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十国篇 后梁 朱温(9)继承者们

 金色年华554 2017-09-02

上次我们说到,朱温一共有七个亲儿子,三个义子,五个女儿。当然其实论起继承者来说,朱温的兄弟、侄子们也应该都算在里面,但按照古代封建社会的传统,都是一脉相传,更何况朱温还是有亲儿子的,所以侄子、兄弟自然是没有这个命了。

女儿当然不用说了,儿子们当中,梁末帝朱友贞我们会放到后面单独说,此时此刻先把他摘出来,当然他是最后的胜利者,这就不用说了。

而他的干儿子们,除去之前提到过的朱友文,还有翼王朱友谦,当然这位也是个南征北战的强手,但可能自知自己没有继承大统的权利,最后居然在李存勖伐梁时投靠了他,而且这个人的传记在旧五代史中不再梁书里面,而是在唐书里面,当然做两面派的下场自然而然不会太好。此外还有左龙虎统军朱友恭(一说还叫朱友让),本身也是很有能力,而且立过不少功勋,但也是自己作死,最后也没有好下场,从这里也就可以看出朱温的眼光其实真不怎么样,对比起他的对手李克用在这一方面真是差远了。

五代十国篇 后梁 朱温(9)继承者们

动漫朱温

接下来就是亲儿子里面了,其中老四、老五、老六、老七(我也懒得写名字了),在史书上只有名字和排行,除了他们是朱温的儿子以外,说过什么话,做过什么事情,没有记载。当然这也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当时的年纪还太小,没来得及加入到那些惊天动地的战斗中,第二就是他们虽然成年了,但是死的太早了,没什么作为。

值得一提的就是朱温的长子郴王朱友裕,根据旧五代史记载,朱友裕自幼就善于骑射,也不知道一个农民从小学这些干什么?

可能他也早就看出父亲的不凡的地方。长大以后带兵出征,由于为人宽厚,很得人心。

之后的几年当中,朱友裕跟随父亲征战黄巢,秦宗权,平定郓州兖州几番大战,威望也就越来越大,当然朱温这时候是很高兴的,总算是有一个像模像样的继承者了。

但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却使得朱温差点杀了这个大儿子,原来朱温伐徐的时候,当时的郓州、兖州还不是朱温的地盘,而是在一个叫朱谨的人手里,虽然两人同姓,但彼此之间却有矛盾,所以就在趁着朱温领兵在外,派人在外围偷袭,但朱温也不是好惹的,就派出自己最得意的儿子朱友裕前去。

五代十国篇 后梁 朱温(9)继承者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友裕不负众望,三两下把朱谨打的狼狈逃窜,只带着几个骑兵逃走,如果此时乘胜追击的话,那么朱谨此时逃不过被杀的命运。但当时朱友裕却认为此时的主要对手并不是这个朱谨,于是就没有追赶。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最多也就是战略性的安排失误,但却被一个人看在眼里,这个人就是朱温另外一个义子朱友恭,当时因为朱友裕的声望很大,他觉得朱友裕这么做似乎有他自己的目的,可能在他看来有养寇自重的嫌疑,这样就能把兵权握在自己手里,将来图谋大事。

朱温接到信,心里也很害怕,他这个儿子太能干了,我们看《琅琊榜》时候就是这样,人的猜忌心一上来,那就很不容易再磨灭下去了。

于是他派出自己的干将庞师古去,接替朱友裕的职务,但这封信不凑巧却落到了朱友裕的手里,其实也怪朱友裕是怎么得到给庞师古的信的。

反正朱友裕是害怕了,作为朱温最得力的儿子,他自然知道自己的父亲的心思,猜疑心太重了。于是他也就害怕了,赶紧带着几个人就跑了,但他本身并没有要反的意思,这样一跑反而弄巧成拙。

那怎么办?直接找父亲,估计就直接没命了,想来想去也只能找自己的母亲哭诉了。

朱友裕听了自己母亲的建议,化妆成平民,回到了汴梁,一大早就跪在自己的面前,朱温自然很生气,一怒之下就要把这个儿子拉出去杀头,不过好在当时元贞皇后张氏,也就是朱友裕的母亲还活着,一番劝解,最终才绕过了这个儿子的姓名。

但我想,这件事情也许在朱友裕的心理扎上了一根很深的刺,虽然侥幸逃过了一劫,但从此以后朱友裕就没有多大的成就了。

公元904年,朱友裕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此时的朱温心里也是十分的后悔,要不是因为朱友裕过早的死去,朱温也不会在立储的问题上过于纠结。

但有人又会问了,朱温不是还有几个儿子么,怎么会有立储困难的说法呢!

五代十国篇 后梁 朱温(9)继承者们

朱友珪

朱温的二儿子,朱友珪也就是后来弑父的那位,他虽然后来也当了皇帝,但也就只有几天的时间,后来朱友贞上台以后,不但杀了他,还废除了他的一切封号,最后朱友珪只带着一个庶人的身份,凄惨的死去。

其实从后来的事情老看,朱友珪所干的事情的却是天怒人怨,在中国这样一个最注重传统礼教的国度立,他干的这些事情,最后所得的下场也是咎由自取,但如果你们知道他的经历,想来你们也会变一个看法。

原来你也是个苦命人啊,虽然这样也饶恕不了你的大罪。

朱友珪的生母是亳州营妓,营妓是干什么的呢。这就是中国古代社会为了解决军人出征在外,满足性欲的工具。

当然那个时候没有什么人道不人道的说法,区别只是在于朱温临幸了这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怀孕了,历史上没有留下这位母亲的名字,也不可能会留下,因为她的地位实在是太底下了。

当然朱温听到了这个消息还是很高兴的,毕竟是个儿子,还给这个儿子取了一个小名叫遥喜

朱友珪长大之后,根据史载狡猾而多智谋,可以说也不错,是一个智谋型的武将,可是从后来的一系列举动来看,朱温其实谈不上对这个儿子有多喜爱。因为虽然朱友珪很能干,而且还是自己的亲儿子。但在朱友裕死了之后,反而想把位置留给义子朱友文,这是为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