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木结构建筑助力生态文明建筑系列报道①:呵护生命的“方舟” ——木结构建筑抗震优势 ...

 默灵馆 2017-09-02


来源:中国建设报     2015-08-28
 
编者按:只有“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方可见“山外青山楼外楼”的美景;只有“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才能实现“生活方式的绿色化”。然而,频频遭遇“霾”伏和漫天黄沙,正在让“乡愁”变成“愁乡”!资源环境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最紧的约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短的短板。

为此,中共中央、国务院不久前下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要求加快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此时提及全面推广木结构建筑,恐怕会引起不少人的质疑:推广木结构建筑会不会引发滥砍滥伐森林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样做是不是有违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精神,甚至是与之背道而驰?

事实如何?本报将从即日起推出木结构建筑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系列报道,分别从木结构建筑的抗震优势、国内现状、技术创新、项目创新、国际趋势、资源保障、产业化优势、典型案例、市场前景等方面,对中国木结构建筑产业予以全面解析,以期读者乃至全社会能从更加科学的角度,对木结构建筑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任何一个产业的健康发展,都离不开大众智慧和思想碰撞。因此,在上述系列报道基础上,我们将不定期举办“中国木结构建筑产业科学发展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北京沙龙”,充分听取社会各界对木结构建筑应用推广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中国建设报社政策研究中心已将此列为常设课题,持续跟进,及时总结业界经验成果。既是行业的“专家会诊”,又可供主管部门领导作为决策参考的依据,科学引导木结构建筑产业又快又好发展。

8019人死亡、17866人受伤!这是尼泊尔内政部5月10日公布的8.1级强震造成的大灾难最新统计数据。同时,还有14座重点古建筑坍塌!“能在此次大地震中‘幸存’的古建筑,主要是因为它的木结构。”这是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温增平的专业判断。他分析认为,尼泊尔大多数建筑结构老旧,抗震能力低,其中抗震性能最好的要算木结构建筑。换而言之,如果大部分建筑采用了木结构,那么,伤亡人数将大大减少,文物受损程度也会进一步降低。

在“8·3”云南鲁甸6.5级地震,龙头山老街几乎被夷为平地,惟独三层木结构的供销社没有倒塌,里面的两个孩子安然无恙。具有200多年历史的云南五大古寺之一——拖姑清真寺,在地震中也没受损。迄今为止,这座清真寺经历过5级以上地震20余次。

关于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抗震表现,最突出的恐怕要算天津蓟县的独乐寺和山西应县木塔了。独乐寺位于盘山脚下,始建于唐代,寺内的观音阁和山门重建于辽代。自重建千余年来,独乐寺曾经历了28次地震,其中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谷发生8级以上强震,“蓟县城官廨民舍无一幸存,观音阁独不圮”。1976年,唐山大地震,蓟县城内也有不少房屋倒塌,观音阁及山门的木柱略有摇摆,观音像胸部的铁条被拉断,但整个大木构架安然无恙。

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地处大同市盆地地震带,建成近千年来,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的考验。据史书记载,在木塔建成200多年时,当地曾发生过6.5级大地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只有木塔岿然不动。上世纪初军阀混战的时候,木塔曾被200多发炮弹击中,除两根柱子损毁外,别无损伤。

专家分析认为,独乐寺观音阁之所以在多次强震中屹立不倒,主要是斗拱起了作用,观音阁的斗拱设计十分巧妙,在没有一颗钉子固定的情况下,通过7层木块的相互交织,达到了相互连接固定的作用。应县木塔的奥妙在于独特的木结构设计,全部用松木和榆木建造,构架中所有的节点都是榫卯结合,具有很强的柔性;木塔从外表看是五层六檐,但每层都设有暗层,明五暗四,明层通过柱、斗拱、梁枋的连接形成一个柔性层,各暗层则在内柱之间和内外角柱之间加设多种斜撑梁,增强了塔的结构刚度。刚柔相济,有效抵御了外力的破坏。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程师、中国建设报社政策研究中心智库专家张树君日前在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就抗震性而言,木结构建筑因其质量轻、柔韧性高等特点,明显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2009年,在日本神户三木市,一幢实际尺寸的6层楼全木结构建筑顺利通过一项抗震性能震动台试验,400名来自不同国家的专家被邀请观摩。实验结果显示,这栋6层木结构建筑经受的模拟地震强度大于1995年神户大地震及2001年西雅图大地震中的强度,震动时间长达40秒。试验后,整栋建筑物结构没有出现可视性损坏。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原所长谢礼立也曾公开表示,木结构建筑拥有一定的抗震性能,主要是由其材料决定的。

大量的案例和数据表明,木结构建筑确实具有很强的抗震优势。其实,这些在灾难后依然屹立不倒的木结构建筑,在其“坚固”身影背后,一直在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挽救生命的故事。它们,无异于一艘艘漂浮在大地上的“生命方舟”。

中国建设报记者 刘宏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