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上海也有城墙?来回顾从兴建到拆除的城墙旧事吧

 静雅轩345 2017-09-02

在人们的印象中,上海在因港兴市前只是一个小县城,没有也不用建城墙。而如今的上海也没有像北京、南京等古都一样留存下多段古城墙或其遗迹。上海建造过城墙吗?哪里还有城墙的遗迹?别着急,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为御倭寇,官吏士民齐心筑城墙

上海设县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至明代中叶,商贸日渐发达,资本主义开始萌芽。上海因背靠长江、东海,交通便利,形成海运频繁之势,由此也带来商业的日益兴盛,沿海因港兴市的趋势渐渐清晰。


然而,上海自元初立县后262年间未筑城墙,明弘治《上海志》有记载称原因是:“邑人多以海营生,素习武艺,并不惧海寇来犯,认为无筑城必要,加之当时库藏空虚,无从筹措经费。”


因此虽有人提议筑城 ,但屡议而屡寝。问题因此埋下祸根。至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倭患日盛,仅仅四至六月之间,倭寇就连续5次焚掠上海。明万历《上海志》中有文载曰:“杀歼兵民甚众,纵火焚庐舍及县署,邑里为墟。”


倭患波及地区简要示意图


在两个多月的时期内,连遭五次寇祸。官吏士民痛定思痛后发现:没有城墙是不易防守的。于是乎筑城墙一事终被提上日程。乾隆《上海县志》中记载,上海官绅顾从礼上奏朝廷:“今编户六百余里,殷实家率多在市,钱粮四十万余,四方辐,货物尤多,而县外不过一里即黄浦,潮势迅急,最难防御……盖贼自海入,乘潮劫掠,如取囊中,皆由无城之故”,要求朝廷“转念钱粮之难聚,百姓之哀苦”,主张迅速“开筑城垣,以为经久可守之计”。


上海通社编纂的有关上海地区倭患的史料


奏议得允后,方廉下令征集捐赋,勘定基址,趁倭寇暂退之际赶筑城墙。吏民竞相资助,县学博士王相尧拆屋捐地,倾家财助役。顾从礼捐粟4000石,助筑小南门。太常卿陆深的夫人梅氏捐田500亩、银2000两,拆屋数千楹,助筑小东门;贡生张津不仅散家资助役,还亲自参加筑城,,都传为一时佳话。


上海民众则群情激奋,出人出力,踊跃担土运石,经上下齐心协力,是年农历十月动工,至十二月一座城池便拔地而起了,有文载曰:“落成之日,四民欣喜。”城墙系泥土版筑,周长9里,高2.4丈,初有城门6座:朝宗门、跨龙门、仪凤门、晏海门、宝带门、朝阳门;另有水门3座,东门、西门两处跨肇嘉浜,小东门处跨方浜。城上有雉堞3600多个,箭台20座,大东门和小东门上有敌楼。城墙外绕水壕,长1600余丈,宽6丈,深1.7丈,“周围回潆,外通潮汐”。 


绘于1882年前后的上海县城图

一本英文版上海历史书籍中使用的上海县城地图,上南下北、绘制年代不详


 

维修加固,城墙走过三百年风雨

上海城墙是为应付紧急军事而修建的,由于时间紧迫,工程主要用版筑,“士物甫程而屡啮,而重关无结草之固”,所以城墙筑成后多次维修加固。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城墙加高5尺,增辟小南门水门,引黄浦江水通薛家浜,以后又垒巨石加固大南门至北门段。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大南门旁城墙被暴雨毁坏,知县史彩主持修复;乾隆年间城壕淤塞,知县李希舜下令疏浚,使之通舟楫。至道光十三年(1833年)城墙已历300载,江苏巡抚林则徐以“捐廉劝募”方法筹资,修葺了倒坍城墙和残缺雉堞炮台。


事实上,基于城墙的增建从明朝起就一直在持续。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海防同知罗拱辰在北门、西门和南门增建敌楼,并在东北城墙要害之处建万军台、制胜台和镇武台3座楼台,用作瞭望。万军台下是祭祀天后的古顺济庙旧址。顺济庙主殿又称“丹凤楼”,毁于明初。万历十五年(1587年)在万军台上重建丹凤楼。咸丰三年(1853年)小刀会起义时毁于兵燹。


制胜台在万军台西,上海士绅将豫园内大士庵移至制胜台上重建,改称“观音阁”,后毁于咸丰三年。镇武台在制胜台西,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士绅曹垂璨在台上建真武庙,又称“镇海楼”。小刀会起义曾作为炮兵阵地,咸丰四年1月毁于法国兵舰炮火。西门北城墙箭台上的大境关帝庙建于万历年间,嘉庆二十八年(1823年)翻建成三层楼阁式样,并加筑熙春台。 


清末拍摄的上海县城墙及大境阁,各种构造清晰可辨


 

阻碍经济发展,城墙终遭拆除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开埠。西方强枪利炮传入,城墙作为安全的屏障作用已基本丧失。城北的租界发展成近代大都市雏形,城内各行各业与城外租界的经济联系日益加强,往返县城和租界人流量也剧增。而城墙由于年代久远,城基砖泥不断垒积,仅一丈四五尺高了。城门低隘,经常壅塞,“车马既不能行,行旅苦不方便”。


新北门城内的街景,可以看出空间已经非常局促


无论如何腾挪,城墙已成为县城经济发展的阻碍。拆城的呼声一直不绝于耳。但总是议而不决。宣统元年(1909年)新辟尚文门、拱辰门、福佑门,并增高拓宽宝带、朝阳晏海3门。至此,上海共有10座城门,也算是为缓解城内外之通勤做出努力,但收效甚微。 


宣统年间的大境阁,就在紧挨着它的南侧新开辟了拱辰门。


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后,拆城的议题再次被摆在桌面上,各方诉求强烈,反对者寥寥。终于,民国元年(1912年)1月14日,李平书以上海民政总长身份批复呈文:“为商业一方面论,固须拆除城垣,使交通便利,即以上海风气、人民卫生两项论,尤当及早拆除,以便整理划一。”


1912年1月19日,拆城工程正式启动,其间因诸多因素,曾数度中断。直至1914年底才告完工。


上海城墙拆除现场施工影像


在拆除城墙的过程中,大境阁下的三十米城墙得以幸运保留。当时主要也是考虑到这段城与关帝庙的基础息息相关。这也使得我们现今可一瞥当时城池的一角。


 


资料: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方志上海

编辑:胡幸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