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秘黔东南纯朴苗寨

 若飞若扬1963 2017-09-02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黔东南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它既是万山苍翠、川流纵横的苗岭山峰,又是掩映着成千上万个苗村、侗寨古老民居的文化传承地。
 

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们整装、启程、跋涉,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狂奔,作为人类生活的容器——建筑,也随着社会发展的脚步从最初的栖息之地逐步演变成个人身份的象征物、城市的代表符号。但是,在如今这个充满钢筋混凝土冷血感的世界中,还有这样一些隐秘深山的古民居,它们以别具一格的朴素,传承着中国古老灿烂的文化;以精巧的构造方式,展现老祖先的智慧;以浑然天成的随意美,向世人诠释返璞归真的意义。
 

贵州的东南部(黔东南)就有这样一片神奇的土地,它既是万山苍翠、川流纵横的苗岭山峰,又是掩映着成千上万个苗村、侗寨古老民居的文化传承地。
 

行摄路线:郎德上寨——三宝侗寨——岜沙村——小黄侗寨——肇兴侗寨

 

爽爽的苗寨:拦客、桥乡、吊脚楼

有人将冬暖夏凉,气候温暖湿润的贵州省会贵阳称为“爽城”,而“爽”字在慢节奏的苗家生活中也体现到极致,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区雷山县的朗德上寨便是其中的一个代表。
 

★醉爽苗寨·进门的12道拦路酒

苗家人素来热情待客而闻名,在朗德上寨,每逢客人来到,鞭炮声中,传统的12道拦路酒沿路排开,那一边苗家小伙子们吹起了芦笙,这一边姑娘们唱起了飞歌。每道酒卡,都会在路中间放一张方桌,两边站着几个身着盛装的苗族男女青年,提壶端杯,向客人敬酒,每道两土碗,表示福寿双全。最后一道酒卡是进寨门楼,土碗换成了大牛角。村姑或寨老双手捧牛角杯,向客人献上自酿米酒,按传统习俗,若客人双手接过酒杯,就要一饮而尽,若不喝完休想进寨。不过也并非“酒”经考验才能入寨,不善饮酒的客人只要双手背在身后,弯腰用唇轻触酒杯即离,并有礼貌他说一声“兜社莫”(苗语“谢谢你”)就可以“过关”了。主人虽然豪爽好客,但绝不会强人所难。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舒爽苗寨·山中长出的吊脚楼

喝完拦路酒进入寨门后,刚刚的热闹气氛完全退去,一条条石头铺砌而成的小路映入眼帘,走在郎德上寨的石路上,一种悠然自得的舒适感应景而生,无论是街旁喝茶打牌的大叔,倚坐“美人靠”刺绣的妇女,还是追逐打闹的孩童,亦或是昂首挺胸看家护院的公鸡,无一不在向你炫耀他们慢得离谱的生活节奏。来到这里你就会轻而易举地领会黔东南地区为什么被联合国世界文化基金会确定为全球“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十大旅游首选地之一。也许正是这种慢生活,使得这里纯朴的民风得以延续,古老的民居得以保留和传承。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建筑美:古朴无华 浑然天成

黔东南地区“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地理特征,注定山中“长出”的吊脚楼成为最有生命力的建筑,朗德上寨中最古老的吊脚楼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当地民居通常用木材或者石头依山架出一个平台,之后用木材构建主体,大多采用节省木材的穿斗式结构。据当地人介绍,在木料选择上,并无太多讲究,多选择山上最常见的沙木(也称杉木)。吊脚楼的屋顶采用的是最廉价且常见的小青瓦,瓦片与瓦片之间没有任何粘合剂,只是简单地层叠摆放,不设瓦当,房顶上也没有过多装饰,只是用小青瓦堆叠出几个简单的图案。屋面多为歇山顶和悬山顶,楼檐翘角上翻如展翼欲飞。
 

不仅建筑用料随意,吊脚楼的朴素同样让人感叹,一整栋楼无一处雕花装饰,也不对木材进行喷涂变色,木材上原木的纹理甚至虫蛀痕迹都清晰可见,与周边自然环境的融合度极高,仿佛大自然的作品而非人为,让沉迷在奢华装饰风格中的人们深深体会到“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美好。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功能强:人畜同住,互不干扰

