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期,文学界人士郑振铎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时,不知由什么人建议,并经政务院高层批准,通过一项法规,或言“潜规则”:凡是在文博界包括各地博物馆工作的人,一律不得玩收藏,不得收藏任何文物。这是一条高压线,谁触及就谁会被烧焦。据说执行几十年,没有松动。应该说,建国初期做为一项临时法规,那在一段历史时期内执行无可厚非,但做成文博界不可越雷池一步的“准法律”,则是荒诞和愚蠢的。而本人认为实属正常,并有效防止了监者自盗现象发生。现在一些违法犯罪就是从原有政策的松动中寻找突破口,肥己损害国家民族利益,官商合流、国有变私、境外勾结等方式使国宝失落,留下诸多遗恨! 能因为文博工作者接触国家文物就禁止他们在工作之外,在业余生活中就完全不能拥有任何文物,不能接触研究、收藏任何文物吗?若不说这是一条恶规、劣法,那也是因噎废食,弊大于利。但谁又能分辨出是公是私?文物来源哪里又归于何处?是否利用了自己的特殊身份之便利? 给从业人员以最起码、最必要的信任,这是做好工作必不可少的前提。岂能因为他们接触文物藏品而把他们都当成潜在的“贼”来对待?能因为银行系统的工作人员接触钱,而不容许他们自己拥有和使用钱吗?可悲的是这荒唐的决定竟一切延续下来,直至今日。监者自盗的银行工作者还少吗?又自导自演了多少荒诞的滑稽戏?有多少存款人血本无归! 我们都知道这样一句话: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从事文物研究的人,若不爱他研究的对象,他能进步吗?如果只在上班时,受各种限制地观察和研究某些文物,那总共才有多少时间?够用吗,能出成果吗?人家规定不准玩不准收藏,没说剥夺研究权利,这是在找什么样的借口,是想拿文物回家变得名正言顺吗? 如果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这些语言都该在研究者的生活中删除了。这是在无事生非,加班很多人反感,不加班又说剥夺工作的权利! 我沉浮在收藏界多年,看见的,经历的,都渐渐多起来了。专家喜欢文物,自己却没有,从人性的本质出发,那种羡慕、嫉妒、恨是免不了的,甚至说是难以战胜的。这么好的东西为什么是你,而不是我的?戒私欲才能成大德,连这点欲望都戒不了,那还是别从事文物研究工作!!如两眼放光都变成我的,会是什么结果! 所以文博从业人员不得玩收藏之规矩可以休矣!让本行业的专家,文博界从业人员成为收藏爱好者,收藏家,这是符合人性的,也是培养人才的途径。这也是发家致富最快的捷径,也是所谓人性满足的最好答复! 爱好能改变人,成就人。我熟悉的元青花爱好和研究者宁志超,他是澳籍华人,在北京有个小院,有几间房子,他的单人床上就摆了几个元青花瓶罐,晚间几乎就是伴着元青花瓷睡觉,夜间做梦也是蒙古族的蓝天白云,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他出版了研究元青花的煌煌巨著。他送我一套,极沉,费老大劲才扛回青岛。 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群众手头的文玩有了鉴定真假的要求,受收取鉴定费的利益驱动,一批所谓专家就粉墨登场,出来赚钱了。他们牌子硬,故宫的,首博的,南京博物院的,仿佛天赋话语权,其实这是个假象。真理出自实践,而非出自“豪门”。 只是这个赚钱的市场太大了,大得令鉴定者兴奋和疯狂。而且这是一本万利,没有任何风险,稳赚不赔的买卖,甚至比明星走穴还要好。他们每到一处都是人头攒动,如迎神魔。 第一个规矩,这个不知由谁制定的,就是鉴定者按件收费,不论说真道假,收一样的鉴定费。这些人的心是凶狠的,捞起钱来绝不手软。由于鉴定是真是假同样收费,说真是要冒风险的,说假不负任何责任。那大家都说假好了,何必自找麻烦? 第二个规矩,就是专家之间互相照应,绝不争论。不争论才显得深沉,显得有学问,才更神秘莫测,因为一争论就往往会露出麒麟皮下的马脚。 第三个规矩是专家中间互相拉扯,先言者为大。只要有人说了,其余人只能附和,不讲与之不同的意见,确保一致对外,把钱赚足为上。 收藏者也遵循着一些不成文的规矩,这是市场上多年来形成的,行内人自觉遵守。第一,在市场买东西按先来后到,不能抢行。别人在看时,你不得插言多嘴,说好说坏,价高价低,那都和你没有任何关系。如果人家没谈成,东西放下了,那你捡起来重新开始。 第二是人家开价了,你要想好再回,不能随口就还价。你只要还价了,卖方表示同意,那就必须成交,不得反悔。古玩市场上,讲的是眼力,眼力好的人左右逢源,受人尊重。眼力差的,买差了,买贵了,都会暗中被人看不起。买卖成交了,只要你付了钱拿走了东西,就不得反悔。吃亏赚便宜就都是它了。 我搞收藏二三十年来,从来没有退过货,和许多文物经营者成了朋友,你尊重他们,他们更加倍地回报你。许多东西都是他们定价,我基本上尊重他们,可以商量但不拼命压价。熟了,你就知道他们卖多少钱是有规矩的,一般不会乱要价。 因为收藏家像一个湖泊,有很多小溪向里流水,孰请孰诨,水流大小,来源哪里,诚信如何,那是明摆着的。你让他们在你这里赚了钱,他们才能把好东西源源不断地首先提供给你,让你挑选。你压价太过分,甚至拿走东西不给钱,拖延太久,那就在交易中失去了诚信,你就不再是他们心中的优质客户了,如果你看见的东西顺序在后,是第五或者第十个才轮上,那你还玩什么?你还有什么可玩的?当然猫有猫道,狗有狗道,个人怎么玩,自有他们的道理和玩法。 还有一句话,常在我心头出现,那就是易经上说的“厚德载物”不管干什么,都在心中记住一个“德”字,收藏不单纯是为了发财,玩收藏也发不了财,这是至关重要的原则,也是不可逾越的规矩。 谨记,谨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