那共产党,老挝、柬埔寨的党组织都相当于省委。不能说胡的野心恁大,当时这三国共同组成法属印支,难不成胡伯伯创建个共产党倒把老挝、柬埔寨刨出去不管了?关键在于,奠边府大败后法国撤出印支,老挝和柬埔寨的党组织各自独立,越南党一直耿耿于怀,不肯真正撒手。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中国劝服越南承认南北方暂时分离,徐图后事,更令越南恨入骨髓,以为中国不乐见越南统一强大。当印支王的念头,越南长期没有放下,1979年入侵柬埔寨对红色高棉的打击,就是不能容忍卧榻之侧别人蹦高。而中国的强硬反应,导致发生了“血染的风采”那场延亘十年的中越边界战争,在地缘政治上,是出于同一道理。所有投入战斗的士兵贡献了青春和鲜血,都是为国家利益服务,令人崇敬。
老挝党虽然独立了,事实上一直受河内控制。越战期间,越南的军政顾问彻底渗入巴特寮,每个连队都有越军顾问,仅在巴特寮的川圹、桑怒根据地一带,就有五万之众的越军。庞大的越南顾问团总团长是战绩卓著的阮仲永。越战后期,老挝革命的迅速胜利其实是越军的胜利,仅凭巴特寮那点软弱军队,根本不可能打败老挝众多中右派势力。革命胜利后,老挝追随越南,与中国关系也进入十多年的冰期。
我写这些,不是为了重温中越之间的仇恨和历史宿怨纠葛,而是为了想说说我感悟到的老挝人独特的民族性格,也就是本文题目里的“与世无争”是怎么回事。
(1) (2) (3) (4) (5) (6) (7) (8)
川圹高原:与世无争后面的铁血(3)- 交叉路口
川圹高原:与世无争后面的铁血(3)- 交叉路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