朗德上寨的吊脚楼大多为四榀三间,上下三层,底层进深很浅,通常不会住人,用来饲养家禽,放置农具,所以漫步郎德上寨中的石子路上,很有可能因为你的一句大声交谈,惹了牛马们的清梦,就会听见它们在吊脚楼底层发出的“抱怨”。第二层是饮食起居的地方,内设卧室,外人一般都不入内。住中层,一般三面带廊,外廊装有称作“美人靠”或“吴王靠”的曲木栏杆,苗语称之为“豆安息”,这是苗族民居的典型标志。因为苗族敬服水牛的力大神勇,故堂屋大门连楹上安有一对木制水牛角,以看门守家。此外, 在房内板壁上,常常贴有用白纸剪出的太阳、月亮、小山神图样,那是求吉祥保平安的“保爷”。许多人家门楣上还挂有白纸、刺根、树枝等物什,这是请巫师念咒语调解纠纷“打口嘴”留下的。吊脚楼的第三层透风干燥,十分宽敞,除作居室外,还可隔出小间用作储粮和存物。
 

朗德上寨吊脚楼的排布方式也很特别,檩挨着檩,檐接着檐,除节省屋基用地外,更反映出苗家人强烈的家族凝聚力。
 

虽然郎德上寨的古民居没有北京四合院的考究,没有江浙大户人家的奢华,但是其朴实无华的建筑风格,让人感觉舒爽的原生特征依然令人拍案叫绝。
 

★豪爽苗寨·苗岭桥乡的大英雄

除了清雅朴素的吊脚楼,朗德上寨还拥有各种各样的木桥,马凳桥、求子桥、保爷桥……不胜枚举,因此这里又有“苗岭桥乡”的美誉。朗德村民之所以如此酷爱架桥,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传统民俗关系极大。当地人认为,人是从另外一个世界通过桥来到人间的,因此这些桥不仅是交通设施,更是神灵之物,每逢节日或遭遇不幸时,人们都会献上祭品祭奠,更有二月初二“春社节”这个专门祭桥的节日。

朗德上寨中最有名的数杨大六桥。这座始建于清代的桥曾被苗族英雄杨大六用来抗御清兵,故又称“御清桥”、“杨大六桥”,后毁于山港,重修后的桥宽约10米,长达40余米,长廊外装有9个“美人靠”,据说同时可供百余人休息。
 

杨大六简介:清咸丰初年,“苗疆六厅”连年大旱,颗粒无收,官府横征暴敛,有增无已,民众苦不堪言,咸丰五年,在天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苗岭山区爆发了张秀眉、杨大六等领导的苗族农民起义,坚持斗争18年,在同治十一年时,不幸与张秀眉一同被俘,后一同就义于长沙。相传杨大六跨上战马,勇猛异常,吓得清兵惊问“他是谁?”但听苗民赞誉道:“羊打罗!”苗话“羊打罗”即“凶死了”、“勇敢极了”之意。清兵不懂苗话,误以为这位身先士卒的悍将叫“杨大六”,其实他的苗名为陈腊略。为纪念这位苗族英雄,朗德上寨西南隅仍然保有杨大六故居,里面陈列着他昔日所用器具。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苗寨小百科:

高门槛,护孩童:

门槛在风水学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中国传统建筑中大门入口都会设有门槛,它在风水学中的作用是阻挡外部不利因素进入家中,防止财气外漏,苗寨民建的门槛则多了一种作用——保护孩童,因为吊脚楼多依山而建,且房间外部没有庭院,出门很有可能就是山涧,白天苗家男女外出耕作,留小孩在家中,为了保证孩子“破门而出”不会出现意外,吊脚楼的高度通常可以到达成人膝盖。
 

大镰刀,来剃头:

镰刀,是一种常见的农耕用具,但是在“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苗寨岜沙却成了剃头用具,岜沙男子的发型独特,苗语称“户棍”,长发在头顶结一个发髻,四周的头发全部剃光。据说,这种装束是从蚩尤时代传下来的,是至今中国仍能见到的最古老的男性发式,岜沙男子16岁起就要留“户棍”。这个“户棍”被视为他们与神灵沟通的重要途径,终身不得剪断,一旦剪断便失去了神灵的庇护。
 

