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大中到洪武,钱币真实的记录了朱元璋的历史

 昵称VChmUhmv 2017-09-02

一般来说,明清两朝的皇帝,都只有一个年号,同样也只铸造一种年号钱。但是这里有两个特殊的,一个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另一个是清朝的同治皇帝。同治皇帝是由于慈禧的政变,改变了当时的祺祥年号,而朱元璋则是在统一中国后由大中年号改为洪武年号,同样,钱币也就从大中通宝,改为了后来的洪武通宝。

从大中到洪武,钱币真实的记录了朱元璋的历史

先说大中通宝。其实刚才说的也不确切,真正说来,大中通宝分两个时期铸造。

第一个时期,是朱元璋建国前称吴王时铸于应天府(今南京)的钱币。龙凤十年,即至正二十四年(1364),平陈友谅后,朱元璋在江西置货泉局,铸大中通宝。颁行五等钱式,钱分五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各等钱均有光背、背字两种。背字记京城及各行省简称。

从大中到洪武,钱币真实的记录了朱元璋的历史

明初期货币大中通宝的来历具有相当文化价值。确切而言,大中通宝是在元末反元斗争中产生的,是反抗元统治秩序的手段之一。元末社会动乱,纸币支持的经济体系严重破坏,容易产生通货膨胀,元境内各地先后恢复了铜钱的流通。六支反元军事集团先后发行了自己的铜币,如韩林儿的“龙凤通宝”钱,张士诚的“天佑通宝”钱,明玉珍的“天统通宝”钱,以及朱元璋“大中通宝”钱。六支钱币中,也唯有“大中通宝”取得成功。

从大中到洪武,钱币真实的记录了朱元璋的历史

第二时期,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四年(1371)再铸。这是朱元璋称帝之后。该币圆钱,正书,顺读。小平、折二、折三、折五、折十,五等具备。这次铸的钱,背面有各省的局名,计有北平、豫、济、京、浙、福、鄂、广、桂等,每局有五等。小钱背面多只有局名,折二以上还有数目字,如广西铸的折二钱则为桂二,福建铸的折三钱则为三福等等。

从大中到洪武,钱币真实的记录了朱元璋的历史

当时的人已注意大中通宝钱鼓铸有先后之别,清翁树培引《明史·食货志》云:“按:此大中小钱,乃洪武四年以后所铸。”初尚龄《吉金所见录》引《泳化编》云:“洪武中,铸大中通宝钱,与历代钱兼用。”都明确指出洪武初铸大中通宝一事。

从大中到洪武,钱币真实的记录了朱元璋的历史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改元洪武。出于政治考虑,同年三月,开铸“洪武通宝”钱,开启了明钱的先河,也开始了另一段历史和钱币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