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门推敲(二)师徒带教篇:黄芪建中汤合阳和汤治疗全身脂肪瘤

 水木年华138 2017-09-02
    师父:生白芍20g,桂枝10g,炙甘草10g,生姜10g,大枣6枚,麦芽糖30g,黄芪30g,炒白芥子(碎)10g,肉桂(研末分吞)3g,炮姜炭3g,鹿角胶10g,麻黄3g,熟地黄30g,炒白扁豆(碎)10g,炒山药10g。

    这个方子,患者吃了效果很好。之前湖北省名医都看过了,基本无效。

    大家看看是治什么的?大家讨论一下这个方子,然后我把他的所有情况和之前名医开过的方子以及效果反馈给大家。有没有人能看出这个单子是由哪几个方子组成?然后大家再想想,会是治什么的呢?病人会有哪些临床表现呢?

    官旭东:是黄芪建中汤吗?有什么症状呢?您的方子不好理解,为什么这样用药呢?要么有皮肤病?

    师父:大家仔细想想。

    秦荣江:这个方主治脾肾阳虚、寒凝痰瘀证,不知对也不对啊师父?

    师父:前几天我给你讲过阳和汤,看来没有白讲啊!此人就是脾肾阳虚之寒痰凝滞,此方就是用黄芪建中汤合阳和汤加味而成。

    官旭东:师父,寒痰凝滞症状可讲一下吗?

    师父:此人脉缓,全身长满小脂肪瘤,2年之内,瘦了40斤,长期脐周痛,便溏。

    高文旭:师父用麻黄是对付这个小脂肪瘤的?

    师父:是的!阳和汤由熟地黄、肉桂、麻黄、鹿角胶、白芥子、姜炭、生甘草熬制而成,具有温阳补血、化痰通络的功效,主治阴疽。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如兼气虚不足,可加党参、黄芪等补气之品效果更佳。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痹阻于肌肉、筋骨、血脉所致,故局部或全身见一系列虚寒表现。治宜温阳补血,化痰通络。方中重用熟地黄滋补阴血,填精益髓;配以血肉有情之鹿角胶,补肾助阳,益精养血,两者合用,温阳养血,以治其本,共为君药。少佐于麻黄,宣通经络,与诸温和药配合,可以开越腠里,散寒结,引阳气由里达表,通行周身。甘草生用为使,解毒而调诸药。综观全方,补血与温阳并用,化痰与通络相伍,益精气,扶阳气,化寒凝,通经络,温阳补血与治本,化痰通络以治标。用于阴疽,犹如离照当空,阴霾自散,故以“阳和”名之。主治阴疽。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无热,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迟细。或贴骨疽、脱疽、流注、痰核、鹤膝风等属于阴寒证者。

    以“黄芪建中汤”命名的方剂有5首,流传最广的一首,载于《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治》。本方以黄芪、大枣、甘草补脾益气,桂枝、生姜温阳散寒,白芍缓急止痛,饴糖补脾缓急。重在温养脾胃,是治疗虚寒性胃痛的主方。用于气虚里寒,腹中拘急疼痛,喜温慰,自汗,脉虚。

    著有《温热论》的清代著名中医温病大家叶天士为黄芪建中汤治虚劳提出具体指征:①久病消瘦;②胃纳不佳,时寒时热,喘促短气,容易汗出;③脉虚无力;④有操劳过度史;⑤阴虚内热者忌用。

    该患曾多处延医,或用参苓白术散,或用香砂六君丸,或用香砂六君丸加附子、干姜治疗,或不效,或疗效不显。

    高文旭:师父不是说对症下药吗?他们也辨证对为什么治不好?

    师父:他们算辨证的正确,但是方子没有下对,没有下精准,所以效果是不理想的。

    高文旭:师父为啥不用附子?

    师父:附子,脾肾阳虚也能用啊!但是请大家注意,我开的这个方子是经方。黄芪建中汤和阳和汤这都是经典的方剂,这两个方剂里面没有附子,而且他们对症对的非常好,所以我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

    高文旭:感恩师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