为了让“户棍”茁壮成长,他们会定时用弯月形的镰刀将四周的头发刮掉,大镰刀贴着头皮轻轻滑过,发丝便纷纷落下。岜沙男子基本都会这门手艺,看的人觉得十分惊险,剃头和被剃头的却显得轻松自如。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种枫树,佑村寨

每个苗寨风水最好的地方必有一颗护寨树,这棵树一定是枫树,由于占尽地利这棵树通常为全寨生长最好的,护寨树为枫树是有其特殊的原因的,相处苗族始祖蚩尤,用枫树制成拐杖,威风凛凛,坚不可摧。后来由于枫树拐杖丢失,导致涿鹿大战失败,蚩尤被杀于宋山。蚩尤死后,宋山坡上长成枫树林,苗族后代认为,那些枫树就是蚩尤的化身,所以世代膜拜。在后来的长期迁徙过程中,苗族人民每到一处,必先种枫树,并祭祀发誓:“枫树活而建村寨,枫树死而人迁徙!”迄今,凡苗族村寨,皆有枫树护佑。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多宝的侗寨:鼓楼、大歌、风雨桥

侗寨即侗族村落,与苗寨相似,大多就其地形而建,村民建筑多为木质吊脚楼,除了鳞次栉比的吊脚楼,如虹飞架的风雨桥、造型独特的鼓楼以及充满民族特色的侗族大歌,也是祖先们智慧的结晶,是侗家人引以为傲的“侗寨三宝”。
 

★造型精巧·“旋转”的侗家鼓楼

“锦鸡翅膀凤凰尾,比不上侗家鼓楼美。”这首侗族民歌形象地描绘出侗家鼓楼的独特风姿。在贵州山区,凡有鼓楼的寨子必是侗寨。鼓楼不仅是侗寨的标志,更是侗族人眼中的一个大珍宝。
 

鼓楼通体全是木质结构,不用一钉一铆,由于结构严密坚固,可达数百年不朽不斜。鼓楼,顾名思义,内设有鼓。鼓楼最顶层悬挂着一面长鼓,平时村寨里如果有重大的事情,就会有人登楼敲鼓,召集村民商议。在侗族历史上,凡有外来官兵骚扰,由寨中“头人”登楼击鼓,咚咚鼓声响彻村寨山谷,就能迅速把人集中起来。鼓楼平时也是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
 

侗族鼓楼在重檐数上皆为单数,由全寨人集资修建。底部多是正方形,四周有宽大结实的长凳,供人歇坐。中间是一个或方或圆的大火塘。在第二、三层左右的位置突然变成八角形或六角形,然后在不脱离杉树原型的基础上揉合汉族密檐多层佛塔的造型,形成下大上小的楼塔形。这种形状的改变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外部造型宛如“旋转”的魔方,内部俯视似木质万花筒。鼓楼的顶部宛如连串的葫芦,塔尖犹如芒剌一般,直刺苍穹。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由于侗族无文字记载,鼓楼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究。不过,侗乡世代相传:从有侗族村寨的时候起,就有鼓楼了。据清代雍正年间有关资料记载:侗人“以巨木埋地作楼高数丈,歌者夜则缘宿其上……”。可见明末清初开始见于史册了,距今约三个多世纪。侗族人民自古以来就有集中居住的特点,较大的侗寨上千户人家,小者三、五十户。侗寨鼓楼一般是按族姓建造,每个族姓一座鼓楼。如果侗寨族姓多,往往一寨之中同时有几个鼓楼并立。
 

★秀美婉约·重瓴联阁风雨桥

如果说鼓楼是侗族的象征,风雨桥则可称之为侗族人的艺术品,陶醉在绿色江体上秀美而婉约的风雨桥,楼桥相依相伴,相映成辉,构成了云贵高原上最引人入胜的景色。
 

风雨桥也称花桥,由巨大的石墩、木结构的桥身、长廓和亭阁组合而成。除石墩外,全部为木结构,建造时不用一钉一铁,全用卯榫嵌合。由于每个侗寨里都有清清的江水流淌,风雨桥既是侗家人的交通要道,又成为侗寨的一道水上风景。
 

风雨桥的桥廊上绘有以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奇花异草为题材的五彩绘画,桥面则用杉木铺就,廊内有长凳可供过路人休息,桥的两侧还有栏干,可以倚靠。在众多的风雨桥中,以亭楼式的风雨桥居多,桥廊顶部通常建有多个宝塔式楼阁,少的有三层,多的达五层,构造与侗族鼓楼十分相似,楼阁飞檐高翘,犹如羽翼舒展。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郭沫若先生题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诗中曾写道:“艳说林溪风雨桥,桥长廿丈四寻高。重瓴联阁怡神巧,列砥横流入望遥。竹木一身坚胜铁,茶林万载茁新苗。何时得上三江道,学把犁锄事体劳。”作为旅游者,离开了喧嚣的闹市,回归大自然的怀抱,欣赏着汇聚祖先智慧的廊阁式石木桥,一种“学把犁锄事体劳”的冲动油然而生。
 

★天籁之音·“桃花源”中的侗族大歌

“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是侗民族生活的真实写照。由于以前侗族没有自己的文字,许多优秀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社交礼仪等都是靠着优美的歌声一代一代往下传,因此侗族大歌成为侗族人的一大骄傲。
 

侗族大歌在侗语中俗称“嘎老”,“嘎”就是歌,“老”具有宏大和古老之意。它是一种“众低独高”的音乐,必须由三人以上来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模拟鸟叫虫鸣、高山流水等大自然之音,是大歌编创的一大特色,是产生声音大歌的自然根源,因此被比喻为“清泉般闪光的音乐,掠过古梦边缘的旋律”。
 

“饭养身,歌养心,”这是侗家人常说的一句话,也就是说,他们把“歌”看成是与“饭”同样重要的事。侗族人民视歌为宝,认为歌就是知识,就是文化,谁掌握的歌多,谁就是有知识的人。在侗族地区,歌师是被社会所公认的最有知识、最懂道理的人,因而很受侗人的尊重。
 

侗族大歌的主要内容是歌唱自然、劳动、爱情以及人间友谊,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和谐,因此凡是有大歌流行的侗族村寨,很少出现打架骂人、偷盗等行为,人们甚至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就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侗寨小百科:

敬萨玛,佑村寨

“萨玛”是侗族崇拜的女神、民族英雄、长者,也是首领。"萨玛"是侗语译音,"萨"即祖母,"玛"意为大,萨玛可汉译为"大祖母",相传早在母系氏族社会,侗族有一位英勇善战的女首领,在抗敌入侵的战斗中百战百胜屡建奇功,不幸在一次战斗中与数十倍于已的敌兵包围,最后壮烈牺牲。人们对她无比崇敬,将她视为能带来平安吉祥的神灵,尊称她为"萨玛"。侗乡有句俗话:侗家萨大,客家(汉族)庙大。在侗族人民的心中,萨玛是他们最大的神。年年农历正月、二月,为了祭祀萨玛,人们在寨子中间的土坪上垒起土堆,举行盛大的祭典,场面庞大而壮观,代代相传,形成了今天的"萨玛节"。
 

在明末清初,始建屋祠供奉,萨玛祠在侗族地区占有重要地位,也是反映侗族保持母系氏族社会遗风的历史物证。萨玛祠内没有神像,只有神位,神位上树着一把半张开的大黑伞,伞下垒有一堆石头,那即是萨的象征,象征着侗家人在“萨玛”英灵的保佑下幸福安康,团结坚强。
 

老侗寨,藏真爱

侗族有很多与爱情相关的传说,其中最有名的要数“珠郎娘美的绝恋”,据称这是一个清代中叶发生在榕江县车江三宝侗寨的真实故事。口寨有一位勤劳聪慧又美丽如仙的侗族姑娘,名叫娘美。与口寨遥遥相望的朵帕寨上,有个聪颖俊秀的孤儿名珠郎,小名秀郎。两家田地相连,在共同的劳动中,结成一对恋人。两人的恋情因封建包办婚姻制度遭遇阻拦,于是双双离家出走,逃到从江贯洞。贯洞寨的乡亲非常同情两人的不幸遭遇。可是,财主银宜却起了歹心,为了迎娶娘美,害死珠郎。为了给爱郎寻仇,娘美亲手诱杀了银宜,而后将珠郎的尸骨背回故乡安葬,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一直在侗族地区流传,后来还被拍成了戏剧《秦娘美》。
 

女榕树,无胡须

生活在深山中的侗家人,对大自然有着与生俱来的眷恋和尊敬,对树木更是如此,三宝侗寨以古榕出名,沿江堤岸延绵数公里,生长着近两百株清雍正年间的古榕树,古榕的冠盖差不多将天空遮蔽。树根从地里裸露出来,盘错着,形成岩洞般的奇观。远远望去,成群成阵,连袂相伴,既护着河堤,也守着村寨。
 

这里的榕树与其他地方的有很大区别,一般的榕树枝条上有很多皮孔,枝条上可以长出许多气生根,向下悬垂,像一把把胡子。而三宝侗寨的榕树胡须都是绕树生长,外形清秀不邋遢,有人打趣因此称,其他的地方的榕树为男性,侗寨的榕树为女性。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摄影攻略:

拍摄时间:

郎德上寨:

建议拍摄时间:下午、日落十分。
 

三宝侗寨:

建议拍摄时间:全天均可。以晴天拍摄为佳。
 

岜沙苗寨:

建议拍摄时间:全天均可。以阴天拍摄为佳。
 

小黄侗寨:

建议拍摄时间:全天均可。以日出、日落十分为佳。
 

肇兴侗寨:

建议拍摄时间:全天均可。

建议拍摄地点:脱离主干道商业区,深入居民生活区。

摄影技巧:

1、苗族和侗族传统建筑以木质结构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表面会呈现深棕色。如果天空晴朗、阳光充足,便可利用直射光(硬光)的特性,很好的展现出建筑的立体感和质感。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2、如果赶上阴天,可不要沮丧哟!阴天的光线十分柔和、均匀,对于表现建筑的细节是非常有利的。阴天拍摄大场景时,由于空气透视的原因,会导致远处的景物呈现出灰蒙蒙的状态。此时,可将距离相机较近的相关元素纳入画面中,这样便可得到“近景清晰,远景朦胧”的艺术效果。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3、在拍摄古村落建筑时,除表现其具有民族特色建筑美感外,有可有选择性的加入一些人文元素。例如:画面中出现当地居民、牲畜,或特色植物。都可以增加画面的生活气息。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4、苗族和侗族服饰色彩丰富、艳丽。为表现其色彩感,建议使用彩色照片模式。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5、观看民族演出或表现人文题材时,可利用慢速快门,拍摄出动感十足的影像效果。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6、参与民族歌舞表演的当地演员,有时会因为长时间演出而出现倦怠的表情。在演出开始前,细心观察他(她)们“候场”时的状态,往往会拍摄到自然、朴实的表情。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7、可利用水面的反光,拍摄具有特殊美感效果的建筑、人文照片。

中国古建摄影攻略:返璞归真 原生苗侗


 

黔东南联游&交通指南:
 

推荐联游路线:

凯里——施秉——镇远——舞阳河——青龙洞古建筑群
 

重点联游景点:

1、镇远:

镇远县隶属贵州省黔东南州,是贵州的东大门,素有“滇楚锁钥、黔东门户”之称。它距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是国家重点历史文化名城。
 

镇远是“山雄水美”之地。石屏山如雄狮昂首挺胸,姿势傲然;舞阳河如一条凝碧的玉带,呈“S”型蜿蜒贯通全城,山水城浑然一体,倒影成画,形成了“九山抱一城,一水分两城”的独特太极图的风貌,被中外游客誉为“东方威尼斯”。
 

镇远还是中国山地贴崖建筑文化的博物馆。城内古街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青砖黛瓦、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留存着历史的痕迹,无不向游人展示着千年古镇的神韵。
 

2、青龙洞古建筑群

青龙洞古建筑群位于镇远古镇城东中河山,集儒、道、佛、会馆、桥梁及绎道建筑文化于一身;分别采用了“吊”、“借”、“附”、“嵌”、“筑”等多种工艺,硬是在一段悬崖上筑出中元洞、紫阳洞、青龙洞、万寿宫等一片阁楼洞天。它气势雄伟、构思大胆、布局精巧。
 

青龙洞共有单体建筑36座,共6个部分组成,依次为祝圣桥、中元禅院、紫阳书院、玉皇阁、万寿宫、香炉岩。青龙洞由中元洞、万寿宫、玉皇阁等组成。洞在悬岩峭壁间,石门傍水敞开,门上石匾横刻篆书“入黔第一洞天”。  姚岚 本文来源:网易旅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